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止关

✍ dations ◷ 2025-07-18 19:10:07 #人止关

坐标:24°00′29″N 121°06′37″E / 24.007939°N 121.1103661°E / 24.007939; 121.1103661

人止关,台湾地名,位于台14线74.47K,其行政区划隶属南投县仁爱乡,为埔里通往雾社必经之地。当地因眉溪流经于仁爱桥至大观桥之河段形成峡谷,地势自成天险,故于清代令禁汉人上山止步之地而得名“人止关”。日治初期,居住在人止关两侧崖壁上的台湾原住民族赛德克族,为守护自己的领域,倚仗着天险而击退了日军,此役为史称“人止关之役”。现今,人止关成为南投县境内一处旅游景点。

清雍正四年(1726年),水沙连事件发生后,清军前往镇压水沙连社,也将北港生番诱劝归顺,从此清政府治台版图不仅扩张到水沙连,也将斗截、致雾、哆罗郎三社划入版图,根据研究指出是实际没有触及这一带。清乾隆二年(1738年),致雾三社也被清政府收取番饷,即表示清政府管辖范围已经触及于此。清道光十一年(1831年),清政府解除番界(指埔里)禁令,同时于人止关设立番界,禁止汉人上山入内。自此开始,人止关成为汉人与原住民的分野之地,任何交易都得透过平埔族噶哈巫(Kahabu)进行,原住民以物易物的方式取得食盐、铁器等日用品,埔里人则借此可获得兽皮。

1895年,日本政府统治台湾,但雾社山区的原住民不知道台湾开始被日本政府统治,依然固守族人自己的传统领域,乃于1897年发生深堀大尉事件。1901年,由于台湾总督府沿用清政府的隘勇制度,在埔里蜈蚣仑开始设立隘勇线,并随即向雾社推进。1902年4月29日,由中村中尉率领的埔里守备队在人止关与原住民之间爆发人止关之役,当时台湾总督府仍不知道雾社山区的原住民是哪一族群,事后经过调查才得知。另有版本指出,杨南郡等人认为其事发的背景动机是因为赛德克族人向埔里社办务署于1899年5月24日埋石立誓,允诺三年之内不会出草猎首。1902年4月29日,誓约即将期满,近藤胜三郎担心猎首再现,于是埔里守备队决定先发制人,由中村中尉率队前往,因而爆发人止关之役。

散居于人止关两侧崖壁上与山间平缓的腹地有眉溪(Tongan)、西宝(Sipo)、巴兰(Paran)、荷戈(Hogo)、罗多夫(Drodux)等五社,为守护族人自己的领域,主动建立起协防屏障,并倚仗着人止关的天险优势,击退了埔里守备队正规军,此役重挫台湾总督府统治势力,对雾社山区的原住民展开资源封锁政策。

1903年,台湾总督府为突破僵局,策划一场姊妹原事件(日本官方称为雾社蕃膺惩事件)。1905年3月,在狮子头开始展开“埔里山麓隘勇线前进行动”,以试探性设立一连串向雾社推进。由于受到姊妹原事件的冲击,资源困境、战力锐减的双重交迫下,该年11月1日举行和解式,使台湾总督府取得对眉溪、西宝、巴兰、荷戈、罗多夫、卡秋固(Qacuq)、度卡南(Takanan)等七社的控制权。1906年,佐久间左马太就任台湾总督后,随即以理蕃为首要的治台政策,开始实施五年理蕃计划,继续将隘勇线推向雾社。由《雾社地区隘勇线推进图》可知,将隘勇线由埔里向东推进到雾社,其中由狮子头经过人止关到雾社,这一段的推进耗时3年。

1930年10月27日,雾社事件发生后,原有意将战线推向人止关,据李希圣在书中记载,认为是怕彼此联络不易,隔日便撤退,并直接撤守到马海濮溪的洞窟内。

人止关是埔里通往雾社、庐山的路上一处峡谷,位于埔雾公路大观桥至仁爱桥之间路段,为眉溪自上游流经于此遭遇坚硬的砂岩地质,溪水凿切出深壑陡直的峭壁,使河道两岸呈近乎垂直形态的峡谷地形,并在此可见到眉溪砂岩良好的地层剖面。

地质学家陈肇夏在调查埔里和雾社地区的地质,于1976年发表将该地层命名“眉溪砂岩”,其标准地点在眉溪沿埔里至雾社之间的埔雾公路。自北端的兰阳溪于牛斗、土场一带开始向南延伸,厚度约200米,途经梨山则厚度约230米,直到人止关地带则已骤增至600米以上厚度,为整合于佳阳层以上的地层。眉溪砂岩的岩性主要由层理良好的灰色细粒至粗粒坚硬砂岩和砂岩与黑色硬页岩的互层组成,夹有薄层炭质页岩。根据研究,在人止关的眉溪砂岩上覆的庐山层底部砂质板岩中发现少量钙质超微化石,经鉴定是产于渐新世晚期至中新世早期的年代。

