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二世 (希腊)

✍ dations ◷ 2025-07-11 02:41:40 #1890年出生,1947年逝世,希腊王室,希腊君主,格吕克斯堡王朝,嘉德骑士,废君,杰出服务勋章得主,希腊反共主义者

希腊人的国王乔治二世(希腊语:Γεώργιος Β', Βασιλεύς των Ελλήνων,拉丁字母转写:,1890年7月20日-1947年4月1日),1922年至1924年、1935年至1947年担任希腊国王。他是腓特烈皇后的外孙。

乔治二世是希腊国王康斯坦丁一世与王后普鲁士的索非亚的长子,1890年7月20日生于雅典附近的塔托伊行宫。他是希腊格吕克斯堡王朝第一任国王乔治一世的长孙,也是英国维多利亚女王众多曾孙之一。

乔治18岁时,在普鲁士军队中开始了他的军事生涯,他曾在希腊第一步兵团服役并参加了巴尔干战争。1913年,他的祖父乔治一世遇刺身亡,父亲康斯坦丁成为国王。他成为王储,称斯巴达公爵。

一战期间的1917年,康斯坦丁一世被协约国废黜,乔治由于曾经在普鲁士参军,也被取消王位继承权。乔治的二弟亚历山大登基为王,成为亲协约国的首相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的傀儡。乔治跟随父亲流亡瑞士。

1920年,亚历山大一世被猴子咬伤致死。韦尼泽洛斯在大选中惨败。公投使康斯坦丁一世复位,乔治重新成为王储。他作为少将参加了第二次希土战争。

1921年2月27日,乔治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与表妹罗马尼亚公主伊丽莎白(1894年10月12日-1956年11月15日;德文原名:伊丽莎白·夏洛特·约瑟芬·亚历珊德拉·维多利亚·冯·霍亨索伦-西格马林根,Elisabeth Charlotte Josephine Alexandra Victoria von Hohenzollern-Sigmaringen;罗马尼亚文名:Elisabeta Charlotte Iosephina Victoria Alexandra de România)结婚。伊丽莎白是罗马尼亚国王斐迪南一世与夫人爱丁堡的玛丽的长女。乔治与伊丽莎白婚后没有子女,于1935年7月6日离婚。

在希土战争中,希腊惨败,1922年9月9日土耳其占领士麦那,将希腊人逐出小亚细亚。从士麦那逃出的一群军官在尼古拉奥斯·普拉斯迪拉斯(Νικόλαος Πλαστήρας)的领导下组成了革命委员会,来到雅典夺取政权,并使康斯坦丁一世于9月27日被迫逊位。乔治继任为希腊人国王,称乔治二世。

革命委员会于9月30日指派索提里奥斯·克罗基达斯(Σωτήριος Κροκίδας)为新任首相。11月,由11名军官组成的革命军事法庭处决了前首相季米特里奥斯·古纳里斯等六名前国王的军政要人。

根据1923年7月签定的洛桑条约,希腊失去了亚历山大一世时期得到的士麦那、北伊庇鲁斯、东色雷斯等领土,只从保加利亚得到了西色雷斯作为补偿。

当时的希腊发生了亲君主派人民党和韦尼泽洛斯领导的共和派的斗争。1923年12月的大选中,韦尼泽洛斯的自由党获胜,激进的共和自由派联盟为第二大党派。在革命委员会的建议下,乔治二世于1923年12月19日离开希腊来到罗马尼亚,但并未宣布退位,指定海军总司令保罗·孔杜里奥提斯(Παύλος Κουντουριώτης)为摄政。

1924年1月24日,韦尼泽洛斯第四次就任希腊首相,他建议用公投决定君主制的去留。由于激进的共和派要求立即宣布共和,韦尼泽洛斯于2月辞职,接替他作为首相的皆是激进的共和派。3月25日,希腊议会通过成立共和国的决议案,并在4月13日的公投中得到确认,希腊正式成为共和国。

1932年,乔治二世离开罗马尼亚,定居英国。

在希腊共和制的1924年至1935年间,经历了23届政府、1次军事独裁和13次政变。1935年3月,保皇派的军事部长乔治·孔迪利斯(Γεώργιος Κονδύλης)镇压了共和派的尼古拉奥斯·普拉斯迪拉斯领导的政变,并于10月10日成为首相。11月,希腊举行公投,97%赞成恢复乔治二世的王位。

正流亡英国的乔治二世于11月25日再次踏上希腊的国土。复位的国王任命康斯坦丁诺斯·德米列切斯为首相,宣布大赦,解散议会。流亡国外的韦尼泽洛斯也在大赦之内。1936年1月的大选中,支持君主制的自由党和支持共和制的共和党几乎打了个平手。

