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石英

✍ dations ◷ 2025-07-21 14:14:03 #超硬材料,撞击事件,氧化物矿物,地质学,矿物学

斯石英又名超石英、重石英,是一种超硬超重的二氧化硅同质多形体。它属于四方晶系。在超硬材料氧化亚硼被发现之前,它曾经长期被认为是已知最硬的氧化物。在常温常压下,斯石英处于亚稳定态,会缓慢地发生相变,转变为普通石英;但是该相变是如此缓慢,以至于其迄今还没有被观察到。斯石英首先由苏联高压物理学家斯提肖夫(Sergey M. Stishov)于1961年人工合成。斯石英也因斯提肖夫而得名。天然的斯石英由美籍华裔地质学家赵景德(Edward C. T. Chao)于1962年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处陨石撞击坑中发现。

迄今为止,几乎所有自然存在的斯石英都产生于高速陨石撞击事件里含有石英的岩石中。斯提肖夫和波波娃(S. V. Popova)于1961年首次人工合成斯石英时,使用的条件是16-18万公斤/平方厘米压强以及1200-1400℃的温度,最终他们得到了约0.5毫米长的斯石英晶体。在冲击条件下,斯石英的产生需要非常高的冲击压强(超过100千巴,也就是超过10 x 109 帕斯卡)以及温度(超过1200 °C)。在2007年,也有报道声称发现钻石中夹杂了痕量的斯石英。同时,一些超高压地幔岩石样本中也检测出含有由斯石英生成的矿物相。斯石英也可以由人工模拟以上高温高压条件,通过静水压方式或者冲击方式在实验室中合成。

斯石英的密度为4.287 g/cm3,是密度最大的二氧化硅同质多形体。它的晶体结构有四方对称性(空间点群为,对称性编号136);皮尔森符号表示为tP6 。

斯石英在相当于地球内部360公里以上深度的压强(超过100千巴)下可以形成并且是稳定的,但在常压下若加热到数百度就会发生相变而转化为普通石英。在陨石撞击事件中,由于岩石的温度会强烈升高,因而有可能观察不到斯石英的存在。

相关

  • 蕾特氏症蕾特氏症(瑞特氏症候群、Rett Syndrome、RTT),是一种X染色体性联显性遗传疾病,突变点位于MeCP2基因上,属于罕见神经疾病,发病率约为1/12,000~1/15,000,而且临床表征缺乏特殊性,因此诊
  • 传导电子电传导(英语:electrical conduction)是指介质内,载电荷的粒子的运动。称这些粒子为电荷载子。它们的运动形成了电流。这运动可能是因为感受到电场的作用而产生的,或是因为载子分
  • 卫星DNA卫星DNA由串联排列、不断重复的非编码DNA组成,它是着丝粒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异染色质的主要结构部分。卫星DNA与小卫星和微卫星DNA一起被称为串联重复。一些人体内的卫星DNA
  • 筑波筑波市(日语:つくば市/つくばし Tsukuba shi */?)是位于日本茨城县南部的都市,以坐落于此的筑波科学城(筑波研究学园都市)为人熟知,集中了筑波大学、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日语:産業技
  • 石门十八王公庙十八王公庙可以指下列有应公庙:
  • 调制解调器调制解调器(英语:Modem,modulator-demodulator的英文缩写)是一个将数字信号调变到模拟信号上进行传输,并解调收到的模拟信号以得到数字信号的电子设备。它的目标是产生能够方便传
  • 变红丝盖伞Inocybe patouillardii Bres.蕈伞钟状变红丝盖伞(学名:Inocybe erubescens,同种异名:I. patouillardii、英语:deadly fibrecap、brick-red tear mushroom、red-staining inocybe
  • 容止格言衣镜铭,又称“四十字镜箴”,是南开学校在张伯苓、严修主校期间为了培养和规范学生的仪表和举止而在当时南开中学东楼中的过道左侧(一说校门入口处一侧 )的一面一人高的大镜子上
  • 重复性劳损重复性劳损(英语:Repetitive strain injury,缩写:RSI),又称重复使力伤害、劳肌损伤,是指重复使用、振动、压迫或长期固定姿势引起肌肉骨骼系统或神经系统的损伤。其他常见名称包括
  • 兔,又称兔子,在汉语中是哺乳类兔形目兔科(学名:Leporidae)物种的总称。 兔子过去认为是草食动物,偶尔吃肉补充蛋白质,近年研究发现多种野兔可能长期食用肉类。正在吃牧草的兔子一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