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

✍ dations ◷ 2025-07-25 22:29:46 #探险家,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历史,美国扩张史,美国西北历史,密苏里河,太平洋西北地区历史,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1805年美国,1800年代美国,1804年美国,1

刘易斯与克拉克远征(英语:Lewis and Clark expedition,1804年5月–1806年9月)是美国国内首次横越大陆西抵太平洋沿岸的往返考察活动。领队为美国陆军的梅里韦瑟·刘易斯上尉(Meriwether Lewis)和威廉·克拉克少尉(William Clark),该活动是由杰弗逊总统所发起。

在加拿大的英国人和仍然占据着德克萨斯以及西南部地区的西班牙人,从来没有对刘易斯安那死心,他们煽动当地的印第安人对抗进入这一地区的美国移民。杰弗逊总统认识到,要想控制这片土地只有依靠武力,于是,他向美国陆军寻求帮助。1804年杰斐逊批准炮兵团二等中尉威廉·克拉克和他的私人秘书、曾任第一步兵团上尉的梅里韦瑟·刘易斯带领探险队共45人,其中包括懂西班牙语和印第安语的翻译,并准许刘易斯和克拉克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军事手段。行动前,杰斐逊感到了来自英国、法国和西班牙的威胁,他告诫刘易斯和克拉克:“必须利用各种方法与我们保持联系。”就这样,这支自称为“探索军团”的队伍,乘着一只龙骨艇和两只双桅平底船,沿着密苏里河逆流而上,开始了史诗般的探险之旅。

你的任务目标是探索密苏里河和及其主要支流,例如,其河道和通达太平洋的水道……可作为商业用途、横跨大陆的直接和实用的交通水路。

1803年刘易斯安那购地案引起美国人兴趣。购买几个星期后,美国总统托马斯·杰斐逊,主张向西扩张,美国国会拨出2500美元派遣人员10人或12人,去探索西部海洋。他们研究印第安人部落、植物、地质、地形和该地区的野生动物,评估英国和法裔加拿大猎人和设阱捕兽者以及已经在该地区设立的潜在干扰。探险队没有越过北美,大约在十年后的1813年,亚历山大·麦肯齐探险队,是欧洲人第一次跨越太平洋。

杰斐逊挑选梅里韦瑟·刘易斯上尉领导探险队,此后称为“探险军团”;刘易斯挑选威廉·克拉克作他的伙伴。由于官僚延误美国陆军,克拉克正式起行时,只有少尉军衔。但刘易斯仍与克拉克共同领导考察队,谈及克拉克总是称为“上尉”。

1804年5月14日,两位指挥官带领队伍开始远征。于此同时,西班牙大使要求新西班牙(现在的墨西哥)总督、内陆省总司令萨希多“逮捕刘易斯船长和他的手下们”。以冷酷著称的萨希多同时煽动与西班牙同盟的科曼奇族,派遣他们去刺杀刘易斯和克拉克,但是这些印第安人没能找到这支探险队。

8月底,探险队进入印第安部落拉克塔斯族和苏族的领地。这些印第安部落是美国中西部大平原的统治者,自称是“勇者之王”。早在探险队出发前,杰斐逊便给拉克塔斯族送去亲笔信,说自己敬畏这个民族强大的力量。探险队与拉克塔斯族进行友好而平静的会面,好客的印第安人邀请探险队员们吸烟。看到这种烟管超长的烟斗时,刘易斯和克拉克很惊异,他们给吸烟的地点取名为烟斗崖。

9月25日,在今天的南达科他州,探险队与另外一个拉克塔斯族部落相遇。这个部落因为抢劫过往的商人而声名狼藉。探险队与酋长托特洪加会面。会面中,拉克塔斯族想突然袭击探险队,但为士兵们勇敢的举动所打动,酋长托特洪加抛却最初的敌意。

