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下垂体柄

✍ dations ◷ 2025-10-09 05:38:43 #脑下垂体柄
脑垂腺柄(pituitary stalk、infundibular stalk、Fenderson's funnel、infundibulum)是下丘脑和脑垂腺后叶(英语:Posterior pituitary)之间的连接部分。第三脑室(英语:Third ventricle)底部因向下延伸而形成漏斗状的凹陷部分,进入到垂体顶点附着的漏斗部。它会穿过轴突的硬脑膜(英语:Dura mater),因为它携带的轴突从下丘脑的巨型细胞神经分泌细胞(英语:Magnocellular neurosecretory cell)向下延伸至脑垂腺后叶,并且在此处将神经下垂体激素(英语:Neurohypophysial hormone)、催产素和抗利尿激素释放到血液中。这种连接称为下丘脑-垂体通道(hypothalamo-hypophyseal tract)或下丘脑-神经垂体通道(hypothalamo-neurohypophyseal tract)。脑垂腺柄的损伤会阻止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从而导致多喝症(英语:Polydipsia)和多尿症。有研究指出,在脑垂腺柄损伤后,轴突并不能突破鞍膈(英语:Diaphragma sellae)进入垂体后叶,而损毁端的赫令体(英语:Herring bodies)可形成新的神经叶样结构,但此结构并不能完全代偿损伤后下降的AVP释放能力。这可能受限于伸长细胞对正中隆突神经-血管的连接的屏障作用。脑垂腺柄阻断综合征(英语: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是指由于垂腺柄明显变细或阻断,而引起垂体功能减弱的临床系列症候群,其往往并发垂体结构异常,例如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垂体后叶缺失或异位等,可引致垂体激素缺乏。

相关

  • 遗传重组遗传重组(genetic recombination;亦称基因重组(genetic reshuffling))在遗传学上的重组、是指DNA片段断裂并且转移位置的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时非姐妹染色单体上的基因结合。
  • 癌症治疗癌症免疫疗法(英语:cancer immunotherapy或immuno-oncology)是一类通过激活免疫系统来治疗癌症的方法。此类疗法采用了癌症免疫学(英语:Cancer immunology)研究的成果,这是肿瘤学中
  • 并发症并发症(complication)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之续发性反应所造成的结果,是医学、病理,可能是因为病患在医疗或护理过程中,因为一种疾病合并引发其他的另一种或几种疾病。
  • 磺胺林磺胺林是一种磺胺类药物,其INN名称是“Sulfalene”。该药物可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泌尿道感染和疟疾等病症。该药物在血液中的半衰期尚不明确,在大鼠体内的LD50(半致死量)为1.
  • 撒马利亚派撒马利亚人(希伯来语: שומרונים‬‎,Shomronim,字面意思为“《妥拉》的守护者”;阿拉伯语:السامريون‎,Sāmeriyyūn),生活在黎凡特的族群,是以色列人的一个旁支。撒
  • 三立新闻三立新闻台(英语:SET News Channel),简称“三立新闻”,是台湾三立电视旗下的电视新闻频道,1998年3月3日开播,是台湾多家24小时即时播出的新闻频道之一。原名SET电视台,后改为SETN,200
  • 疾病转型流行病学转变(epidemiological transition)是人口学与医学地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人口随着医学的进步而快速增长,但之后又由于生育率的降低而使人口重新稳定下来。该理论由阿布
  • 宏语宏语(Taa、/ˈtɑː/、ǃXoon (!Khong, !Xóõ) /ˈkoʊ/ 或扎希语(Tsasi))属科依桑语系,以音位众多而著称。2002年时,有4200名使用者,主要分布在博茨瓦纳(~4000人)和纳米比亚。
  • 分解还原论(英语:Reductionism,又译还原主义、简化论、专简论与化约论)是一种哲学思想,认为复杂的系统、事务、现象可以通过将其化解为各部分之组合的方法,加以理解和描述。还原论的思
  • 第二信使第二信使(英语:Second messenger)在生物学里是胞内信号分子,负责细胞内的信号转导以触发生理变化,如增殖(英语:Cell growth),细胞分化,迁移,存活和细胞凋亡。因此第二信使是细胞内的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