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阴上皮内瘤变

✍ dations ◷ 2025-10-08 14:48:12 #外阴上皮内瘤变
外阴上皮内瘤变(英语:Vulvar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VIN)是外阴癌的癌前病变,是一组外阴疾病的统称,包括外阴上皮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外阴上皮内瘤变不是癌症,在一些妇女体内也存在未经治疗而自愈;但一些严重案例中,瘤变也会加剧并成为癌前病变。对于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定义始终存有争议。1989年,国际外阴疾病研究会(英语: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tudy of Vulvar Disease, ISSVD)与国际妇科病理学家协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Gynecological Pathologists, ISGYP)对外阴疾病进行了分类,分为:引起外阴上皮内瘤变的原因并未精确明了。一些研究表明引发此疾病的因素包括:外阴上皮内瘤变的诊断标准与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的诊断类似,是以细胞非典型增生的程度及范围为依据,分为轻、中、重三期。在VIN三期患者中有20%至40%伴有阴道或宫颈的异形增生或癌。患有VIN的发生率较低,约为千分之二,多见于40至60岁妇女。病人通常没有症状感觉,或者仅仅是瘙痒、发烧或疼痛等非特异性症状。诊断需要对外阴进行仔细检查,比如切片检查法。常见有色素沉淀和白斑,略隆起于皮肤、黏膜表面。皮肤表面呈白色、灰色、深棕色、赤褐色等,黏膜上呈粉红色或红色疹斑,病变分布有单个或多发等。VIN一些会伴发宫颈上皮内瘤变,伴有会阴、肛周的上皮内瘤变的VIN称之为“多灶性上皮内瘤样病变”,年轻妇女常为多发病灶。对外阴上皮内瘤变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甚至外阴切除术),其次是激光治疗(包括二氧化碳激光气化和二氧化碳激光切除术)。其主要取决于病变范围、程度、病灶位置等。VIN一期可以采用药物和激光治疗;VIN二期可局部病灶切除;VIN三期的年轻患者进行扩大局部切除,老年患者可进行外阴单纯切除。

相关

  • 生物学生物学(希腊语:βιολογία;拉丁语:biologia;德语:Biologie;法语:biologie;英语:biology)或称生物科学(biological sciences)、生命科学(英语:life sciences),是自然科学的一大门类,由经
  • 暂时失去知觉假死可以指动物的:
  • 双胍类双胍类(英语:biguanides)是可以只一种分子或者是一系列基于这个分子所发展的药物。此类药物可以做为糖尿病或前期糖尿病的治疗药物;也可以作为抗疟疾药物。过去几个世纪,山羊豆(学
  • 裸盖菇素赛洛西宾(Psilocybin (/ˌsɪləˈsaɪbɪn/ SIL-ə-SY-bin)是由超过两百种蘑菇(合称迷幻蘑菇,其中主要是是Psilocybe属的成员,如P. azurescens , P. semilanceata和P. cyanescens
  • COMT3A7E, 3BWM, 3BWY, 4PYI, 4PYJ, 4PYK, 4XUC, 4XUD, 4XUE· protein binding · O-methyltransferase activity· cytosol · plasma membrane · membrane · integral
  • 3d8 4s2 或 3d9 4s12, 8, 16, 2 或 2, 8, 17, 1蒸气压第一:737.1 kJ·mol−1 第二:1753.0 kJ·mol−1 第三:3395 kJ·mol−1 (主条目:镍的同位素.mw-parser-output ruby.zy{
  •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英语:U.S.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缩写为FDA)为美国卫生与公众服务部直辖的联邦政府机构,其主要职能为负责对美国国内生产及进口的食品、膳食补充
  • 理查·道尔威廉·理查德·沙博·多尔爵士,CH, OBE, FRS(英语:Sir William Richard Shaboe Doll,1912年10月28日-2005年7月24日),英国科学家及流行病学家,与另一科学家奥斯汀·布拉德福德·希
  • 散瞳症瞳孔放大(英语:Mydriasis),也称瞳孔散大,是指瞳孔变大的情况,和瞳孔缩小(英语:myosis)相对。这个词通常用来指在没有医生干涉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症状,但有时也可指代医生出于治疗需要
  • 股疝股疝是一种腹外疝,是指腹腔内的器官或组织连同腹膜壁层形成的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其发病率约占腹外疝的3~5%,多见于中老年妇女。根据传统定义,股疝不属于腹股沟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