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罗毗荼人

✍ dations ◷ 2025-10-09 22:37:01 #达罗毗荼人
达罗毗荼人,也翻译作德拉维达人(印地语:द्रविड़ प्रजाति,马拉雅拉姆语:ദ്രാവിഡര്,泰米尔语:திராவிடர்,英语:Dravidian peoples),是南亚次大陆上以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为母语的种族,人口超过2亿。达罗毗荼人大多分布在印度南部,约占印度人口的25%,其余的分布在中印度、斯里兰卡、孟加拉国、尼泊尔、巴基斯坦和伊朗东南部等地。汉语中达罗毗荼一词在唐代的《大唐西域记》一书中已出现,该词指代南印度的一个国家,玄奘和尚曾经到达这里。英语中的Dravidian一词最早是罗伯特·考德威尔在他的达罗毗荼文法比较的书中借用梵文 drāvida一词创造的,而drāvida一词是公元7世纪的梵文文献中用来指代南印度的泰米尔语的。关于梵文的drāvida一词的来源,学界有多种看法,这些理论大体上都围绕着tamiẓ和drāviḍa两个词之间的关系而展开。泽维勒比尔等语言学家认为二者的来源关系乃是tamiẓ >drāviḍa,而其他人则认为它们遵循Dravida -> Dramila -> Tamizha或Tamil的发展方向。Dravida一词也有可能来源于梵语的Drava,意即“水”或“海洋”,而Dravidian便是指代居住在海边的印度人,即居住于三面环海的南印度地区的居民。达罗毗荼语系语言学家巴德里拉朱·克里什那穆尔蒂曾指出:“draviḍa、dramila首先是用来指代一个民族,其次是一个国家。在公元前的僧伽罗语文献中,dameḍa-和damela-的前缀指代的是泰米尔商人。早期的佛教和耆那教文献则用damiḷa-的前缀来指代南印度居民(主要是泰米尔人);damilaraṭṭha-则是南印度一个非雅利安国家;dramiḷa-, dramiḍa, and draviḍa-这几种变体是指代南印度的一个国家的。而damiḷa-的出现似乎要早于draviḍa-,后者可能是前者的梵文化形式。早期欧洲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是地中海人种最外围分支。早年的一些人类学家曾认为达罗毗荼各民族乃是一个独特的人种,不过大量的基因研究否定了这一结论,即便如此,他们的基因结构仍与北印度和西印度的印度人有着显著的差异。基因研究同时也证实了达罗毗荼语系的人种源自南亚次大陆。遗传学家卡瓦利-斯福扎认为达罗毗荼人的出现要晚于南亚次大陆说南亚语系的种族(比如蒙达语族的居民),而早于印欧语系人种的到来。一些语言学家认为,在印度-雅利安移民到来之前,达罗毗荼人遍布于印度半岛,这一观点得到了一些文化和语言学上的佐证,俾路支地区说布拉灰语(属于达罗毗荼语系)的布拉灰人的存在就被当作一个证据。按这种理论的观点,早期印度河流域文明,比如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应为达罗毗荼人所创造。另外一些学者如J. Bloch和M. Witzel则认为,印度-雅利安人在创作出《梨俱吠陀》最古老部分之后才进入已经讲达罗毗荼语的地区。达罗毗荼(英语:Dravidian)一词来源于梵文的Dravida,在历史上曾用来指代泰米尔人。天主教宣教士罗伯特·考德威尔用这个词来代表南印度的居民。达罗毗荼人可能曾经广泛分布在整个南亚次大陆,包括西北部地区,在公元前2000 - 公元前1500年,他们持续的由印度西北部迁往东南部,到了公元前1500年前后,可能已存在有北达罗毗荼、中达罗毗荼和南达罗毗荼三个方言群。尽管历史上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来源不同、且同样生活在印度半岛上,但今天“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主要是根据地区分布和文化习俗而非种族来区分的。达罗毗荼人由许多民族组成,其中包括:达罗毗荼语系的语言包括泰卢固语、泰米尔语、卡纳达语、马拉雅拉姆语、图鲁语等共73种语言。学界普遍认为,达罗毗荼语言对印度-雅利安诸语言语法结构的影响要大过后者对前者的影响,这可能是由于后者是建立在达罗毗荼语言底层之上的缘故。

相关

  • 偏头痛偏头痛(英语:Migraine)是一种出现反复轻度或重度头痛的慢性疾病,通常伴有各种自主神经系统症状。偏头痛的英文“Migraine”一词源于希腊语ἡμικρανία(hemikrania),意为“头
  • 元素周期表化学元素周期表是根据质子数从小至大排序的化学元素列表。列表大体呈长方形,某些元素周期中留有空格,使化学性质相似的元素处在同一族中,如卤素及惰性气体。这使周期表中形成元
  • 正统派犹太教正统派是犹太教中最大的宗派群体,是犹太教的保守派及传统淡系,在以色列拥有特殊地位。犹太教正统派内分三个支派,分别是极端正统派、现代正统派和哈西迪教派。犹太教正统
  • 弧菌属弧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的一种,属兼性厌氧菌。弧菌属多存在于水中,其中有许多种类具有致病性,例如:创伤弧菌、霍乱弧菌及肠炎弧菌等等。在型态上,弧菌呈直杆或弯曲的短杆状,其大小约
  • 递归可枚举集合递归可枚举集合(英语:Recursively enumerable set)是可计算性理论或更狭义的递归论中的一个概念。可数集合S被称为是递归可枚举、计算可枚举的、半可判定的或可证明的,如果或者
  • 生物组织组织旧称
  • HTcOsub4/sub高锝酸(HTcO4)是一种锝的含氧酸。它可以由七氧化二锝和水或氧化性酸(硝酸、浓硫酸、王水等)反应制得。它是一种暗红色易潮解的固体。它是一种强酸,很容易给出质子。
  • 赫伯特·博耶赫伯特·博耶(英语:Herbert W. Boyer,1936年7月10日-),美国生物学家。1958年于宾夕法尼亚州圣文森特学院获生物学及化学学士学位。1963年于匹茨堡大学获博士学位。1976至1991年任
  • 基因库基因库或基因池(英语:gene pool)是指同一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的集合。因此,每个个体所拥有的基因都是该族群各个成员所共享的。比如黑人、白人、红人、黄种人皆共享
  • 福赛斯县福赛斯县(Forsyth County, Georgia)是美国乔治亚州北部的一个县。面积641平方公里。根据美国2000年人口普查,共有人口140,383人。县治卡明(Cumming)。成立于1831年。县名纪念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