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洛克30

✍ dations ◷ 2025-07-10 20:51:43 #格洛克手枪,袖珍手枪,.45柯尔特自动手枪弹口径枪械

格洛克30(Glock 30)是一款由奥地利枪械制造商格洛克(Glock)公司所设计及生产的手枪,是格洛克29的.45 ACP口径版本,标凖弹匣为9发。

格洛克30经历了三次修改版本,最新的版本称为第四代格洛克30(英语:4th generation Glock 30)。第四代会在套筒上型号位置加上“Gen4”以玆识别。新推出的格洛克30为了大大提高人机工效,采用了与第四代格洛克17新纹理,握把由粗糙表面改凹陷表面,而握把略为缩小,亦且由过往不能更换改为可以更换握把片(分别是中形和大形,亦可以不装上握把片直接使用),以调整握把尺寸,更适合不同的手形。亦会有经改进的弹匣设计,以便左右手皆可以直接按下加大化的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亦可以与旧式弹匣共用,但只可以右手按下弹匣卡榫以更换弹匣。

在2013年的SHOT Show(美国著名枪展)之中,美国格洛克公司推出了格洛克30S。

格洛克30SF(Glock 30 SF)和格洛克30的主要分别是30SF的扳机距离(从握把背部至扳机)缩短了2.5毫米(0.098英寸)和全长(从握把根部)缩短了4毫米(0.16英寸),让手掌较小的用户能够触及并且操作扳机;并把原本套筒下前方设有的导轨改为MIL-STD-1913战术导轨,以安装各种战术配件。SF意为短底把(Short Frame)。

格洛克30S(Glock 30S;S,全写:Small,意为:小型)使用格洛克30SF的底把、格洛克36的套筒,以及.45 ACP口径格洛克双排手枪弹匣供弹。该枪的标凖弹匣为10发。

第三代格洛克30(注意套筒下前方的导轨)

第三代格洛克30分解图

格洛克30及其弹匣

在黑暗中射击的格洛克30

相关

  • 关节关节(拉丁语:Articulatio)在解剖学里指的是两块或两块以上的骨之间能活动的连接。在解剖学上有不动关节、动关节(连接处有液体)和微动关节(Amphiarthrosis)三种。不动关节有:例如尺
  • 野草野草,一般指在庭园、草坪或农地等土地上并非刻意栽种的植物。这些植物并不只限于草本植物。更多时候,野草专指有侵害性的植物,特别是那些不需栽种而能够自行大量繁殖的植物。植
  • 苏修社会帝国主义社会帝国主义(Social imperialism),意即打着社会主义旗号的帝国主义。赫鲁晓夫成为苏联最高领导人后大力批判斯大林主义和斯大林,与中国产生了意识形态上的严重分歧。中国领导人
  • 亚历桑德罗·尼沃拉亚历桑德罗·尼沃拉(英语:Alessandro Nivola,1972年6月28日-)是一名美国男演员和监制。尼沃拉1972年出生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他的母亲维吉尼亚是艺术家。父亲彼得罗·尼沃拉
  • 吉勒·德罗宾吉勒·德罗宾(法语:Gilles de Robien,1941年4月10日 - ),法国政治家。他是亚眠市长。从2005年8月至2007年5月曾任法国国家教育部长,2007年3月29日连任亚眠市长。
  • 格比亚鲁斯·兰斯伯格斯格比亚鲁斯·兰斯伯格斯(立陶宛语:Gabrielius Landsbergis,1982年1月7日-)是一位立陶宛政治家,曾经是欧洲议会议员。他在2015年被选为祖国联盟的主席。他在2003年获得维尔纽斯大学
  • 费德里奥费德里奥(Fidelio,也译为菲岱里奥),原名莱奥诺拉(Leonore),是乐圣贝多芬唯一一部歌剧。歌剧的最终版本是两幕剧,但首演的时候是三幕。政治犯典狱长皮扎罗怕自己的罪行被弗洛伦斯坦揭
  • 爱德华·吉布森爱德华·乔治·吉布森博士(Edward George Gibson, PhD,1936年11月8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天空实验室4号任务。
  • 幸运之星 (Madonna歌曲)《幸运之星》(英语:Lucky Star)是美国女歌手Madonna在1983年9月发行的歌曲,是她首张同名录音室专辑《Madonna》中推出的第四首单曲,它在告示牌单曲榜最高成绩为第4名,成为Madonna
  • 埃森博阿国际机场攻击埃森博阿国际机场攻击是1982年8月7日发生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埃森博阿国际机场的一起恐怖攻击,犯案者为两名亚美尼亚解放秘密军成员,此次攻击共造成9人死亡与72人受伤。两名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