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标准电极电势
✍ dations ◷ 2025-10-12 06:10:04 #标准电极电势
标准电极电势是可逆电极在标准状态及平衡态时的电势,也就是标准态时的电极电势,记作
E
o
{displaystyle E^{o}}
、
E
0
{displaystyle E^{0}}
或
E
⊖
{displaystyle E^{ominus }}
,上标
⊖
{displaystyle ominus }
表示标准态。标准状态意味着:溶质的有效浓度为1mol/L,气体压强为100 kPa,温度一般为298K。虽然电池的电动势可以直接测定,但单一可逆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却只有相对值没有绝对值,而且它随着温度、浓度和压强而发生变化。电极电势的基准是标准氢电极:标准状态下H+/H2电极的电势被定为0.00V,即
ϕ
⊖
(
H
+
/
H
2
)
=
0.00
V
{displaystyle phi ^{ominus }(H^{+}/H_{2})=0.00V,}
,其他电极电势的值在此基础上获得。当某半电池和标准氢电池电极相连时为负极,该半电池的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为负值,且绝对值与电池电动势相等;若为正极则相反。这样求得的值称作还原电势,总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也就是两个半反应标准电极电势的差,Eo大于零时反应自发。任何温度下标准氢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值都为0,但其他电极电势值会受到温度影响。以Ni/NiO电极为例,它可以用作高温伪参比电极,在0-400°C时的电极电势大致符合以下公式:标准电极电势可以通过实验或热力学计算获得。由于
Δ
G
⊖
=
−
n
F
E
⊖
{displaystyle Delta G^{ominus }=-nFE^{ominus },}
,标准氢电极中的反应自由能是零,故水合氢离子和水合电子的标准生成自由能也是零,这样便可计算众多无法用实验测得的标准电极电势值(如氟气)。标准电极电势不具有加和性,要想求得加和得到的第三个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还需要借助上述公式来求解。标准电极电势不随半反应的方向和计量系数改变,但它受到浓度和反应物形态的影响。非标态的电极电势值可以通过能斯特方程求得。标准电极电势值只是热力学数据,不可用于预测反应速率和其他动力学性质,而且它的值是在水溶液体系中测定的,不可用于其他溶剂或高温时的反应。标准电极电势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可用来判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相对强弱,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进行方向,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反应自由能、平衡常数,计算其他半反应的标准电极电势,等等。将半反应按电极电势由低到高排序,可以得到标准电极电势表,可十分简明地判断氧还反应的方向。
相关
- 浊度本词条中浊度专指水质浊度(Turbidity),是指水样中因为大量肉眼可见悬浮物质而造成的混浊情形,类似空气中的烟。浊度量测是水污染的重要测试项目之一。其他浊度可能有尿液浊度。
- 西摩·本泽西摩·本泽(英语:Seymour Benzer,1921年10月5日-2007年11月30日),美国物理学家、分子生物学家和行为遗传学家。他的职业生涯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的分子生物学革命的时期,最终在分子
- 滤泡刺激素促卵泡激素(英语: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 FSH,亦称为卵泡刺激素)是一种由脑垂体合成并分泌的激素,属于糖基化蛋白质激素,因最早发现其对女性卵泡成熟的刺激作用而得名。后
- 孙吴吴(222年-280年5月1日,史称孙吴或东吴)是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由孙策奠基、孙权建立的政权。孙权以古为春秋战国吴国的据地,故定国号为“吴”;所统治地区古称江东,以皇室姓孙,又名“东
- 聚醚醚酮聚醚醚酮(polyetheretherketone,PEEK),为线性芳香族高分子化合物,构成单位为氧-对亚苯基-羰-对亚苯基,为半结晶性,热塑性塑料。PEEK是由英国帝国化学工业公司公司(ICI)于1978年开发出
- 人类 (消歧义)人类(英语:humanity,mankind,man,human beings或terran)可以指:英文中的humanity还可以指:
- 1000年
- 赫尔德瓦尔赫尔德瓦尔(Haridwar;又译作哈立德瓦尔)是印度北阿坎德邦一个重要的朝圣城市,恒河在从源头甘戈特里冰川流出253公里后,在此进入恒河平原。赫尔德瓦尔被视为印度教七个最神圣的地
- 一氧化碳脱氢酶一氧化碳脱氢酶(英语:carbon monoxide dehydrogenase,缩写为CODH)是一种存在于许多需氧和厌氧微生物中的一类脱氢酶,其催化的是一氧化碳(CO)氧化为二氧化碳(CO2)的反应或其逆反应,在这
- 查尔斯·劳顿查尔斯·劳顿(英语:Charles Laughton,1899年7月1日-1962年12月15日),英国舞台剧和电影演员、剧作家、制作人,于1933年获得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他出生于英国,于1950年成为美国公民,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