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锰电池

✍ dations ◷ 2025-10-02 07:43:58 #锌锰电池
碳锌电池,又称碳锌干电池、碳性电池、碳性电芯、干电池、酸性锌碳电池。碳锌电池有一层由锌构成的外壳,作为电池的负极。碳锌电池是从液体Leclanché电池发展而来。传统或一般型以氯化铵为电解质;“超级”或“高能”(英文标示:Super Heavy Duty)电池则通常是使用氯化锌为电解质的碳锌电池,是一般使用的廉价电池的一种改良版。电池的正极主要是由粉末状的二氧化锰和碳构成。电解液是把氯化锌、氯化铵、碳粉和淀粉溶于水中所形成的糊状物质。碳锌电池是最便宜的原电池,因此成为很多厂商的首选,因为这些厂商所销售的设备中常常需要配送电池。锌碳电池适合用于遥控器、闪光灯、玩具或晶体管收音机等功率不大的设备可发挥最大效用。此电池正极的碳棒与二氧化锰中所混合的碳只负责引出电流,并不参与反应,正极实际参与还原反应并提供正电的是二氧化锰,因此,又称为锰锌电池、锌锰电池或锌-二氧化锰电池,也有简称锰干电池的。一个碳锌干电池是一个原电池,因为一旦电池放电完毕,不能够被再次充电而只能被丢弃。“电池翻新”曾经也出现在市场上,能够通过对电池加上一个反向电流来恢复已经部分放电的电池电量。但这些设备往往只能暂时的充电而且容易导致电池泄漏以及爆炸。与其它种类电池相比,碳锌电池之所以更容易泄漏,是因为锌同时作为放电时被消耗的负极和电池容器。锌锰电池发明于19世纪60年代,并在后来通过改进电解液形式成为干电池。碳锌电池的容器是一个锌罐。里面有一层由NH4Cl和ZnCl2所构成的糊状液体,这个糊状液体通过一个纸层与粉末状的碳和二氧化锰隔开。这些粉末填充在一个碳棒的周围。在这个干电池里,最外层的锌是电池的负极。在半反应中,锌被氧化,如下式所示:一个由粉末状碳和二氧化锰所围绕的石墨棒作为正极。其中,二氧化锰和碳粉混合是为了增加正极的导电性。阴极反应如下图所示:H+来自于NH4+(aq):产生的NH3可以与Zn2+结合:在整个半反应中,锰的氧化态由+4被还原到了+3。尽管很多副反应也可能发生,但锌碳电池的总反应还是可以由下式表示:碳锌电池的电动势大约是1.54V。电动势的不确定是由于阴极反应十分复杂,相比来说,阳极反应(锌端)则有一个已知的电势。副反应及活性反应物的消耗直接导致电池的内阻增加,电池电动势降低。当一个碳锌电池使用一段时间以后,由于金属锌被氧化成为锌离子,锌外壳会逐渐变薄。因此,氯化锌溶液常常可以从电池中泄漏出来。泄漏出来的氯化锌往往会使电池表面变粘。一些老的电池没有泄漏保护。一个锌碳电池的使用寿命比较短,保存期一般为一年半。另外,就算电池没有使用,锌外壳也会慢慢的变薄。这是因为电池内的氯化铵有弱酸性,可以与锌反应。高能氯化锌电池是简单锌碳电池的一个改良版,用来提供更长的使用寿命以及更稳定的电压输出。与普通锌碳电池相比,氯化锌电池的电解液不含氯化铵,由纯的氯化锌糊状液体构成。因此,阴极反应也有一些不同:总反应如下:过去锌锰电池常加入汞以抑制负极的析氢腐蚀。出于环保考虑,中华民国于2001年和2005年分两阶段对锌锰电池的含汞量作出了限制。现在,中华民国出售碱性锌锰电池含汞量不高于0.0001%,碳锌电池含汞量最高不超过0.025%。不过,钮扣锌锰电池的含汞量依然没有作出要求。

相关

  • 3β-雄烷二醇3β-雄烷二醇(英语:3β-Androstanediol,缩写3β-diol,全称5α-雄烷-3β,17β-二醇,5α-androstane-3β,17β-diol)是一种内源性的甾体激素,有较强的雌激素活性。3β-雄烷二醇可由脱
  • 批判实证主义 · 反实证主义(英语:Antipositivism) 结构主义 · 冲突理论 中层理论 · 形式理论 批判理论人口 · 团体 · 组织(英语:Organizational theory) · 社会化 社会性
  • 贺尔蒙激素(英语:hormone)也音译作荷尔蒙或贺尔蒙,在希腊文原意为“兴奋活动”。激素是指体内的某一细胞、腺体或者器官所产生的可以影响机体内其他细胞活动的化学物质。仅需很小剂量
  • 厦门医学院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公办医学本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学校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灌口中路1999号。厦门医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系、护理系、口腔系、药学系、医
  • 八目鳗七鳃鳗科(学名:Petromyzontidae),又名八目鳗、七星子,是圆口纲七鳃鳗亚纲七鳃鳗目的一个科,其下生物是至今少数仅存的无颌类脊椎鱼形动物之一。最古老的七鳃鳗化石,有3.6亿年历史,在
  • 甲类非处方药非处方药(over-the-counter (OTC) drug),又称为成药,指的是未经处方而可以从药店购买得到的药品,与处方药相对。这些药品临床应用时间较长、药效确定、药物不良反应较少,患者不须
  • 梅洛克雷格·卡梅隆·梅洛(英语:Craig Cameron Mello,1960年10月18日-),美国马萨诸塞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教授。2006年因与斯坦福医学院病理学和遗传学教授安德鲁·法厄发现RNA干扰现
  • 米歇尔哈特穆特·米歇尔(德语:Hartmut Michel,1948年7月18日-),德国生物化学家,1988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哈特穆特·米歇尔于1948年7月出生在德国路德维希堡。他的家庭背景是农民和工人。
  • 末日论末世论或末日论(英语:Eschatology)是研究历史终结及其相关方面的哲学或者神学理论,神学上的末世论一般关心人类社会的终结以及如何终结等问题,而哲学上的末世论则可能着眼于人类
  • 芳基硫酸酯酶A1AUK, 1E1Z, 1E2S, 1E33, 1E3C, 1N2K, 1N2L, 2AIJ, 2AIK, 2HI8· cerebroside-sulfatase activity · calcium ion binding· extracellular space · lysosome · end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