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默森王子

✍ dations ◷ 2025-07-02 04:09:30 #罗默森王子

罗默森王子(英语:Prince Romerson,约1840年-1872年3月30日)是夏威夷族联邦军士兵。夏威夷王国在19世纪尚属独立国家,据确切记载,有上百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该国出生的公民投身南北战争,这些人统称“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罗默森王子便是其一。

战争爆发前,罗默森在美国东北部生活,于1863年加入联邦海军封锁中队,负责封锁邦联港口。从海军退伍后,他又加入联邦军马萨诸塞州第五有色人种骑兵团,于1864年6月1日晋升中士并一直服役到内战结束。第五骑兵团随后被派往得克萨斯州克拉克斯维尔,但罗默森因病无法成行,于1865年退伍。与其他许多有色人种骑兵团老兵一样,罗默森成为布法罗士兵一员继续在边防军服役并参与北美印第安战争,最终于1872年谢世。

罗默森的军旅生涯是众多夏威夷军人的代表,他们都因种族隔离政策进入有色人种兵团,军官对他们的态度也多种多样。2010年,火奴鲁鲁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的纪念通道旁为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立起青铜牌匾。

南北战争爆发后,夏威夷王国国王卡美哈梅哈四世于1861年8月26日宣布中立。但是,许多夏威夷原住民和夏威夷出生的美国公民(以美国传教士后裔为主)自行前往美国本土或就在夏威夷群岛加入分属不同州的联邦和邦联军队。从1812年战争开始,历史上多次美国战事都有夏威夷原住民的身影,内战也不例外且人数更多。参战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些只是想赚钱或找刺激,如曾在捕鲸船工作,后加入联邦海军的待业水手;也有一些捕鲸船被邦联海军俘获,船上水手之后在谢南多亚号(CSS Shenandoah)全帆装船服役;另外还有许多原住民出于认同某方战争原因参战。夏威夷王国的传教士大部分来自新英格兰,该国不少人靠新英格兰捕鲸业安身立命,还有很多人反对奴隶制,所以大部分国民支持联邦。

罗默森王子约在1840年出生,他在南北战争前的经历大多已不可考。大部分来源称他姓“罗默森”,但没有证据表明他的名字同任何王室有关。根据入伍记录来看,罗默森生于“三明治岛奥怀希”(Owyhee, Sandwich Island,意即夏威夷岛)或印度。他的种族同样存在争议,部分菲律宾裔历史学家声称罗默森王子是菲律宾裔美国人,并将他列入南北战争菲律宾裔美国战斗人员。

罗默森于1863年1月22日入伍,此前在纽约生活,做过理发师。18至19世纪,夏威夷王国出身的水手颇受推崇,很多都能当上船员,估计他就是在太平洋商船或捕鲸船上当水手来到美国,他能加入联邦海军很可能也是因为有海上工作经验。他曾在湾苏塔号(USS Wamsutta)和梅塞迪塔号巡逻舰(USS Mercedita)服役,隶属大西洋封锁中队,负责封锁邦联港口。

在海军服役一年后,罗默森加入联邦陆军马萨诸塞州第五有色人种骑兵团M连,军衔为二等兵。M连由科尼利厄斯·卡勒(Cornelius Kaler)中尉统领,是第五团集结的最后一个连。与参战的其他大部分夏威夷原住民一样,罗默森估计也是因为肤色偏黑而因军队种族隔离政策分配到有色人种部队。出身夏威夷王国的内战军人大部分都有姓名留传下来,但罗默森等人例外,许多战斗人员入伍时都是用英语化名登记,因为这对说英语的美国人而言比夏威夷语姓名易于发音。“卡纳卡人”(Kanaka)是19世纪夏威夷和太平洋岛原住民的常见称谓,许多人就以此登记身份,籍贯则是“三明治群岛”(即夏威夷群岛)。罗默森所在团还有夏威夷同乡,登记的姓名是查尔斯·希特利(Charles Heatley)。

历史学家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指出,夏威夷原住民罗默森王子的军旅生涯既证明他曾在美军服役,又表明军官对有色人种的不同态度。罗默森很快就于1864年6月1日晋升中士,估计很可能是因为他识字。罗默森与第五团曾参与彼得斯堡围城战中的第二次战役,他还曾在马里兰州守望营看守联邦军俘虏的邦联战俘。联邦军在阿波马托克斯接受邦联投降后,罗默森于1865年7月8日因病进入位于新奥尔良的非裔军团联邦军总医院治疗,第五团之后改派至得克萨斯州克拉克斯维尔。他的身体一直没有全面好转,也没有返回第五团,转至纽约新罗谢尔戴维斯岛(Davids' Island)的德坎普美军总医院后,于1865年10月9日退役。

战争结束后,罗默森还是想回军队,于1867年进入美国第39步兵团,军衔降至二等兵。第39团之后与第40团合并组成第25步兵团,该团是军队种族隔离政策的产物,其中军人被称为“布法罗士兵”,许多都是来自第五有色人种骑兵团的内战老兵。罗默森在第25团服役整整三年,曾参与得克萨斯边境的北美印第安战争,最终于1872年3月30日谢世,去世地点估计是格里芬堡(Fort Griffin),遗体也在此下葬。同年5月11日,他被重新安葬在圣安东尼奥国家公墓(San Antonio National Cemetery)。

