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行僧

✍ dations ◷ 2025-07-19 04:01:41 #苦行僧
苦行僧(梵语:sādhu〔男性〕;sādhvī或sādhvīne〔女性〕)是印度宗教盛行的修练方式,流行于婆罗门教、耆那教等。今日多指居于山林刻苦修道的各种宗教修道士。汉语的“僧”,可以泛指各种出家修道士,并不一定是佛教僧人。时至今日,基督宗教的许多圣人也常被称为苦行僧(拉丁语:ascēticus),如圣方济各,圣瓦西里等。“苦行僧”一词容易被误解,认为单指佛教在丛林隐修的头陀。其实苦行、僧、头陀、比丘等词的出现,都比佛教的创始还早,都来自于婆罗门教等古印度宗教。而佛教虽然允许苦行僧的修行方式,但并非倡议苦行,而更多的主张中道。故凡苦行僧,多以印度教、耆那教等多见,佛教苦行僧著袈裟、剃发的形象与其差别也颇大。古印度常有苦行僧蓬头垢面、衣衫褴褛,带着象征湿婆的三叉杖,边走边吟诵古经文,露宿丛林。苦行僧必须忍受常人认为是痛苦的事,如自我体罚、长期断食、减少饮水、躺在布满钉子的床上、行走在火热的木炭上、忍受酷热严寒,甚至饮食秽物等事情,来锻炼忍耐力和离欲。一般婆罗门尊崇苦行僧,因为大多数的婆罗门都不是苦行僧。耆那教有两派别,天衣派主张苦行,白衣派不主张苦行。佛教中释迦牟尼成佛前曾修苦行,“昼便入林中。夜便露坐……至冢间。取彼死人之衣。而覆形体……日食一麻一米。形体劣弱。骸骨相连。顶上生疮。皮肉自堕。犹如败坏瓠卢……”。后来发现修苦行并不能达到无上正等正觉,于是转以其他方法修行成佛。释迦牟尼佛曾在优罗毗罗村收五名苦行僧为弟子,此为佛经上记载的“初转法轮”。印度圣雄甘地一生多次绝食,生活极尽简朴,英国首相丘吉尔称他是“半裸的苦行僧”。

相关

  • 语言列表本表是以现代标准汉语拼音或注音首字母排列的所有语言的列表,收录了目前世界现存语言超过6900种语言(其中汉语可视为“汉语族”或是一种语言,但部分汉语方言仍在列表中)。
  • IUCN 3.1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或称IUCN红色名录,简称红皮书)于1963年开始编制,是全球动植物物种保护现状最全面的名录。此名录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编制及维护。IUCN红色名录
  • BDNF1B8M, 1BND· anti-apoptosis · nervous system development · negative regulation of neuroblast proliferation · axon guidance · axon target recognition ·
  • 吉米京米(Gigametre),亦作吉米,是公制的长度单位之一,为109米。这个单位对于地理学来说太大,但在天文学上偶尔与天文单位一起被用作表示诸如行星及其恒星的距离。米(m) · 尧米(Ym) · 泽
  • 道格拉斯道格拉斯(Douglas)可以指:
  • 地尔硫卓地尔硫䓬(Diltiazem、䓬/zhuó),又名硫氮䓬酮或哈氮䓬,化学名称为“(2S-顺)-(+)-5--2-(4-甲氧基苯基)-3-(乙酰氧基)-2,3-二氢-1,5-苯并硫氮䓬-4(5H)-酮”。地尔硫卓是一种有效的血
  • span title=抗感染药 class=rt-commentedTextJ/spanATC代码J(抗感染药)是解剖学治疗学及化学分类系统的一个分类,这是由世界卫生组织药物统计方法整合中心(The WHO Collaborating Centre for Drug Statistics Methodology)所制定的
  • 高雄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或称大高雄地区、高雄大都会区、大高雄都会区,指高雄市以及屏东县的部分地区组成;在世界人口组织里为世界排名第180大都会区,为台湾第三大都会区,次于台北都会区以及
  • 伊本·苏尔伊本·苏尔(阿拉伯语:أبو مروان عبد الملك بن زهر‎,音译Abū-Marwān ʻAbd al-Malik ibn Zuhr ,约1094年-1162年),又译为伊本·祖尔,生于塞维利亚(今西班牙),
  • 1997年199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列表,旨在列出1997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处决的死刑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