乔治二世复位前后,昔日的政坛名人们先后去世。保罗·孔杜里奥提斯于1935年8月22日去世;乔治·孔迪利斯于1936年2月1日去世;接着是埃莱夫塞里奥斯·韦尼泽洛斯,在同年3月18日去世;首相康斯坦丁·德米尔齐斯于同年4月13日在任内去世;5月17日是前首相帕纳基斯·查尔达里斯;前总统亚历山大·扎伊米斯于9月15日去世。

经过了这一历史过程,支持君主制的原副首相扬尼斯·梅塔克萨斯于德米列切斯去世后接任首相。不久,梅塔克萨斯建立了被称为“八·四制度”的独裁统治。他解散议会,逮捕工人领袖,宣布罢工为非法,言论自由被压制;左翼政治人物或被流放,或被关押;建立了严格的审查制度,连柏拉图、修昔底德和色诺芬的作品都被列为禁书。8月5日举行了全国总罢工,但很快就被政府所镇压。希腊恢复君主立宪制仅8个月,又变成了独裁统治。

梅塔克萨斯的独裁并不是一无是处的。梅塔克萨斯意识到了欧洲将发生的战争,他组织了一支军队,使希腊在面对将来的战争时,没有束手无策、惊慌失措。陆军总参谋长亚历山大·帕帕戈斯(Αλέξανδρος Παπάγος)作为他的助手,协助他进行了军队的现代化。

1939年9月,欧洲爆发了战争。此时的希腊宣布中立。而梅塔克萨斯一方面重申中立立场(实际上偏向英国),另一方面也做好了作战的准备。1940年8月,意大利王国挑起了一系列事件,作为侵略希腊的借口。10月28日,意大利驻希腊大使埃曼努埃莱·格拉齐(Emmanuelle Grazzi)向梅塔克萨斯递交羞辱性的最后通牒,要求意大利军队占领克里特岛、克基拉岛和南伊庇鲁斯,使用比雷埃夫斯港口等,遭到了梅塔克萨斯的断然拒绝。梅塔克萨斯用以下言语拒绝最后通牒:"Alors, c'est la guerre."(法文:好,这是战争。)这一次,希腊政府和人民完全站到了一起。希腊民众传言梅塔克萨斯用了一个字"Οχι"(希腊文:不)来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10月28日也被希腊尊称为Oxi日。数小时后,意大利军队从被其占领的阿尔巴尼亚开始入侵希腊,希腊-意大利战争爆发。

希腊很快将意大利人赶出国土,并进入阿尔巴尼亚境内作战。1941年1月29日,梅塔克萨斯去世,希腊银行行长亚历山大·科里齐斯(Αλέξανδρος Κοριζής)继任首相。3月,英国派兵支援希腊,意大利反攻失败,战争陷入僵局。4月6日,纳粹德国经盟国保加利亚王国入侵希腊,开始了玛莉塔作战。

德军很快地突破希腊的梅塔克萨斯防线,希腊与英国的军队不断撤退、投降。4月18日,首相科里齐斯向国王汇报战败的消息后自杀。4月27日,德军进入雅典。

4月21日起,英军接受希腊军队总司令帕帕戈斯的建议撤离希腊本土。4月23日,乔治二世流亡克里特岛。4月29日,新任首相埃马努伊尔·楚德罗斯(Εμμανουήλ Τσουδερός)跟随国王来到克里特岛组建流亡政府。

纳粹德国占领希腊本土后,德国、意大利、保加利亚三国瓜分希腊,并于4月30日指派投降的希腊军官乔治·措拉科格鲁(Γεώργιος Τσολάκογλου)为意大利及德国的傀儡政权希腊国首相。

5月20日,德国发动水星作战,伞兵空降入侵克里特岛。5月24日,国王及流亡政府流亡到埃及开罗。6月1日,盟军从克里特岛撤退,希腊全境被纳粹占领。由于埃及国王法鲁克亲意大利,乔治二世流亡英国。

流亡期间,乔治二世仍然是希腊流亡政府和中东的希腊军队公认的国家元首。在被占领的希腊本土,在梅塔克萨斯独裁时期受到压制的左翼党派成为抵抗占领军的主要力量。希腊共产党组织了一个叫做民族解放阵线(简称EAM,希腊文:Εθνικό Απελευθερωτικό Μέτωπο)的群众性运动,这个阵线又组织了一个称为民族人民解放军(简称ELAS,希腊文:Ελληνικός Λαϊκός Απελευθερωτικός Στρατός)的军事组织。EAM/ELAS作为希腊境内最大的抵抗力量,获得了广大的支持。但EAM/ELAS的政治目的是建立人民民主国家,这给日后的希腊内战埋下伏笔。

