最后的武士

✍ dations ◷ 2025-07-21 20:17:05 #2003年电影,美国战争剧情片,美国史诗片,时代剧电影,2000年代战争片,2000年代剧情片,英语电影,法语电影,美国特摄电影,日语电影,新西兰取景电影,日本

《最后的武士》(英语:The Last Samurai)是一部于2003年上映的电影,主要描述日本传统的武士道精神,以1876年-1877年中的西南战争和明治维新作为背景。故事描述一个前美国军人,到日本助明治新政而组建的日本新军做教官,在战争途中被俘,慢慢被日本传统文化所吸引。片中起用了很多日本演员,而工作人员大多是美国人(在主要制作群中,只有一个是日本人),而外景大多数在新西兰所拍摄,所以这电影算是由美国、日本和新西兰合作的电影。

曾经参加过南北战争及北美印第安战争的退伍军人,纳森·阿尔格伦上尉(CPT. Nathan Algren),由于在战争中经历过太多的鲜血与暴力,特别是看到自己的长官开枪屠杀手无寸铁的印第安儿童时,他更感到作为军人的荣誉感消失殆尽。在义勇与牺牲精神被新时代的功利与自私主义代替时,沉浸在往日光荣梦想中的阿尔格伦迷失了自己,整日只能借酒消愁。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被推荐给一位日本政府的大臣——大村松江(Omura),并被大村聘请为军事顾问,去协助日本政府训练明治维新后第一支现代化军队。阿尔格伦便带上自己的军装和行囊来到太平洋的另一端——日本。

当时的日本正值明治维新时期,整个国家正如饥似渴地吸收著西方文化,日本的明治天皇致力要整个国家全盘西化,求取富强,彻底抛弃日本古老的传统文化,其中包括废除古老的武士道,以及训练现代化的军队。

然而,维新政府的政策遭到了大多数保守派日本武士的反对,他们力争保护武士精神,而不愿成为现代化的杀人机器。并且他们认为使用西洋火枪对一个武士来说是一种耻辱。这些顽固的保守派武士们在武士集团的首领——-胜元盛次(Katsumoto)的带领下,隐居在深山里的一个小村落。他们无时无刻不在寻找机会破坏新政府的西化运动。

终于有一天,在胜元带领武士们破坏了一段铁路后,阿尔格伦接到大村的命令,要求他带领政府军一举将武士集团彻底剿灭。无奈之下阿尔格伦只好带领训练不全的政府军,来到了武士村庄附近的一片森林中。经过一场激战后,缺乏经验的政府军最终被击败,士兵们死的死、逃的逃,伤亡十分惨重。阿尔格伦也被武士团首领胜元俘虏。出乎意料的是,胜元不但没有处死他,反而把他带回了村子,并派自己的妹妹多香(Taka)照顾他,为他疗伤。随后阿尔格伦在与胜元的对话中得知,多香的丈夫在丛林战斗中战死,而杀死多香丈夫的人就是自己。

冬天来临,大雪封住村落向外的通路。身处在大雪封山的武士村落里,与武士和村民们朝夕相处的阿尔格伦发现自己已不由自主地爱上了武士文化,从武士道的精神与肉体修炼中,他似乎又找到了一个军人应有的荣誉感。在与胜元一起生活中,阿尔格伦感到彼此之间已经产生了一种情同手足的默契。而胜元也对这个昔日的敌人惺惺相惜。同时,在多香的悉心照料下,似乎有某种微妙的感情在他们之间产生。然而,作为一个受命帮助维新政府训练新军的西洋教官,阿尔格伦深深的明白自己和这个自己深爱的村落始终是敌对关系。

冬天结束,积雪化为雪水。维新政府自然不会放弃现代化进程,武士与政府军之间终有一战。已经为武士道深深着迷的阿尔格伦,在军人的职责,与爱情和友情之间做出了自己最后的选择。

由于剧中含有不少斩杀镜头,故而在美国列为 R 级 ( 建议 17 岁以上对象观赏 ),日本不分级 ( 全年龄对象皆可观赏 ),台湾上映时为辅导级(未满十二岁不得观赏,十二岁以上未满十八岁须由家长陪同观赏).发行影碟则降为保护级(未满六岁不得观赏,六岁以上未满十二岁须由家长陪同观赏)。

相关

  • 玄部,为汉字索引中文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五个(五划的则为第一个)。就繁体和简体中文中,玄部归于五划部首;在简体中文中,所属汉字将分属亠部及幺部。玄部通常是
  • 卡尔·威廉·舍勒卡尔·威廉·席勒(瑞典语:Carl Wilhelm Scheele,1742年12月9日-1786年5月21日),瑞典属波美拉尼亚药剂师及化学家,倾力于纯粹科学的研究,以高超的实验技术发现了氧气和氯气。他从自然
  • 珐琅质牙釉质,也称为珐琅质,是牙齿最外层的组织,为哺乳动物体内最坚硬的组织,成熟的牙釉质96-99%由无机物(主要为钙和磷)组成,其他为水及有机物。牙釉质内部并不具神经与血管。它的功用除
  • 1158年重要事件及趋势重要人物
  •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英语:Assistant to the President for National Security Affairs,又称国家安全顾问)是美国总统在国家安全相关事项的主要幕僚。国家安全顾问隶属总统
  • 叛教 (伊斯兰教)伊斯兰教所谓的叛教(阿拉伯语:ارتداد‎; 或 )通常被定义为一位先前信奉伊斯兰教(包括出生在穆斯林家庭)的人在言语或行为上摒弃伊斯兰教,例如公开宣称或被证实放弃伊斯兰信仰
  • 腓力五世 (法兰西)腓力五世(1292年11月17日-1322年1月3日),又称“高大者腓力”,法国卡佩王朝第14任国王(1316年至1322年在位)兼任纳瓦拉国王(称腓力二世)。腓力五世在里昂出生,是腓力四世与胡安娜一世的
  • 尼古拉·杜洛夫2006年创办 VKontakte尼古拉·维拉里耶维奇·杜洛夫(英语: Nikolai Valeryevich Durov, 俄语:Никола́й Вале́рьевич Ду́ров,1980年11月21日-)是俄罗斯
  • 董耐芳董耐芳(1923年10月-2014年3月18日),天津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教于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学院、河北师范大学,从事高分析化学工作。担任九三学社河北省委主委。1991年4
  • 郝尔拜奖郝尔拜奖(挪威语:Holbergprisen)是挪威政府于2003年创立的学术奖,表彰在人文、艺术、社会科学、法学和神学等领域有贡献的个人。奖项以挪威十八世纪伟大的文学家、哲学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