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 dations ◷ 2025-07-18 07:41:50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英语:)是美国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的短篇小说,1933年首次发表于《斯克里布纳杂志》,同时收纳于短篇小说集《胜者一无所获》之中。

此作象征迷失的一代所期待的乐园,其中一段充满“空”字改写主导文的意识流独白,不仅在形式上点出语言本质的空无,也揭露了西方世界系以维持的道德、哲学、宗教价值观早已随着战争而崩溃,徒留一片巨大的荒原。

詹姆斯·乔伊斯,一位海明威早年在巴黎结识的友人如此称道:“他(海明威)让阻隔于文学与生命之间的面纱消失了,这是每一个作家奋力想达到的事。你读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吗?大师之作阿!真的,这可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短篇小说。”

海明威身处美国文学思潮更迭之际,并没有被定位于哪一种特定思潮中。《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确切的写作时间亦没有资料记载,其最早被收录于1933年出版的《胜者一无所获》。1928年6月海明威次子派翠克出生,同年12月父亲自杀身亡给了他很大的打击。1929年《战地春梦》问世,与此同时,海明威的声望到达高峰。尽管《战地春梦》荣登销售排行榜榜首,然而,经济大恐慌仍影响了本书的销售量。1930年,海明威因车祸受伤,长达一个多月的时间不能移动,这段时间内他因为不能写作而非常痛苦。以上这些经历可能影响海明威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所呈现的意象。

故事发生在一处夜晚的咖啡馆。当其他顾客都已离开咖啡馆之时,一名老人仍坐在咖啡馆的阴影处喝着酒。他是咖啡馆的老顾客,从两名侍者的交头接耳中可以得知他上礼拜曾尝试自杀,但被自己的侄女救了下来。

此时已经夜深,其中一名侍者逐渐感到不耐烦,便开始发起牢骚,开始抱怨起这位老者,想要早点回家陪妻子,一会儿后便随便打发他离去。

望着老者离去的背影,急着下班回家的侍者与另名不疾不徐的侍者有了小小的争辩,后者表示,自己同情在夜晚需要光亮的人,因此才希望让老者继续留下来,他也认为虽然另一位侍者拥有的“年轻”与“信心”固然美妙,但他想要提供给需要的人在夜晚中有个干净且明亮的栖所,就像在虚无飘渺的人生中,提供给人们需要的“干净又明亮的避风港”一样。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中的主要角色有:

在这篇短篇小说里,作者透过两名侍者的对话,客观地呈现出一名老者的形象。该名老者并未被赋予姓名,仿佛成了所有渐向暮年的世人写照。

故事开始时,两名侍者便谈论到老人自杀的原因是绝望,但再细究老人为何绝望,答案却是“不为什么”。这就和后来较年长的侍者不断提到的“虚无缥缈”相呼应。人生的虚无缥缈使老者感到绝望,进而想要自杀。这个至少有八十岁、耳朵聋掉的老人,虽然很有钱,却是孤单的。钱对许多人而言是人生最重要的东西,但对一个已走到人生尾端的老者却是身外之物,因为他真正需要的并非金钱,而是情感上的慰藉。老人徒有金钱,却无妻无儿,加之又是个聋子,无法感受常人所感受到的,更使他拥有强烈地孤独感,仿佛与世隔绝。每当夜深人静时,老人总会光顾灯光明亮又干净的咖啡馆,但是他选的位置却是被挡住灯光的树荫底下。处在树荫底下就是对老人自己的写照。他年老且又是个聋子,身边没有众多亲友陪伴,仅有一个侄女照顾他。孤独笼罩着他的生活,他有如活在一个没有光亮的世界里,因此每到夜晚,他总会寻至这灯光明亮的咖啡馆,为的是伴随光而来的希望,借此获得一点安慰。

故事里的两名侍者为一老一少,正好形成对比。老侍者颇能体会老人的孤独,因此不愿以打烊为由将老人驱离。但年轻的侍者却无法理解老人的感受,一心只想着要回家见老婆。老侍者因为同老人一样正逐渐迈向暮年、对人生感到虚无缥缈,因此能对他抱以同情,且老侍者自己也是光的追逐者,在咖啡馆打烊后,他便到酒馆——另一个灯光明亮的地方消磨时间,他对黑暗甚至厌恶到必须天亮了他才愿意入睡。生活的孤独使这两名老者极力地追寻着明亮的灯光。相较之下,年轻的侍者就无法对老者的处境感同身受,因为他拥有青春、信心、亲人以及工作,没有什么缺乏的,不懂的何谓虚无缥缈?何谓孤单?自然难以对老人产生恻隐之心,而是只顾虑到自己的感受。

海明威以经常运用的电报式风格创作此篇,透过简练、平易的日常用语塑造角色形象、烘托场景氛围 ;更借由两位侍者的议论,建构回环式的叙述结构,以论述者视角的切换变化,将情节中的对话寓意多层次展现,使小说充满张力,将笼罩在角色内心深处的虚无感渲染开来。

