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舶司

✍ dations ◷ 2025-07-12 15:52:2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国海关,中国对外贸易史,中国航海史

市舶司是中国在唐、宋、元、及明初在各海港设立的海上对外贸易管理机构,相当于现在的海关。明清两朝反复“海禁”。明洪武三年(1370年)“罢太仓黄渡市舶司”。洪武七年(1374年)撤销福建泉州、浙江明州、广东广州三市舶司。清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撤销全部市舶司,设立江、浙、闽、粤四处海关。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帝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

唐高宗显庆六年(661年),于广州创设市舶使,派专官充任,总管海路邦交外贸。

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在广州城西设置“蕃坊”,供外国商人侨居,并设“蕃坊司”和蕃长进行管理。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年),吕太一担任广州市市舶使。

南宋时代有8个市舶司,主要分布于东南沿岸,江阴、秀洲华亭、秀州澉浦、杭州、明州、温州、泉州、广州。泉州成为通商大港。

宋代市舶司有如下几种职能:

船舶出入口管理:

出入口货物管理:

海上禁防:

元朝改称市舶提举司,曾设有七处:广州、泉州、杭州、庆元(今宁波)、上海、澉浦(今嘉兴海盐县)、温州。

13世纪末﹐只在庆元﹑泉州﹑广州三处港口设置。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康熙皇帝准四口通商。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乾隆南巡,在苏州亲眼目睹洋商船只络绎不绝,引起警觉,下旨除粤海关外,撤销所有其他海关。是为“一口通商”。不过户部的江浙闽三海关及其下属各口岸有维持运转。产生一口通商的误解,源于乾隆二十二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代表洪任辉(James Flint)尝试申请前往宁波港贸易,并闯入非外贸口岸天津而震动朝廷,乾隆遂下令严格限制英国商人只能在广州贸易。

乾隆本想依照英国愿望整顿宁波港,但认为“粤省地窄人稠,沿海居民大半藉洋船谋生”,故维持限令。而厦门的闽海关一直容许西班牙(吕宋)、暹罗、爪哇、苏禄等国商船入港,并有配套牙行服务。

相关

  • 生物力学生物力学是研究生物系统机械方面的结构,功能和运动,包括从整个生物体到器官 , 细胞和细胞器的任何水平,使用物理学上力学的研究方法。“生物力学”(1899年)和相关的“生物力学技术
  • 温病学派温病学派,出现于清朝的中医学派,始于薛雪、叶天士及其门徒,流行于中国南方,著名代表有吴鞠通、王孟英等人。与伤寒学派并称,形成中医两大主流。温病,这个名词最早出现于《黄帝内经
  • Ravn AlaskaRavn Alaska曾经是美国阿拉斯加最大的地方航空集团,历史可追溯到1948年。该航空集团主要运营前往阿拉斯加偏远地区的客运和货运航线,总部设在安克雷奇。Ravn有1300多名员工,拥
  • 2,2-二氯-1,1,1-三氟乙烷2,2-二氯-1,1,1-三氟乙烷,别名HCFC-123,在低压制冷与暖通空调系统中是CFC-11(一氟三氯甲烷)的替代品,但不能用作发泡剂或溶剂。它的臭氧破坏潜势(ODP)为0.012,而全球暖化潜势(GWP)为76
  • 格特鲁德·杰基尔格特鲁德·杰基尔(英语:Gertrude Jekyll,1843年11月29日-1932年12月8日)是英国女园艺师、园林设计师。对创立、发展和普及花境影响深远。如今世界各地仍然沿袭着她的花境设计方法
  • 高桥英靖高桥英靖(日语:たかはしひでやす,在出道作《ボクはロケット》中使用笔名“げんき かい”、而创作作品《カラクリ・花火丸》时则是以汉字标记“高桥英靖”的名义创作,1975年12月2
  • 杰弗里·布罗特曼杰弗里·哈特·布罗特曼(英语:Jeffrey Hart Brotman,1942年9月27日-2017年8月1日)是一位美国律师、商人,他是零售商好市多的共同创办人与董事长。杰弗里·布罗特曼生于塔科马的一
  • 赖少其赖少其(1915年5月-2000年11月28日),男,广东普宁人,中国画家,擅长中国画、版画,曾任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代表,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1915年出生于广东普宁,1932年
  • 陈嵘陈嵘(1888年3月2日-1971年1月10日),原名正嵘,字宗一,浙江平阳人,中国林学家、林业教育家、树木分类学家,中国近代林业的开拓者之一,中国树木分类学的奠基人之一,培养了大批林业人才。
  • 波留敏夫教练时期波留敏夫(日语:波留 敏夫/はる としお ,1970年5月25日-)是一名出生于日本京都府京都市山科区的棒球选手,司职外野手、游击手、三垒手,曾效力于日本职棒中日龙。绰号“横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