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 dations ◷ 2025-07-21 10:56:41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阿萨姆语:),或译为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位于印度阿萨姆邦,占地4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度犀保护区。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前身“加济兰加森林保护区”设立于1908年,加济兰加国家公园于1974年正式成立,为阿萨姆邦的第一个国家公园。1985年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关于加济兰加(Kaziranga)一词的起源有多种说法,其中一种可以追溯阿洪姆王国苏混法国王(英语:Sukhrungphaa)(阿萨姆语:চুখ্ৰংফা,罗马化:Sukhrungphaa)的统治时期(1696-1714),当时该地区到处都是野山羊,它们习惯至河边喝水,在当地原住民的语言卡尔比语中,野山羊称为“Karjo”,河流称为“Langso”,合在一起成为“Karjo-langso”,后来演化成“Kaziranga”。另一个说法为在阿洪姆王国苏森法国王(英语:Susenghphaa)(阿萨姆语:চুচেংফা,罗马化:Susenghphaa)时期(1603-1641),国王有一次经过该地区,对于对鱼的味道印象特别深刻,经询问后得知来自“Kaziranga”。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当时印度总督的妻子玛丽·柯尔荣(英语:Mary Curzon, Baroness Curzon of Kedleston)(Mary Curzon)为一位野生动物爱好者,当她拜访该地区,却未能看到该地区闻名的印度犀牛,她便说服丈夫采取紧急措施来保护日益减少的物种。加济兰加森林保护筹画区(Kaziranga Proposed Reserve Forest)于1905年6月1日成立,面积为232平方公里。

1908年,再将152平方公里范围划入加济兰加森林保护筹画区,名称改为加济兰加森林保护区(Kaziranga Reserve Forest)。1916年,改名为加济兰加狩猎保护区(The Kaziranga Game Sanctuary),1938年起禁止狩猎活动。

1950年,加济兰加狩猎保护区改名为加济兰加野生生物保护区。1954年,阿萨姆邦议会通过《阿萨姆邦犀牛保护法案》,对犀牛进行了法律保护。1968年,阿萨姆邦通过《阿萨姆邦国家公园法》,宣布加济兰加为指定国家公园。1974年,印度联邦政府确认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划定的范围,正式公告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成立,为阿萨姆邦的第一个国家公园。1985年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为成为印度第一个自然遗产。

