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府学宫

✍ dations ◷ 2025-07-19 06:06:48 #广府学宫
广府学宫,即广州府学,是原广州三大学宫之一,广州府官办的最高学府。学宫内原奉祀孔子,故又称为孔庙,每年春秋两祭之日,例由省长率同省城官员和大绅一同致祭,体制极为尊崇 。原位于广州东山文德路与文明路交界处,范围包括如今的广州市第13中学、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文德路小学、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一带。宋庆历(1041-1048)年中,皇帝下令兴学,广州在西城番市(今光塔路一带)利用旧孔庙作学校。后经数次迁徙。绍圣三年(1096),广州知府章楶把府学迁到城东南的番山(今广州市十三中校园内)下。当时府学已颇具规模,能容150人以上,成为岭南第一儒林。嗣后,又增建御书阁、亭斋泮池、观德亭。淳祐四年(1244),经略使方大琮改建飞阁,旁边排列文、行、忠、信4斋,这就是番山书院。元代、明代,几经兴废。明嘉靖十九年(1540)再建,把敬一亭迁到番山。万历二十八年(1600),教授董应举呈请督学副使袁茂英重建殿、庑、亭、阁及启圣、名宦等祠堂,收回府学以西被占地方建学舍廊及射箭场,开城墙为府学正门,名为文明门(文明路始源)。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几度重修、扩建。咸丰七年(1857),府学毁于战乱。同治元年(1862),知府李福泰等发起筹款修建,按原貌修葺一新。文昌宫后改仰高祠,易地建文昌宫,清理宫墙外民居以改建旧阁,补建东西圣域、贤关两石坊。1918年10月广州市政公所成立后,计划开辟府学东街成马路,时潮梅镇守使刘志陆去信省员警厅厅长魏邦平,要求保留府学东街东侧刘家祠,魏因而修改路线向西偏移,从而公所要征用学宫东边狭长地带,位处此范围要清拆的学宫建筑有文昌宫、仰高祠、名宦祠,而学宫的主体如大成殿、明伦堂、崇圣殿当时未有涉及。更改后的工程计划遭到省城绅士们的激烈反对。1919年1月,清末进士兼粤绅易学清,在牵头要求市政公所收回成命未获理会下,联同粤绅致电北京的广东会馆请求协助。之后由梁士诒领衔以旅京广东人士名义致电广东当局表达关切,北京政府总理钱能训也致电广东军政府,要求查明处理。其后由桂系元老岑春煊,及广东军政府分别致函北京国务院及各绅,表示工程牵涉较少建筑。之后减低阻力,于2月下旬开始派员实测与绘制规划工程图,送请粤绅参照,不过仍有不满声音。到1919年3月14日,公所派出百余员警游击队(相当于特警)到工地督拆文昌宫等屋宇,防范不满的粤绅等对抗。1920年代尾,学宫被当局占用,成为广东陆军卫戍医院,大成门的门厅被封闭间隔成病房。1938年-1945年广州沦陷期间,学宫的围墙大半被毁。光复后广东省政府于1947年1月在学宫南面部分设立广东省文献馆。1949年后,文献馆建筑逐步被清拆改建,成为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等建筑。省立中山图书馆少儿部留存有原学宫的翰墨池与番山亭。

相关

  • 酸类有机酸是指一些具有酸性的有机化合物,如羧酸和磺酸。羧酸,其酸性源于羧基 (-COOH)或磺酸基(SO3H)。有机酸一般为弱酸,但也有例外,如三氟乙酸接近于强酸,三氟甲磺酸为超强酸。大部分
  • 季梁季梁,生卒年不详。姬姓季氏,春秋早期随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对随国自立为汉水以东诸国较强大者贡献良多,从而能够不被强大的楚国压服。内政上他提出:“忠于民而信于神也……夫民,神
  • 杜江峰杜江峰(1969年6月-),江苏无锡人,中国物理学家,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科研工作。1985年从江苏省天一中学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1990年毕业于中国科大近代物理系,1997年又取得
  • 人夫人妻(日文汉字又可写成他妻)即“人家的妻子”或“人家的老婆”。而“人家的丈夫”则称为人夫。在古汉语,人妻是指已婚妇女。而在现代日本用语中则通常为丈夫除外其他人对该妇女
  • 左主冠状动脉左冠状动脉(arteria coronaria sinistra,英文简称LCA),又称左主冠状动脉(left main coronary artery,简称LMCA)为主动脉的一条分支,负责供应心脏左侧的血流。其源自于主动脉瓣(英语:ao
  • 科纳风暴科纳风暴(英语:Kona storm)是夏威夷群岛的一种季节性气旋,通常会在冬季由一种名为“科纳”的西风所生成。科纳风暴是一种冷心低压,属于温带气旋类而非亚热带气旋。夏威夷每年都会
  • 唐仲璋唐仲璋(1905年12月10日-1993年7月21日),中国生物学家。福建福州人。1931年毕业于福建协和大学,获理学士学位。1949年获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科学硕士学位。曾任厦门大学教授。
  • 牛肝菌科参见文内牛肝菌科(学名:Boletaceae)是担子菌门下伞菌目的一科。担子果肉质,孔状。约50余种,很多种可食用。世界性分布,在湿热带雨季常见于林中。下分:
  • 门户开放政策门户开放政策(英语:Open Door Policy)是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的一种外交概念,它指出原则上所有的国家,在中国都享有平等的商业和工业贸易权。门户开放政策最早来自英国的商务惯
  • 松溪话松溪话(闽北语:.mw-parser-output .sans-serif{font-family:-apple-system,BlinkMacSystemFont,"Segoe UI",Roboto,Lato,"Helvetica Neue",Helvetica,Arial,sans-serif} ,汉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