此外,就叙述方式而言,此篇作品特意运用“对比”手法,使用“光明”与“黑暗”、“年轻”和“年老”、“咖啡馆”及“酒吧”之意象,于小说当中两两相映、交错呈现 ;同时,再运用了“重复衔接” 的技巧,使“虚无”二字反复出现,进一步深化小说主题。

该篇小说以极含蓄凝炼的文字,叙写人们心中最深层的孤独与虚无之感, 充分地体现了海明威的创作原则: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初版发行年份是1933年,在台湾是2012年8月31日由出版社逗点文创结社出版

爱尔兰著名作家及诗人 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曾大赞:“你读过《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吗?真是杰作!真的,这可是有史以来写得最好的一篇短篇小说。”

《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为海明威最钟爱的13篇短篇小说之一“事物皆空,人也不例外。需要的,不过是光,还有某些程度的干净与秩序罢了。”—海明威《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强调了人类生活中光明的意义,探讨了在无数追求后,最后的向往往往是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这么单纯,这么孤独空虚却又圆满。

相关

  • 吴跰人吴沃尧(1866年5月29日-1910年10月),名沃尧,一名宝震,字小允、趼人、茧人,人尊称茧叟、茧翁。广东省南海县佛山镇人,清末知名作家,笔名有偈、佛、野史氏、岭南将叟、中国少年、我佛山
  • 陈一舟陈一舟(1969年-)是一位中国企业家,互联网企业千橡集团的首席执行官。1969年出生于武汉,1987年考入武汉大学物理系,1989年全家移民美国。1993年获得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硕士学位
  • 西联乡 (武义县)坐标:28°38′55″N 119°33′58″E / 28.6485°N 119.566°E / 28.6485; 119.566西联乡,中国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下辖的一个乡。该乡辖有 马口村、金山村、田坪村、汤山村、河
  • 多罗菲多罗菲(2004年-2014年),又称多罗德斯(俄语:Дорофей),是一只眼睛为蓝色的西伯利亚猫,属于时任俄罗斯总统及现任俄罗斯总理梅德韦杰夫和夫人斯韦特兰娜·梅德韦杰娃,于2008年5
  • 安斯农 (王子)安斯农(高棉语:អង្គស្ងួន,Ang Snguon,1794年-1822年)是柬埔寨的一位王子。越南史料称之为匿螉原。他是国王安英的第三子。1809年,暹罗国王拉玛一世去世,柬埔寨国王安赞二世
  • 普鲁士的路易丝·乌尔莉卡路易丝·乌尔莉卡(瑞典语:Lovisa Ulrika,1720年7月24日-1782年7月16日)是瑞典王后和普鲁士王国公主。她是瑞典国王阿道夫·弗雷德里克的妻子。路易丝·乌尔莉卡是普鲁士国王的女
  • MBC大学歌谣节MBC大学歌谣节(韩语:MBC대학가요제,也译作“MBC韩国大学歌谣祭”)是韩国MBC文化广播公司在1977年到2012年间举办的面向韩国大学生的歌唱节目。首期节目于1977年9月3日播出,每年一
  • 谢文翘谢文翘(1853年-?),云南昭通府恩安县(今云南省昭通县)人,清朝政治人物、进士出身。廪生出身。光绪元年,乡试中举;光绪六年,登进士,以部属用签分刑部。光绪十一年,任刑部候补主事、山东司主稿、广东司主稿。光绪十七年,升任刑部广西司主事。光绪二十二年,任刑部湖广司员外郎。光绪二十三年,升任刑部江西司郎中。光绪二十四年,改贵州镇远府知府。光绪二十八年,署贵州思南府知府。光绪三十三年,任贵州贵阳府知府。宣统元年,革职。
  • 机器战警 (1987年电影)《机器战警》(英语:)是保罗·范霍文导演、爱德华·诺麦尔与迈克尔·迈纳编剧的1987年美国科幻动作片,彼得·威勒、南茜·艾伦、丹·奥赫里奇、罗尼·考克斯、柯特伍德·史密斯、米盖尔·弗尔主演。故事发生在不久的未来,底特律犯罪猖獗,警官亚历克斯·墨菲(威勒饰)遭犯罪团伙杀害,特大公司“全向消费品”利用他的脑部与机械结合创造赛博格执法机器人,人称“机器战警”。机器战警以残酷手段打击犯罪,但又因同时又因脑中挥之不去的模糊记忆与人性左右为难。电影源自诺麦尔在《银翼杀手》片场工作时的设想,他和迈纳合作设计理念。制片人
  • 高鳅高鳅为辐鳍鱼纲鲤形目鳅科的其中一种,为温带淡水鱼,分布于亚洲日本淡水流域,为特有种,栖息在底中层水域,生活习性不明。 维基物种上的相关信息:高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