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潮州裔
✍ dations ◷ 2025-09-29 14:15:54 #潮州裔
台湾潮州人,是台湾的一个已经被文化灭绝的消失群体,指祖籍为清代潮州府地区,本属潮州民系移民来台的台湾汉人先祖(其所用的潮州话与闽南语泉漳话有祖缘关系)。台湾潮州人分散在台湾西部各地,因为清代台湾历史上的闽粤不合,所以在清代的台湾,台湾潮州人所讲的潮州话,虽然跟福建省的闽南语系出同源,但实则是两种难以沟通的语言,本身也是粤人粤籍而被泉州人、漳州人、汀州人敌视并肇生族群不合。所以在清代的台湾潮州人,有时也跟同属粤人的另一族群,也就是潮州客家人甚至是惠州、嘉应客家人,一起互相合作,唇齿相依,以抵抗泉州人与漳州人入侵家园。原本在清代的台湾潮州人因所使用的潮州话,因为与同属古代闽南民系的泉州人、漳州人的泉漳闽南语有亲缘关系,而后到了台湾日治时期(1895年-1945年间),被日本人归类为“福建种族”。现今,台湾潮州人宥于世代居住的聚落周围之客家族群、漳泉族群同化而产生客家民系、闽南民系的殊异认同,只有地名上,仍还留下吉羊仑(揭阳仑)、潮洋厝(潮阳厝)、惠来厝、普令厝(普宁厝)、程海厝(澄海厝)、潮州寮、潮州庄等潮州式地名。除了屏东县潮州镇以外,今高屏地区,在六堆外的许多“六堆附堆”庄头,如八老爷、力社、佳佐、林后、苦瓜寮、四块厝、崁顶、新庄、九块厝(位于今九如乡),上武洛、下武洛(位于今里港乡)、手巾寮、楠仙(位于今六龟区)、茄苳(今盐埔乡洛阳村)、盐树(今高树乡盐树村)等庄头中,颇多先祖,原本就讲潮州话的台湾潮州人,所以加入六堆客家联盟,成了“六堆附堆”庄头。这些“附堆”,地理位置同样也和“六堆客家庄”唇齿相依,共同保乡卫土。但到今日,这些附堆庄头的台湾潮州人后裔,很多被形势所迫改为认同自己是讲台湾闽南语,有些,则改讲南四县腔的六堆客家话。然而,“附堆”村庄如海丰庄、佳佐庄,在文献中,与六堆客庄之间亦存在粤人族群内部之争端冲突。其余粤庄,如八老爷庄,未有资讯证实潮州裔祖居的潮州府县份及村落,现有文献实际走访当地氏族,已指出八老爷庄存在河洛人柯、杨两姓及泉州府晋江县赖姓宗族,并非客庄,亦无访得当地氏族任何潮州来源。因此,此种缺乏文献证实之潮州庄,很有可能只是寻常的漳泉裔村庄,且庄内漳泉裔放弃祖辈口音转为现使用腔调。早在明代末期,广东省潮汕地区也是郑成功家族粮饷和兵员的主要来源地之一,郑氏攻占台湾之后,还从闽粤沿海招募移民开发土地。由是,苏浙闽粤来源的军民在郑氏治下的台湾并存,例如台南市境内善化区小新营的潮州府潮阳县汤姓、漳州府漳浦县李姓、江宁府上元县吴姓宗族,以及永康区埔姜头的温州府乐清县张姓宗族、高雄市路竹区蔡文的处州府龙泉县蔡姓宗族、云林县大埤乡埔姜仑的宁波府鄞县沈光文后人沈姓宗族。此外,台湾潮州人又可指1949年金门爆发古宁头战役,当时参加此役的士兵有大约一、两万人是胡琏将军从潮州揭阳、潮安的招募的青壮年,后来移防到台湾本岛后陆续退伍,一部分定居高雄。但许多已混入于使用中华民国国语的台湾外省人之间,较难察觉。
相关
- 化学符号化学符号以拉丁字母缩写的形式表达化学元素或官能基。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为一个或两个字母,而一些人造元素的IUPAC临时符号则使用三个字母。元素的化学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使
- 逻辑主义逻辑主义是数学哲学中的一门学派,其理论推测数学是逻辑的延伸,甚至认为一切的数学皆可视为逻辑的原型。创始者为戈特洛布·弗雷格,伯特兰·罗素和阿弗烈·诺夫·怀海德在理论理
- 光线在太阳引力场中的偏折广义相对论中的开普勒问题,是指在广义相对论的框架下求解存在引力相互作用的两体动力学问题。在典型情况下以及本文中,其中一个物体的质量 m
- 艾米利亚-罗马涅语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440万人口(2010))的家庭语境下 :艾米利亚-罗马涅语(Emiliàn e rumagnòl)是一种语言,用于意大利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伦巴第和马尔凯大区的部分地区及圣
- 阴茎雕塑right|200px|thumb|2005年旧金山游行中的一个菲勒斯装扮菲勒斯(希腊语:Φαλλός,直译:阴茎;拉丁语:Phallus)是一个源自希腊语的词语,指勃起的男性生殖器的图腾,亦是父权的隐喻和
- 方程数学中方程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例如以下的方程:其中的 x {\displaystyle x} 为未知数。如果把数学当作语言,那么
- 耐力耐久力(英语:Endurance)是指生命体发挥自己的功能并在长时间内保持活跃的能力,也可指它抗击、经受、回复、免疫损害、伤口、疲倦的能力。这个词通常会在进行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
- 太白粉太白粉,早期民间以太白薯(又名竹芋、葛郁金)块根制造的食用淀粉。今日太白粉是玉米淀粉之外,勾芡用淀粉的统称,依照成分可分为豌豆粉、芋粉、木薯粉、马铃薯粉等。最早是以太白薯
- 蛩蠊目蛩蠊,是蛩蠊科(Grylloblattidae)的无翅昆虫。它们生活在高山上的寒冷地区,并不能在20℃以上的环境中生存。其外观令发现的科学家感到疑惑。第一个被命名的物种北美蛩蠊 ( Gryllo
- 梣属参见本文。梣树(学名:Fraxinus)是木犀科梣属落叶乔木的通称,约有60个物种。产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在中国有近30种,北方、南方和中部都有种植。其学名来自于拉丁语的“矛”,因为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