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鹅膏

✍ dations ◷ 2025-07-21 03:25:43 #鹅膏菌属,毒蕈

蕈伞凸面

赭鹅膏(学名)是一种有毒的担子菌门真菌。它们分布在北美洲太平洋西北地区及加州植物区系省,菌根于橡树。子实体于春天长出,菌盖呈白色或赭色,中心褐色,蕈柄、菌环、菌褶及外被是全白的。

赭鹅膏的外观像很多食用菇,因而增加了意外中毒的风险。成熟的子实体很易与、或粘盖草菇混淆,未成熟的则与可食用的蘑菇属相似。其毒性能及毒鹅膏、鳞柄白鹅膏及双抱鹅膏,曾造成加利福尼亚州多种菌类中毒致命事件。主要的毒素为蝇蕈素,会对肝脏及肾脏造成破坏,引致死亡,现时未有解毒剂。初期症状都是在消化系统的,包括腹痛、腹泻及呕吐,会维持2-3日。6-16日后会出现黄疸、腹泻、谵妄、癫痫、昏迷及最后死亡。

赭鹅膏最先是由美国真菌学家Charles Horton Peck于1909年描述的。种小名是源自拉丁文的“穿着护胫套”,意指其宽松的外被。它们与毒鹅膏同属鹅膏菌属,连同多种全白色的鹅膏菌属一同被称为“毁灭天使”或“死亡天使”:双抱鹅膏及鳞柄白鹅膏。

赭鹅膏比其他的“毁灭天使”粗壮一些。最初它们呈白色及卵状,由外菌膜所覆盖,及后会长出子实体。菌盖最初呈半球体,后来会变得突出及扁平,有时甚至呈不规则形状。菌盖直径可达12厘米,呈白色、黄白色至赭色不等,有时中心呈褐色。有时子实体会呈粉红色。菌盖以下的其余部分都是白色的。菌褶很密。蕈柄高8-20厘米,顶部厚1.5-2厘米,有一层白色的菌环。外被很薄、光滑及呈囊状,包裹着差不多蕈柄的一半。孢子印是白色的,孢子呈亚球形至卵形至亚椭圆形,淀粉孢子约有9–14 x 7–10微米的大小。赭鹅膏一般没有气味,子实体有时会有一阵漂白剂或氯、死鱼或碘的气味。以氢氧化钾倒在菌肉上会出现黄色着色。

赭鹅膏的外观像可食用的野蘑菇及蘑菇,在打开菌盖及见到菌褶前像马勃属,所以采集时很易产生混淆。它们也像可食用及珍贵的,且分布在同一地区。分别只在于没有菌环、菌盖边有条痕及外菌膜较厚。可食用的也没有菌环,而菌盖上的菌膜较深色。粘盖草菇的孢子呈粉红色,没有菌环或外被。

赭鹅膏于1月至4月生长,除外,较其他鹅膏菌属都要迟。它们生长在北美洲太平洋海岸,由华盛顿经加利福尼亚州至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亚州的林地。它们也有可能分布在英属哥伦比亚的温哥华岛,但却未经证实。它们外生于海岸栎及榛属。在俄勒冈州及华盛顿,它们可以外生于太平洋杆栎。

赭鹅膏的毒性很高,北美洲就曾有多宗与它们有关的中毒事件。它们含有鹅膏毒素及鬼笔毒素,只要吃了菌盖的一半就足以致命。由于吃了赭鹅膏的人大部分都会出现器官损坏,死亡率更达40%,所以它们是鬼笔鹅膏菌组中最毒的。甚至狗吃了也会致命。

鹅膏毒素含有最少八种拥有相似结构的化合物,这种结构是八环的氨基酸。在赭鹅膏中,α-鹅膏毒肽及β-鹅膏毒肽是最主要的毒素。毒素会抑制RNA聚合酶II,对合成mRNA、微RNA及小核RNA有所影响。没有mRNA,主要的蛋白质生物合成及细胞代谢就会停止,细胞继而死亡。首当其冲的器官就是肝脏及肾脏。

