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裕

✍ dations ◷ 2025-10-03 08:55:53 #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院士,1910年出生,1992年逝世,张姓,惠安人,燕京大学校友,剑桥大学校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友,中华人民共和国物理学家,四川大学教师

张文裕(1910年1月9日-1992年11月5日),曾用名张少岳,中国高能物理学家。世界上第一个证明μ介子是一种非强相互作用粒子的科学家。中国宇宙线研究和高能实验物理的开创人之一。

毕生致力于核科学研究和教学,有多项重要发明和发现,学术上最突出的成就是发现μ介原子,开创了奇特原子物理的深入研究。十分重视科研与教育相结合。重视实验科学,重视实验基地的建设,为中国高能物理的发展、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的建成奠定了坚实基础。在核科学领域培养了大批人才。

1910年,张文裕出生于福建省惠安县涂寨镇新亭村宫后。1927年,北京燕京大学物理系学习。1931年毕业留校,任燕京大学物理系助教,并在研究生院学习。1933年,获硕士学位。

1934年,考取庚款公费,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1935年,在该校卡文迪什实验室攻读博士学位。导师是该实验室主任、著名物理学家卢瑟福,具体指导他工作的是C.D.埃里斯(Ellis)。他在卡文迪什实验室从事核反应研究,验证了尼尔斯·玻尔的液滴模型,发现了(γ,n)(γ,2n)及16O(n,p)16N过程。1938年,获博士学位。回到中国,任四川大学教授。

1939年,任昆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教授、南开大学教授。1943年,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帕尔麦(Palmer,现改名为亨利实验室)实验室研究员、教授。在普林斯顿大学期间,做了两方面研究工作:一是与S·罗森·布鲁姆(Rosen-blum)合作建造了一台α粒子能谱仪,并利用这套仪器测量了几种放射性元素的α粒子能谱;二是进行μ子与核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在研究过程中发现了μ介原子,从而开创了关于奇异原子领域的深入研究。1950—1956年,张文裕转到美国普度大学工作。

1956年张文裕夫妇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带着6岁的儿子回到了中国,任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1958年改称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原子能研究所研究员,宇宙线研究室主任。1957年,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1961年,任苏联杜布纳联合核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组组长。1964年,任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副所长,兼宇宙线研究室主任。1973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所长。1978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近代物理系主任。1979年,任中美高能物理联合委员会第一、二届中方主席。1984年,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相关

  • 人粒细胞无形体病人粒细胞无形体病(HGA, Human granulocytic anaplasmosis),也称无形体病,是一种蜱媒介传染病。由细胞内的寄生的细菌嗜吞噬细胞无形体 Anaplasma phagocytophilum (曾命名人粒细
  • 《细胞》《细胞》(Cell)为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
  • 高半胱氨酸同半胱氨酸(英语:Homocysteine,或称为同型半胱氨酸或高半胱氨酸)是氨基酸半胱氨酸的异构物,在支链部分硫醇基(-SH)前包含一个额外的亚甲基(-CH2-)。同半胱氨酸的额外亚甲基使硫醇基更
  • 风车风车可以有以下意思:
  • 美国卓异主义美国例外论(英语:American Exceptionalism),又译美国卓异主义、美国例外主义、美式例外主义,一种理论与意识形态,认为美利坚合众国是个独特的国家,与其他国家完全不同。为亚历西斯
  • 乳浊液乳浊液(英语:emulsion)也称为“乳液”、“乳剂”、“乳状液”或“乳化液”,是指一相液体以微小液滴状态分散于另一相液体中形成的非均相液体分散体系。由油和水混合组成的乳浊液
  • 区域快车区域快车(德语:Regional-Express,德国、卢森堡简称为RE,奥地利简称为REX),是一个在德国、奥地利及卢森堡等德语国家中使用的列车类别。在瑞士,与此相似的类别被称为RegioExpress,简
  • 淮河古菱齿象澎湖诺氏古菱齿象 淮河诺氏古菱齿象 淮河古菱齿象()是古菱齿象属的一种象,生活在更新世的华北地区以及澎湖水道。淮河古菱齿象原被认为是诺氏古菱齿象的亚种,现已被归类成独立
  • 1,3-丙磺酸内酯1,3-丙磺酸内酯是一种有机硫化合物,化学式为(CH2)3SO3,它是一种磺酸内酯,为环状的磺酸酯化合物。它是容易熔化的无色晶体。它可由烯丙醇在酸催化下和亚硫酸氢钠反应得到。1,3-
  • 里娅·塞顿玛格丽特·里娅·塞顿(Margaret Rhea Seddon,1947年11月8日-)曾是一位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宇航员,执行过STS-51-D、STS-40以及STS-58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