2006年,因国家公园内老虎的数量增加,为了保育的需求,再增加列为老虎保护区。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经度介于93°08'E到93°36'E,纬度介于北纬26°30'N和26°45'N之间,行政区域跨越阿萨姆邦的纳嘎安县(英语:Nagaon district)、卡比昂隆县与革拉嘎县。国家公园的范围东西长约40公里,南北长约13公里,划入国家公园范围的面积约为430平方公里。国家公园在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内,区内海拔在40米至80米之间:5。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内因河水冲刷与沉积,形成肥沃的冲积平原,景观包括裸露的沙洲,以及河流淤积形成的湖泊,当地称为“Beel(英语:Beel)”(阿萨姆语:বিল,意为类似于湿地的死水潭),Beel的面积约占国家公园5%。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是该地区最大的保护区,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一年内的气候可以分为冬季、干季与雨季。每年约11月至2月为冬季,气候较为温和,气温介于5°C至25°C之间;3月至5月为炎热的干季,气温高达37°C,动物聚集于有限的水域旁活动;6月至9月为雨季,特别是在7月至8月之间,由于布拉马普特拉河水位暴涨,公园西部地区常有四分之三被淹没:6。特别是在2012年7月7日,当时暴涨的河水造成超过540只动物死亡,包含13只印度犀牛。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内普遍来说气候温和,且有充足的食物资源,提供野生生物良好的栖息地。除了著名的印度犀之外,还有许多和印度象,在国家公园内有时可以看到成群的印度象,数量达200只,为野生动物爱好者提供壮观的景色。主要偶蹄目动物为河水牛,其他还包括印度野牛、水鹿、赤麂、野猪等。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是非洲以外为数不多的多种大型猫科动物的野生繁殖区之一,此地在2006年被定为老虎保护区,有孟加拉虎、孟加拉豹等大型猫科动物,以及丛林猫、渔猫、豹猫等猫科动物。其他哺乳类动物包括粗毛兔、懒熊、中华穿山甲、印度穿山甲、灰獴、小印度猫鼬(英语:Small Indian mongoose)、大灵猫、小灵猫、孟加拉狐、亚洲胡狼、猪獾、鼬獾、黑白飞鼠、白眉长臂猿、金叶猴、戴帽叶猴、熊猴等。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鸟类种类繁多,已被国际鸟盟划定为重点鸟区,区内为多种候鸟、水鸟、掠食鸟类、食腐鸟类等的家园。鸭科鸟类有小白额雁、白眼潜鸭、青头潜鸭;鹳科鸟类有小秃鹳(英语:Lesser adjutant)、大秃鹳(英语:Greater adjutant)、黑颈鹳(英语:Black-necked stork)、钳嘴鹳;水鸟有白腹鹭、卷羽鹈鹕、斑嘴鹈鹕、斑头大翠鸟、黑腹燕鸥、小青脚鹬;猛禽类有白肩雕、乌雕、白尾海雕、玉带海雕、黄爪隼、灰头鱼鹰(英语:Grey-headed fish eagle)等。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过去曾经有许多秃鹫类鸟类,但目前数量已大幅减少,据说是因为它们是吃了许多含有双氯芬酸的动物尸体。目前可以见到一些长喙兀鹫、细嘴兀鹫、白背兀鹫等。在此地可以见到的其他鸟类包括孟加拉鸨、紫林鸽、双角犀鸟、花冠皱盔犀鸟、沼泽幽鹛、棕胸佛法僧、杰氐幽鹛(英语:Jerdon's babbler)、沼泽鹧鸪(英语:Swamp francolin)、黄胸织布鸟、巨嘴织雀(英语:Finn's weaver)、白喉石鹡、须草莺(英语:Bristled grassbird)、斑胸鸦雀、长尾山鹪莺(英语:Rufous-vented grass babbler)等。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植被型态可以三种:泛滥草原与疏林(英语:Flooded grasslands and savannas);热带亚热带草地、稀树草原和疏灌丛;热带及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英语:Tropical and subtropical moist broadleaf forests)。根据1986年陆地卫星计划的观测资料,各种植被或地形的比例:长草原41%、开阔丛林29%、短草原11%、河流和水体8%、沙地6%、沼泽4%。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内植被的主要特征是茂密而高大的草原、开阔丛林,以及雨季期间会被淹没的短草原与沼泽地。长草原常见的植物包括甜根子草、白茅、芦荻与芦苇;开阔丛林的优势树种包括余甘子、木棉、五桠果、锡兰橡木(英语:Careya arborea)等。湖泊与河岸有许多不同的水生植物群,外来物种凤眼蓝为常见的植物,其在非洪水期时会将水域堵住,但在雨季期间常被洪水冲走。2005年在印度野生生物信托基金(英语:Wildlife Trust of India)的帮助下,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工作人员将外来物种巴西含羞草清除,因为其对植食性动物具有毒性。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受到1891年《阿萨姆邦森林条例》、1927年《印度森林法》,以及1972年《印度野生生物保护法》等法律的保障,其受到保护的历史已超过一个世纪。加济兰加国家公园于2006年被宣布为老虎保护区,改善了管理和保护工作。国家公园由阿萨姆邦森林部门管理,并由政府核准的管理计划指导,管理部门位于革拉嘎县的博卡卡特:5。然而,仍存在许多威胁包括犀牛偷猎、河岸侵蚀、入侵物种、旅游压力、繁忙的公路交通和牲畜放牧等,为了确保对公园运作至关重要的持续资金投入,因而成立加济兰加老虎保护基金会。

第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1985年12月于法国首都巴黎召开,由印度申报的项目“卡齐兰加国家公园”经大会通过,世界遗产编号为337号。

该世界遗产被认为满足世界遗产登录基准中的以下基准而予以登录:

231:红堡复合建筑 · 232:德里的胡马雍陵 · 233:德里的顾特卜塔及其古建筑(英语:Qutb Minar and its Monuments, Delhi) · 234:果阿的教堂和会院 · 239:帕塔达卡尔的古建筑群 · 240:克久拉霍的古建筑群 · 241:亨比的古迹组群 · 242:阿旃陀石窟群 · 243:埃洛拉石窟群 · 244:象岛石窟 · 246:科纳克的太阳神庙 · 247:拉贾斯坦邦的山地要塞(奇陶尔加尔城堡(英语:Chittorgarh Fort)、昆巴哈尔堡(英语:Kumbhalgarh)、伦塔波尔堡(英语:Ranthambhore Fort)、琥珀堡、贾沙梅尔城堡、加戈隆堡(英语:Gagron Fort)) · 249:默哈伯利布勒姆的古建筑群(英语:Group of Monuments at Mahabalipuram) · 250:朱罗王朝现存的神庙(英语:Great Living Chola Temples)(布里哈迪希瓦拉神庙、康凯康达秋里斯瓦拉姆神庙(英语:Brihadisvara_Temple,_Gangaikonda_Cholapuram)、艾拉瓦德斯瓦拉神庙(英语:Airavatesvara Temple)) · 251:阿格拉古堡 · 252:泰姬陵 · 255:法塔赫布尔西格里 · 524:桑吉的佛教古建筑 · 922:古吉拉特邦帕坦城的王后阶梯井 · 925:比莫贝特卡石窟 · 944:印度山地铁路(大吉岭喜马拉雅铁路、尼尔吉里山铁路(英语:Nilgiri Mountain Railway)、卡尔卡–希姆拉铁路(英语:Kalka–Shimla Railway)) · 945:贾特拉帕蒂·希瓦吉终点站(原维多利亚终点站) · 1056:菩提伽耶的摩诃菩提寺建筑群 · 1101:尚庞–巴瓦加德考古公园 · 1338:斋浦尔的简塔·曼塔 · 1502:那烂陀寺考古遗迹 · 1321:勒·柯布西耶的建筑作品 · 1551:艾哈迈达巴德历史城区 · 1570:卡卡提亚王朝湿婆神庙

335:楠达戴维和花谷国家公园 · 337:加济兰加国家公园 · 338:马纳斯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 340:凯奥拉德奥国家公园 · 452:孙德尔本斯国家公园 · 1342:西高止山脉 · 1406:大喜马拉雅山脉国家公园

相关

  • Scsub2/subSsub3/sub硫化钪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Sc2S3。它是黄色固体。Sc2S3的晶体结构和氯化钠结构相似,基于立方密集排列的阴离子。但氯化钠阴离子晶格中的所有八面体空隙被其阳离子占据,而
  • 电影演员演员是指专职演出或在表演艺术作品扮演某个角色的人,广义上分为演技、杂技、特技、歌唱、舞蹈、戏曲、乐器几大流派,狭义上在电影、电视、剧场、广播等大众媒体当中专指演技演
  • 3 (消歧义)3是一个自然数。3还可以指:
  • 德赛甘杰德赛甘杰(Desaiganj),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Gadchiroli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4786(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4786人,其中男性12686人,女性12100人;0—6岁人口3298人,其中男1733人,女1
  • 按钮 (Reddit)按钮 - The Button 是一个在线元游戏和社交实验 ,其中包含一个在线按钮和60秒倒数计时器,每次按下该按钮都会重置。该实验于2015年4月1日(愚人节)开始在社交网站 Reddit 上进行,
  • 韦帕贡塔韦帕贡塔(Vepagunta),是印度安得拉邦Visakhapatnam县的一个城镇。总人口26881(2001年)。该地2001年总人口26881人,其中男性13668人,女性13213人;0—6岁人口2560人,其中男1286人,女1274
  • 简明中国哲学史《简明中国哲学史》,杨荣国主编,李锦全、吴熙钊编著,1973年7月出版。1975年5月出版修订版第2版。第一版注重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第二版则引入儒法斗争。
  • 门头沟区长城列表门头沟区长城列表旨在列出中国北京市昌平区的长城墙体及附属设施。
  • 克莉丝汀·康诺利克莉丝汀·康诺利(英语:Kristen Connolly,全名为Kristen Nora Connolly,1980年7月12日-)是一名美国女演员。她较著名演出是在2012年电影《林中小屋》中饰演Dana、Netflix电视剧《
  • 上布雷特山坐标:46°59′56″N 12°48′29″E / 46.998754°N 12.807939°E / 46.998754; 12.807939上布雷特山(德语:Hoher Bretterkopf),是奥地利的山峰,位于该国南部,由克恩顿州负责管辖,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