秋季探险队在密苏里河附近、曼丹族居住的地区建立曼丹堡垒,准备在此过冬。春天来临后,4月7日他们重新踏上征途。他们经过密苏里河的支流黄石河,来到密苏里大瀑布。7月之后,他们进入落矶山脉门户的山地。1805年8月11日,他们与肖松尼人部落的战士相遇。10月,探险队穿越了爱达荷州进入华盛顿州,渡过北美地区流速最快的河流斯内克河和清水河。

10月16日,他们到达哥伦比亚河,并由此经水路前往太平洋。三天后,探险队到达他们梦想的终点———太平洋。日志是这样记录的:“在宽阔的哥伦比亚河口,我们享受着观看太平洋海景的喜悦。”

探险队花费近一个月的时间考察太平洋海岸、附近的平原,还调查太平洋沿岸的印第安部落情况。他们在这里建造一座名为科拉特索普堡的堡垒。这座堡垒的建成,宣告美国军事力量的触角第一次延伸到太平洋沿岸。科拉特索普堡不但成为美国在太平洋边的第一座哨卡,也是美国在西部的地标,这成为刘易斯和克拉克此次历险的最高成就。

1806年3月23日探险队一行踏上归途。也许是由于英国北西皮毛公司的挑唆,在返回的路上,原先友好的印第安人变得充满敌意。尽管这样,他们还是在1806年9月23日中午,回到圣刘易斯。

这些小说历史准确性都有不同程度地差异,这是非常不幸的,因为它们形成了全民对美国历史的错误认知。

相关

  • ε详见细菌分类表ε-变形菌要么厄氏杆菌是变形菌中的一类,与δ-变形菌关系最近。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疫苗)
  •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克里米雅–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简称CCHF)是一种病毒导致的传染性疾病。症状包括发热、肌肉痛、头痛、呕吐、腹泻和皮肤瘀点,通常于暴露病原后2周内发
  • 远东远东(英语:Far East),是西方国家所发明对亚洲使用的地理概念。以西欧为中心,东欧、东南欧、北非、安纳托利亚称为“近东”,东非、黎凡特、阿拉伯半岛、中亚一带称为“中东”,西伯利
  • 赫伯特·史宾赛赫伯特·斯宾塞(英语:Herbert Spencer,1820年4月27日-1903年12月8日),英国哲学家、社会达尔文主义之父,他提出将“适者生存”应用在社会学,尤其是教育及阶级斗争。但是,他的著作对很
  • 电热膜远红外线辐射电热膜是一种通电后能发热的透明聚酯薄膜,由可传导性碳纤维为主成分的油墨、金属载流条经加工、热压在绝缘聚酯薄膜间制成。不同于传统的电热丝发热,以电热膜为发
  • 斜方肌斜方肌(Trapezius),是将头部和肩部向后拉的背部肌肉。两块斜方肌从脊椎和头骨底部,经过背部和肩部连接到肩胛骨和锁骨。他们可使头部抬起和倾斜,并使双肩抬起或稳定。两者共同形
  • 弗兰克·富里迪弗兰克·富里迪(英语:Frank Furedi, 1947年5月3日-),是肯特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1947年出生于匈牙利的布达佩斯,1956年起义失败后,富里迪跟随着家人移民加拿大,在蒙特利尔,他取得了麦
  • 呼日门苏木呼日门苏木(蒙古语:Хүрмэн)是蒙古国南戈壁省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蒙古国最南部,南与中国内蒙古阿拉善左旗接壤,政府驻地距省首府达兰扎德嘎德53.6千米。面积12390平方公里,到201
  • 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吉洪诺夫安德烈·尼古拉耶维奇·吉洪诺夫 (俄语:Андр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Тихонов,转写:Andrey Nikolayevich Tikhonov,1906年10月30日-1993年10月7日),是苏联与俄罗斯数
  • 李石曾李石曾(1881年5月29日-1973年9月30日),名煜瀛,字石曾,以字行,笔名石僧、真民,晚年号扩武,河北省高阳县人,中国社会教育家,故宫博物院、中法大学创建人之一。李石曾出身自清朝官员家庭,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