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成核
✍ dations ◷ 2025-10-06 19:06:10 #成核
成核(Nucleation),也称形核,是相变初始时的“孕育阶段”。天空中的云、雾、雨,燃烧生成的烟,冰的结晶,汽水、啤酒的冒出的泡等的形成,均为成核现象。成核现象需要成核位点(nucleation site)才可发生。汽化时,液相分子聚集于固相物质上面,分子不断碰撞使得能量聚集,进而形成“汽化中心”;结晶时,若使局部的溶质浓度升高而导致晶体碰撞次数增加,则结晶的晶形构造加快,从而形成“结晶中心”。晶核的成核有两种形式:初级成核(包括初级均相成核和初级非均相成核)及二次成核。在高于饱和度的情况下,溶液自发形成晶核的过程,称作初级均相成核;若晶核是在溶液外来物的诱导下生成,则称其为初级非均相成核;晶核如在含有溶质晶体的溶液中生成,则称为二次成核。
相关
-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又称酵素免疫分析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简称酶联法)利用抗原抗体之间专一性键结之特性,对检体进行检测;由于结合于固体承载物(一般为塑
- 受精受精也称作配子结合或受胎,指来自同一物种的生殖细胞(配子)结合并形成新生物个体的过程。对动物来说,这个过程是由精子及卵子融合,最后发育形成胚胎。依照不同的动物物种,受精可以
- 备忘录备忘录(英语:memorandum,简写为 memo),意指任何一种能够帮助记忆,简单说明主题与相关事件的书面资料。它源自于拉丁语:memorandum est,由动词 memoro (原义是“提及、回忆、相关的”),
- 中国南方中国北方与中国南方是指中国内部的两大块地理区域,常以淮河或长江为界,将中国分为南部和北部。进入20世纪后,中国地理学中,通常以秦岭-淮河线为自然地理分界线。北方的地域范围
- 疾病预防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预防医学是指以预防疾病的发生,来代替
- 氯苯氯苯是苯的一个氢被氯原子取代后形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C6H5Cl,室温下为无色易燃的液体。氯苯用于生产杀虫剂,与三氯乙醛反应得到DDT,也可作为制取苯酚、硝基氯苯、二苯醚的原料,
- 趋异演化趋异演化(英语:Divergent evolution)是指两个或多个生物学特征具有共同演化起源,但在演化历程中逐渐分化的现象,又称适应。可经由观察不同物种的型态或生物分子,如基因或一些生化
- 双脱氧链终止法双脱氧链终止法(英语:dideoxyribonucleotide [簡稱 dideoxy] chain-termination method),又称桑格法(英语:Sanger method),为一种常用的核酸测序技术,用于DNA分析,由英国生物化学家弗雷
- 鈥4f11 6s22, 8, 18, 29, 8, 2蒸气压第一:581.0 kJ·mol−1 第二:1140 kJ·mol−1 第三:2204 kJ·mol主条目:钬的同位素钬(旧译作錵)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Ho,它的原子序数是
- 图卢兹1法国统计部门在计算土地面积时,不计算面积大于1平方公里的湖泊、池塘、冰川和河口。图卢兹(法语:Toulouse)位于法国西南部加龙河畔,大致处于大西洋和地中海之间的中点,为上加龙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