2014年,根据媒体制作《护国土,别再恐龙》专访节目,由蔡智豪、杨国桢等人率记者前往人止关探勘得知,在仁爱桥上游的边坡已出现大面积的崩坍,并且继续在眉溪河道沿台14线往上游行走,可看到上游的水泥工程都饱受溪水侵蚀与边坡崩坍而严重破损。由仁爱桥那一段峡谷一路向上游走来看到,上游与下游之间的对比,上游河道满布水泥块及夹带崩塌的岩石,下游到仁爱桥的峡谷已因为崩塌带来很多岩石而堆积于河道上,如此景象使现场采访的记者指出,仁爱桥刚好正处于隘口,一旦上游出现地滑、山崩,堆积于河道上的土石便瞬间成为堰塞湖,后果可能就是将仁爱桥给堰塞湖淹没,或者是被堰塞湖溃决出来的大量溪水挟带崩塌的土石给冲断掉,最终会导致来往于埔里、雾社之间的台14线因此中断。

事实上,早在2012年6月就已有堰塞湖的纪录,因为眉溪在人止关这一段受到连日豪雨侵袭下,使溪水暴涨,北岸的边坡土石不断崩塌,最终形成长约800米,面积约500平方米的堰塞湖,对下游的南丰村造成威胁,因此管制仁爱桥,并将南丰村民展开撤离。

相关

  • 满洲实录《满洲实录》(满语:ᠮᠠᠨᠵᡠ ᡳᠶᠠᡵᡤᡳᠶᠠᠨᡴᠣᡠᠯᡳ,穆麟德:manju i yargiyan kooli,太清:manju-i yargiyan kouli,大词典:manzhu i yargiyan kooli),全书八卷。记录了以佛
  • G1511日兰高速日照-兰考高速公路,简称日兰高速,中国国家高速公路网编号为G1511,是G15国道的联络线之一。起点在山东日照,途经曲阜、济宁、菏泽至河南兰考。途径山东、河南两省,目前已全线通车。
  • 克里斯蒂安·库克克里斯蒂安·库克(Christian Louis Cooke,1987年9月15日-)是英国的一位演员。库克出生在西约克郡利兹,在10岁时就开始了演艺事业。
  • 雷切尔·里夫斯雷切尔·简·里夫斯(英语:Rachel Jane Reeves;1979年2月13日-)是一位英国工党政治人物,现任影子兰开斯特公爵领地大臣(英语:Shadow Chancellor of the Duchy of Lancaster)、英国下议
  • 于全于全(1965年9月7日-),江西九江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通信专家,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第六十一研究所总工程师。1982年,于全以九江市高考理科第二
  • 亚纳大削三世教宗亚纳大削三世(拉丁语:Anastasius PP. III;?-913年6月)本名不详,于911年4月-913年6月岀任教宗。
  • 教宗亚加一世教宗圣亚加一世(拉丁语:Sanctus Agapetus PP. I;?-536年4月22日)原名不详,于535年5月13日至536年4月22日为教宗。
  • 巴黎植物园巴黎植物园(法语:Jardin des Plantes)是位于法国巴黎第五区的一座植物园,属国立自然史博物馆管理。巴黎植物园的历史起源于1626年。坐标:48°51′03″N 2°21′34″E / 48.85083
  • 米哈伊尔·科什金米哈伊尔·伊里奇·科什金 ( 俄语:Михаил Ильич Кошкин,乌克兰语:Михайло Ілліч Кошкін,1898年12月3日-1940年9月26日)生于苏联雅罗斯拉夫尔州佩列斯拉夫尔区 ,是苏联坦克设计师,T-34中型坦克的主要设计者。 T-3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产量最大的坦克。 他最初在糖果店工作,但后来学习了工程学。 1937年, 红军指派他在哈尔科夫共产国际机车厂带领KB-190设计局设计BT坦克的替代品 。在BT坦克于西班牙内战暴露出装甲过薄和易燃的特点后,科什金开始设计
  • 圣饥魔II 恶魔的逆袭《圣饥魔II 恶魔的逆袭》(日语:聖飢魔II 悪魔の逆襲)是一款由ISCO制作、CBS Sony Group发行的动作游戏。 本游戏于1986年12月24日在日本地区FC游戏机发行。游戏根据当时日本的重金属乐队圣饥魔而制作。玩家控制的主人公需要前往营救乐队队友,他们被宙斯神捕获并关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