鬼笔毒素包含了最少七种化合物,都有着相似的肽环。虽然鬼笔毒素对肝脏细胞是剧毒,但它们并没有增加赭鹅膏的毒性,因为它们不会在消化道内被吸收。再者,在可食用的赭盖鹅膏菌中也含有其中一种鬼笔毒素的鬼笔环肽。

赭鹅膏中毒的症状都是在消化道内的,包括腹痛、腹泻及呕吐,并导致脱水。严重的也会出现低血压、心跳过速、低血糖及酸碱失衡。初期症状会维持2-3日,接着肝脏会出现较严重情况,因急性肝衰竭及肝性脑病变而导致黄疸、腹泻、谵妄、癫痫及昏迷。肾衰竭(不论是严重肝炎的并发症或肾脏直接中毒的损害)及凝血病可能会在此阶段出现。期后会出现危害生命的情况,包括颅内压增加、颅内出血、败血症、胰脏炎、急性肾衰竭及心搏停止。于中毒后6-16日就会死亡。

赭鹅膏中毒是需要住院治疗的一种急症。治疗主要有四项,包括初期护理、支援措施、特别治疗及肝脏移植。

初期护理包括以活性炭或洗胃来将胃部消毒。不过由于在吃下及中毒之间存在一些时间差,病人很多时是在吃下后很久才入院,减低了初期护理的作用。支援措施是处理病人脱水,控制代谢性酸中毒、低血糖、电解值不平衡及凝血障碍。

鹅膏毒素中毒并没有解毒剂,但也有一些特别的治疗方法,如注射青霉素G就可以增加生存率。注射水飞蓟素亦可以减低鹅膏毒素的效力,阻止肝细胞的吸收。在出现肝衰竭的病人就需要进行肝脏移植来保存生命。不过,证据显示中度至严重中毒的病人中,只有一半能生存下来。只要在吃下赭鹅膏后的36小时内获得治疗,大部分病人都可以完全康复而没有后遗症。

相关

  • TNFSF113URF· 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 binding· extracellular space · cytoplasm· monocyte chemotaxis · immune response · activation of JUN kinase activit
  • 黑格艾伦·杰伊·黑格(英语:Alan Jay Heeger,1936年1月22日-),美国物理学家、化学家,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黑格出生于衣阿华州苏城。1957年在内布拉斯加大学林肯分校获得物理及数学学士
  • 反对党领袖政治主题女王陛下最忠心反对党领袖(Leader of Her Majesty's Most Loyal Opposition in the United Kingdom),是领导女王陛下最忠诚的在野党的英国政治家。领导上议院反对党的
  • 双胞胎双胞胎(英语:twins),又称孪生、孪生儿、孪生子、孖生、双生,双生儿。指胎生动物一次怀胎里同时生下两个个体的情况。人类生育的通常情况,女性每一次月经周期,卵巢只会释放一粒卵子,
  • 色彩民俗地理色彩民俗地理(法文:La Geographe de La Couleur)是法国色彩学家、色彩设计大师让·菲力普·郎科罗(Jean-Philippe Lenclos)在1960年代创立的实践应用型色彩理论学说。色彩民俗地
  • 律宗律宗,是汉传佛教宗派之一,因着重研习毗奈耶及传持佛教戒律、严肃佛教戒规而得名,为唐朝高僧道宣所创,因其理论依据《四分律》,也称四分律宗。也因道宣最后在终南山修行,律宗也称南
  • 尖额牛尖额牛(学名Bos acutifrons)是最古老的牛。它们一直在印度生存至更新世中期。一般均认为所有牛都是源自于它们,而原牛可能是于150-200万年前由它们演化而来。
  • 日部日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七十二个(四划的则为第十二个)。对中文而言,日部归于四划部首。日部通常是从上、下、左、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可
  • 2011年东南亚运动会印尼代表团印尼代表团已参加了2011年东南亚运动会(11月11日至11月25日)。印尼成为本届第东南亚运动会东道, 在巨港举行。
  • 熊葱熊葱(学名:, 北美种类),又名野韭菜、熊果大蒜、熊蒜(bear's garlic)、野蒜菜及林地蒜,是一种野生的草本植物,为野生韭黄的近缘种,因熊喜欢采食而得名。其味道如同食用韭菜,但是气味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