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大冲撞

✍ dations ◷ 2025-10-08 13:50:24 #1990年代科幻片,1998年电影,美国灾难片,美国电影作品,美国科幻片,梦工厂电影,英语电影,詹姆斯·霍纳配乐电影,密苏里州背景电影,纽约市背景电影,维吉尼亚

《天地大冲撞》(英语:)是一部美国科幻灾难电影。由派拉蒙电影公司和梦工场于1998年5月8日发行。由米米·利达(Mimi Leder)执导,罗伯特·杜瓦尔和蒂雅·李欧妮主演。

年仅14岁的天文爱好者莱奥·毕德曼(Leo Biederman)无意中发现了一颗未知的彗星,后来这颗彗星以他的名字命名为“毕德曼彗星”。但是科学家们很快就发现它将要直接撞击地球,并引起毁灭性灾难。

电视主持人珍妮·莱纳(Jenny Lerner)在报道导致财政部长下台的性丑闻时,无意中发现了天地大冲撞的消息。总统要求珍妮将此秘密保守两天。

两天后,总统在记者招待会上,宣布将派一支经过特殊训练的宇航员,到太空去炸毁撞向地球的彗星。

前著名宇航员坦纳(Capt. Spurgeon "Fish" Tanner )授命,率领五名宇航员乘美、俄联合制造的“弥赛亚”号飞船登上彗星。并在之上设置核弹,凭借爆炸的力量使彗星转向,以避免地球灾难的发生。但是因为对彗星结构分析的不足,核爆使彗星分成大小两块仍旧朝地球飞去,“弥塞亚”号则在行动失败后与指挥部失去了联系。

随着彗星与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近,人类已无法改变彗星撞击地球的命运。地球虽不致因为撞击而消失,但是地球的生命系统将被摧毁。接下来的日子里,人人面临着生存的考验,地球上陷入一片混乱。美国政府为了以防万一,特意建造了一个如同诺亚方舟的地下掩体,用来保存物种并延续人类文明。

撞击的日子终于到来了,较小的一块彗星以高速撞进了大西洋,纽约、波士顿、费城等地被海啸引起的巨浪所吞没。

值得庆幸的是,“弥赛亚”号飞船又与地球指挥所取得了联系,英勇的宇航员们毅然启动最后的核爆装置,冲向较大的一块彗星,彗星分解成无数小块化作一片壮丽的流星雨,地球终于获救。


《世界末日》(Armageddon)

相关

  •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英语:Fibrin,又称为血纤蛋白或血纤维蛋白)是一种纤维凝血蛋白纤维蛋白在以下生物过程中都需要使用:信息传递、血液凝固、血小板活性化及蛋白质聚合。
  • 摩顿湾摩顿湾(Moreton Bay)是位于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府城布里斯本以东19公里的一处海湾,约形成于6,000年前,乃昆州最重要的海岸资源。摩顿湾的水域是当地人最常亲近的一片天然休闲场所,也
  • 第四频道第四台(英语:Channel 4)是英国第四间电视台,1982年11月2日开始广播。第四台虽然是公共广播,但是和民营电视台一样播出商业广告。英国第四台的设立是BBC和独立电视台争夺英国第四
  • 积善楼积善楼位于台湾台中市北屯区的一座门楼,对面即是北屯儿童公园及儿童馆,目前被指定为市定古迹。康熙末年,赖氏家族开始由福建省漳州府平和县心田乡赤岭来台湾台中开垦,积善楼即是
  • 隐蔽行动隐蔽行动(covert action)指在暗中实施的军事、情报或执法行动,通常在正式渠道以外进行。使用隐蔽行动的目的是在实现任务目标的同时,不让外界了解行动的赞助者与执行者。资金来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scopy,UV-Vis),又称紫外-可见分子吸收光谱法,是以紫外线-可见光区域电磁波连续光谱作为光源照射样品,研究物质分子对光吸收的相
  • 威廉·卡纳里斯第一次世界大战威廉·弗兰茨·卡纳里斯(Wilhelm Franz Canaris,1887年1月1日-1945年4月9日)德国海军上将,曾担任纳粹德国时期军事情报机构阿勃维尔的负责人(1935年—1944年),反对希
  • 黄肱蛱蝶属共2种,详见正文。黄.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
  • 事故管理 (信息技术服务管理)事故管理(Incident management,简写为IM),也作意外事件管理,是信息技术服务管理处理步骤的一个环节。事故管理的目的是令系统尽快地恢复到正常服务营运水平,且尽可能地减小事故对
  • 耶佛·哥图耶佛·哥图(英语:Yaphet Kotto,1937年11月15日-)是一位资深美国演员,曾在不同电影中演出一些二线角色,已于2008年息影。最著名的近期作品有ABC电视剧Homocide: Life in the Stree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