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建筑物
✍ dations ◷ 2025-07-18 21:13:36 #建筑物
建筑物一般指人们或为了其可观赏之形象、或为了其可使用之空间的,相对于地面固定且有一定存在时间的人造物。它是建筑学或建筑设计研究的对象。汉语中,建筑物和建筑学都有时会被简称为“建筑”,从而引起某种程度的混淆。一般情况下,建筑物建造出来的目的既侧重于得到人可以活动的建筑空间——建筑物内部的空间(现代主义建筑非常强调这点)或/和建筑物外部之间围合而成的空间(比如城市中的市民广场);也侧重于获得建筑形象——建筑物的外部形象(如纪念碑)或/和建筑物的内部形象(如教堂)。这其中,重在获得可使用的内部空间和/或可观赏的外部形象的建筑物往往是多数。那些并不重在获取内部空间也不重在获得外部形象,而是重在行使除前所述外的其它特定作用的人造物,则可能被称作“构筑物”或“构造物”,比如水坝、电线铁塔等。而有些则可能介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之间,比如电视塔,一方面它重在电视信号的发射、一方面它也比较被人们重视于展示其外部形象。人类借着兴建各种建筑群,提供社会运作的空间或机能需求。它们往往都具备人能居住、宗教、商业、生产等活动的稳定空间,是人造自然的主体。有些分类为了明确表达使用性,会将建筑物与人们不长期占用的非建筑结构物区别,另外有些建筑学者也为了避免混淆,而刻意在其中把外型经过人们具有意识创作出来的建筑物细分为“建筑”(Architecture)。需注意的是,有时建筑物也可能会被扩展到包涵“非建筑构筑物”,诸如桥梁、电塔、隧道等。建筑(Architecture)是人类藉突发的想像力,或模仿自然界的形态,对居住环境进行改善而构筑的人造物,有时是结合许多人经过长时间的持续工作才能完成。一般认为“建筑”与“建筑物”(building)或“构造物”(structure)是有所区别的,因为建筑通常具有美学的意义或特征,有时也具有特殊的象征性。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建筑物纯粹是为了使用机能而建造的,但透过人们追求视觉美感的天性,多数建筑物具有美的特质,有些是因为符合力学原理,自然产生的稳定感;有些是因使用地域性自然材料,与环境相融形成的和谐;而其余那些经由设计师或使用者刻意进行美化(修饰视觉角度、添加装饰物、增加细部等)的建筑物,就被称为建筑。弗里德里希·谢林在《艺术的哲学》里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Architecture is frozen music.);另外也有人说:建筑是一首哲理诗,这都说明了建筑的艺术性。建筑物虽有时展现艺术性或象征性,但主要仍是因其功能而建造,建筑物多半是为了克服自然环境的挑战与限制,从“遮风”(墙)、“避雨”(屋顶),到跨越河流联系两地(桥梁),有时为了避免阻挡选择架高(无线电塔),有时则选择穿越(隧道)。当人们的需求增加时,建筑物也开始呈现巨大化,便产生限制,一般而言,材料、技术、机能、法令甚至是经费都是建筑物主要的限制。建筑物(供人们生活行为使用之空间)依其功能大致可分为:构筑物包括:
相关
- 进食障碍进食障碍(英文:Eating disorder),又称摄食障碍,是一种精神病,它指的是会影响当事人的生理与心理的异常进食习惯。进食障碍包括短时间大量进食的“狂食症”;吃得太少导致体重偏轻的
- 圣安东尼奥圣安东尼奥(英语:San Antonio)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中南部,是美国得克萨斯州人口第二多的城市(排在休斯敦之后),同时也是美国人口第七多的城市。据2005年美国人口普查局估计,圣安东尼
- 职场霸凌职场欺凌,又称职场暴力,泛指在工作场所里,个人或团体对于同事或是下属进行不合理的欺凌行为。包含言语、非言语、身体、心理上的虐待或羞辱。这种形式的攻击行为不同于在学校里
- 植物修复植物修复(英语:Phytoremediation,音标:/ˌfaɪtəʊrɪˌmiːdɪˈeɪʃən/) (Template:Ety) 是指利用植物修复受污染土壤的过程。植物修复是一种以植物为基础、具有成本效益的
- 智齿智齿是指人类口腔内牙槽骨上最里面的第三颗磨牙,从正中的门牙往里数刚好是第八颗牙齿。由于它萌出时间很晚,一般在16~25岁间萌出,此时人的生理、心理发育都接近成熟,有“智慧到来
- 恩斯特·克拉德尼恩斯特·弗洛伦斯·弗里德里希·克拉德尼(德语:Ernst Florens Friedrich Chladni,1756年11月30日-1827年4月3日),德国物理学家、音乐家。主要贡献包括振动板研究、不同气体中音速
- 巧克力巧克力(英语:Chocolate,i/ˈtʃɒk.lət/)原产自中美洲,是以可可粉做为主料的混合型食品。“巧克力”一词来自纳瓦特尔语单词“xocolatl”,意思为“苦水”。主要原料可可豆(Cacao),产
- FeFsub3/sub氟化铁,又称三氟化铁,氟化铁(Ⅲ),是氟和铁的化合物,化学式是FeF3。用于陶瓷,在推进剂中用作燃速催化剂。氟化铁是很难制造出来的,即是在自然界中很少存在,氟化铁在1000℃升华,微溶于冷
- 米歇尔·福柯前苏格拉底 · 古代 中世纪 · 文艺复兴 17世纪 · 18世纪 · 19世纪 · 20世纪 后现代 · 当代米歇尔·福柯(法语:Michel Foucault,1926年10月15日-1984年6月25日),
- 哥特佛莱德·莱布尼兹戈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德语: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德语:.mw-parser-output .IPA{font-family:"Charis SIL","Doulos SIL","Linux Libertine","Segoe UI","Lucida S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