1944年4月26日,乔治二世任命共和主义者乔治·帕潘德里欧(Γεώργιος Παπανδρέου)为流亡政府首相。他在黎巴嫩组织召开了黎巴嫩会议,会上得到了共和党的支持,决定成立民族统一政府,并由公投决定君主制的去留。按照苏联的指示,希腊共产党也同意参加该政府。德军撤离后,帕潘德里欧政府于10月18日回到雅典。

由于受英国支持的保皇派与共产党之间的矛盾,战争于12月又打响了,这被看作是希腊内战的开始。英国首相丘吉尔参与了调停,双方决定设立一个摄政,雅典大主教达玛斯基诺斯(Αρχιεπίσκοπος Δαμασκηνός)被乔治二世任命为摄政,并于1944年12月31日宣誓就任。希腊共产党于1945年1月要求停火。

1946年3月的大选中,由于共产党的弃权,保皇派获得大胜,康斯坦丁·查尔达里斯(Κωνσταντίνος Τσαλδάρης)就任首相。9月1日举行公投,69%赞成国王回国,乔治二世再次复位为希腊国王。

1946年9月26日,乔治二世返回希腊。他发现他的王宫在战争中被劫,塔托伊宫的树木被砍伐作为柴火,坟墓中的尸体被挖出。他的祖国面临着经济崩溃和政治的不稳定。

1947年3月31日,乔治二世被发现在他雅典王宫的房间中昏迷,第二天死于动脉硬化,终年56岁。由于那天正好是愚人节,当国王去世的消息公布后,一些人以为这是愚人节的玩笑。

由于没有子嗣,他的弟弟保罗继位为希腊国王,称保罗一世。

乔治二世的祖辈详见下表:

康斯坦丁一世

乔治二世

保罗一世

亚历山大·帕帕戈斯

康斯坦丁二世

相关

  • 旅顺会战旅顺会战(日语:旅順攻囲戦)是日俄战争中的一场陆上战役。大日本帝国陆军为夺取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母港,对其包围,最终攻占了清国辽东半岛旅顺口。战役共持续了5个月,是日俄战争中持
  • 黄宗江黄宗江(1921年10月-2010年10月18日),男,祖籍浙江瑞安,生于北京,中国剧作家。2005年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电影艺术家”。兄弟姐妹有黄
  • 新加坡印度人新加坡印度人(也被称为新加坡印度裔;泰米尔语:சிங்கப்பூர் இந்தியர்கள், )是对生活在新加坡的南亚裔的称呼。印度裔社群占新加坡人口的7.4%,使印度裔成为新
  • 水印水印(watermark)是一种容易识别、被夹于纸内,能够透过光线穿过从而显现出各种不同阴影的技术。水印有时也会在反射强光时或者在暗色背景上方时被看到。此种现象是由于纸张厚度
  • 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卡比博-小林-益川矩阵(Cabibbo-Kobayashi-Maskawa,CKM或KM matrix)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它表征了顶类型和底类型夸克间通过W粒子弱相互作用的耦合强度。对二代
  • 金菲士琴费士(英语:Gin Fizz),是一种由琴酒和苏打水以及柠檬汁混合而成的饮料,因加入苏打水时,碳酸气体逸出发出“吱吱”声而得名,又称杜松子汽酒,是标准鸡尾酒的一种。有时也会加入鸡蛋和
  • 笠井贤二笠井贤二(日语:笠井 賢二 ,?-),冈山县出身,日本退役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他曾经获得1969年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金牌和男子单打铜牌。
  • 孟光 (梁鸿妻)孟光(?-?),字德曜,东汉右扶风人,梁鸿之妻,与梁鸿为同乡,以德行见称。据《后汉书》及《续列女传》载,孟光长得肥胖、貌丑、肤黑,力大无穷,能举起石臼。年轻时曾经有不少人为她作媒,但她都拒
  • 坎伯利坐标:51°20′06″N 0°44′31″W / 51.335°N 0.742°W / 51.335; -0.742坎伯利(Camberley /ˈkæmbərliː/)是英国萨里郡的一个镇,距离伦敦市中心西南31英里(50千米),靠近汉普郡
  • 荆南荆南(924年-963年),又称南平、北楚,是五代时十国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荆南虽曰“十国”之一,但自始自终并未真正称帝,事实上仅能算是一割据政权。高季兴所建。统治范围包括今湖北的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