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窑
✍ dations ◷ 2025-10-02 16:19:01 #官窑
官窑广义是指朝廷开设的窑场,狭义是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官府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开设的瓷窑场。官窑是中国古时五大瓷窑(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定窑)之一。后世广义上官窑意指由中国历代政府营建,为其烧造瓷器的窑场,所生产的陶瓷供宫廷所用。因此除了有名的宋代官窑之外,亦有辽代官窑、明代官窑等。官窑产品必须符合皇家的审美观,客观上就限制了陶瓷工匠的艺术发展,清乾隆之后,官窑产品也就逐渐没落了。宋朝官窑分做两个地方,一为北宋的汴京官窑,一为南宋南迁后高宗在杭州所另立的新窑“杭州修内司官窑”,亦称内窑。然此项分类尚有纷歧意见,因为汴京遗址长埋于开封市底下,考古难以挖掘,只能借由古籍记载来推测当时烧窑的情况。根据几本古籍,如明初曹昭《格古论要》、南宋人所写《负暄杂录》、以及南宋《坦斋笔衡》所载,官窑的确分作南北两处。汴京官窑瓷器土脉细润、紫色,体薄,紫口铁足(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大观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大绿三色;政和以后的官窑瓷釉只青带粉红色,但是有不同浓淡。就现存的官窑文物来看,由于汴京官窑的烧制方法,器物里外施满釉,底部用支钉支烧,与汝窑相类,所以汝窑与官窑可能有些关连。宋朝迁都临安后,邵成章提举在殿中省修内司按北宋旧制度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称为内窑;后来又在郊坛建立新官窑。修内司郊坛官窑瓷釉有月白、粉青、米黄三色,有冰裂纹,隐纹如鹰爪。明初曹昭《格古论要》言:“官窑器宋修内司烧者土臃细润,色青带粉红,浓淡不一,有蟹爪纹紫口铁足,色好者与汝窑相类,有黑土者谓之乌泥窑,伪者皆龙泉所烧者,无纹路。”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坦斋笔衡》中提到"后郊坛下别立新窑",为南宋初期设立的第二座官窑,称“郊坛官窑”,也位于杭州。官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黄色、红紫色的蝴蝶、飞鸟,走兽等形状。“旧京官窑,著时未久,当以修内司所造为上,新窑为下”《古瓷合评》。
相关
- 鼻后滴流综合征鼻后滴流综合征(或称上气道咳嗽综合征、上呼吸道咳嗽综合征)是由鼻黏膜过度分泌黏液导致的一系列症状。由于过度分泌的黏液聚积在鼻腔后部,聚积到一定程度时即会开始从咽喉滴流
- 枸橼酸柠檬酸,化学式为 C6H8O7,(英语:Citric Acid,亦称为枸橼酸)它包括3个羧基(R-COOH)基团。是一种中强度有机酸,这是自然在柑橘类水果中产生的一种天然防腐剂,也是食物和饮料中的酸味添加
- 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英语:Anatomical Therapeutic Chemical Classification System, ATC),是世界卫生组织对药品的官方分类系统。ATC系统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
- Bradyrhizobiaceae慢生根瘤菌科(学名:Bradyrhizobiaceae)是细菌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有十个属。 它们包括与植物相关的细菌,例如慢生根瘤菌属(Bradyrhizobium)就是一种生长于豆科植物根部的根瘤菌,有固氮
- 中原中原是汉族传统地域概念,是指以中国河南省为核心延及黄河中下游的广大地区,这一地区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又名河洛、中土、中州。后被汉族视为天下中心。在中国古代的地缘思
- 生态神学生态神学(英语:Ecotheology)是一种建设性神学(英语:Constructive theology),着重于宗教与自然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在环境问题上。 生态神学通常建立在宗教世界观和环境危机(英语:Environ
- 郑汝立郑汝立(정여립,1546年-1589年)是朝鲜王朝的思想家和政治家。本贯'东来'。字'仁伯'(인백),号'竹岛'(죽도)。郑汝立在1546年生全罗北道全州府。他是李珥和成浑的弟子。1567年(明宗22年)通
- 生物标记生物标记(英语:Biomarker),又译为生物指标、生物标志物,在医学上通常是指在血液中的某种蛋白质,通过测量它,可以反映出某种疾病是否出现或严重程度。比较广义的生物标记是指任何一
- 心理操纵心理操纵是一种社会影响力,这种社会影响力通过欺骗和卑鄙的手段,甚至是辱骂的战术去改变别人的想法。由于这些方法通常将操纵者的利益建立在其他人的代价之上,它们通常会被认为
- 卜舫济卜舫济(Francis Lister Hawks Pott,英文名直译弗朗西斯·利斯特·霍克斯·波特,1864年2月22日-1947年),美国圣公会传教士、教育家。上海圣约翰大学校长。1864年2月22日,卜舫济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