罗默森王子的战争服役经历是众多夏威夷军人的代表,他们都因种族隔离政策进入有色人种兵团,军官对他们的态度也多种多样。林露德指出:“他的光荣服役经历无可争议。”战争结束后,包括罗默森王子在内众多夏威夷军人的贡献很大程度上已被遗忘,无论是夏威夷历史还是南北战争的集体回忆,都没有他们的身影。近年来,夏威夷居民、历史学家,以及夏威夷战斗人员的后代开始重视这段历史,坚持牢记“我们的夏威夷儿郎”。夏威夷王国和美国这段特殊历史时期的人物和故事引起学界兴趣,南北战争中的夏威夷军人也因此获得重视。2010年8月26日,值夏威夷王国宣布中立周年纪念之际,火奴鲁鲁太平洋国家纪念公墓(National Memorial Cemetery of the Pacific)的纪念通道旁立起青铜牌匾,纪念文献有载的上百名投身南北战争各方阵营的“南北战争夏威夷之子”(Hawaiʻi Sons of the Civil War)。截至2014年,研究人员已根据历史文献确定119名夏威夷原住民或在该国出生的内战军人身份,但由于许多人入伍时采用英语化名登记,又没有详细记载存世,确切人数及其他大部分信息都已无从考证。

2015年是南北战争结束150周年,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出版《南北战争中的亚裔和太平洋岛原住民》()。书中涉及大量曾参与内战的亚裔和太平洋岛原住民战斗人员,其中涉及夏威夷王国参战人员(包括罗默森王子)的部分由历史学家林露德、安妮塔·曼宁(Anita Manning)和贾斯汀·万斯(Justin Vance)共同完成。

相关

  • 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安德烈·帕夫洛维奇·基里连科(俄语:Андре́й Па́влович Кириле́нко,1906年9月8日(儒略历8月26日)-1990年5月12日),冷战时期苏联政治家,1906年生于俄罗斯帝
  • 武卡欣·约万诺维奇武卡欣·约万诺维奇(塞尔维亚语:Vukašin Jovanović;1996年5月17日-)是一位塞尔维亚足球运动员。在场上的位置是中后卫。现时效力于法甲球队波尔多,曾效力于塞尔维亚足球超级联赛
  • 伯尼西亚伯尼西亚(古英语:Bernice或Beornice;拉丁语:Bernicia)是盎格鲁人6世纪时在今苏格兰边区和东北英格兰建立的一个王国,历史上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420年代,当时是威尔士领主老王科伊尔(C
  • 明斯克市政厅坐标:53°54′13″N 27°33′22″E / 53.90356°N 27.55611°E / 53.90356; 27.55611明斯克市政厅(白俄罗斯语:Мінская ратуша)是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的市政厅建筑,
  • 卡洛斯·普埃布拉卡洛斯·曼努埃尔·普埃布拉(Carlos Manuel Puebla,1917年9月11日——1989年7月12日)是一位古巴歌手、吉他手和作曲家。他是新吟游歌谣运动的一分子,专于古巴式波莱罗和民谣音乐
  • 漆弹漆弹(英语:paintball)是一种以漆弹枪射出漆弹,击中目标后产生标记以供计分的运动。漆弹发射其的前身是气动式的麻醉枪,美国西部牛仔为了麻醉病畜,将之隔出治疗或扑杀,但麻醉针剂平
  • 阮志咏阮志咏(越南语:Nguyễn Chí Vịnh,1957年5月15日-)现任越南共产党第十二届中央委员会、越南共产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常委、越南国防部副部长,上将军衔,分管军事情报与军事外交。阮志
  • 环欧信息环欧信息/本月刊(European Chinese News)是一份1999年9月 - 2011年12月在欧洲发行的综合性中文杂志。网络媒体盛行,读者阅读习惯改变,《本月刊》发行量下滑,2011年12月停刊。1999
  • 碧露蒂·高蒂卡丝碧露蒂·玛丽亚·菲洛梅娜·高蒂卡丝(立陶宛语:Birutė Marija Filomena Galdikas,1946年5月10日-),立陶宛裔加拿大籍女性人类学家、灵长类学动物学家、保育生物学家暨动物行为学家,也是一位作家,现为加拿大西门菲莎大学教授,曾获颁加拿大勋章,也就是加拿大的最高平民荣誉勋章。高蒂卡丝可说是灵长类学界的红毛猩猩权威,现今已知的红毛猩猩知识,几乎都是她的研究成果。1946年5月10日,高蒂卡丝生于德国的威斯巴登,双亲安塔纳斯(Antanas)和菲洛梅娜(Filomena)皆为第二次
  • 玛里莉玛里莉(阿美语:Maliplip),是台湾阿美族马太鞍部落神话中的温泉女神,也是地震的源头之一。玛里莉是神族系谱中的第四代神灵,她的父亲是月亮阿纳费耀(Anavejau)、母亲是太阳米哈色勒(Meahsele)。她在死后变成了温泉(Apol),成为了温泉女神。传说中在创造世界之后,因为地底女神依雅(Ija)经常会不管职责而陷入沉睡,所以洛巴拉奥把包括玛里莉在内的四位第四代与第五代的神灵派往地底,在依雅的下面摇动使她醒来,并且因此造成地震,诞生出地震之神希玛阿托莱(Ci ma'ator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