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弓楚得

✍ dations ◷ 2025-07-09 13:06:44 #成语,寓言,儒家

楚弓楚得出自中国先秦时期流传的“楚人失弓,楚人得之”的故事,后成为成语,意思为虽然失去某物,但没有落到外人手上。后来儒家、道家、佛家都对故事作出评价,认为楚弓楚得未能冲破狭隘的国家观念。

楚弓楚得的故事应流传于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最早的文献记载见于《公孙龙子·迹府》,该书提到楚国的一位君主带着“繁弱之弓”和“忘归之矢”到云梦泽打猎,却把弓遗失了,他的侍臣都要去找,楚王却阻止了他们,说道:“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乎?”这则故事想表达出楚王胸襟广大,但后来演变成为成语“楚弓楚得”。

故事虽提及楚王,但并未说明是哪一位楚王,《吕氏春秋·孟春纪·贵公》甚至连楚王都未提及,只说是一个楚国人(荆人),刘向在《说苑·至公》一书中说楚王指楚共王,后来的《艺文类聚》“卷六十·军器部”中又说弓是“乌号之弓”。

在清朝的《儿女英雄传》中,该故事被概括为“楚弓楚得”。

对楚弓楚得的故事,后来儒家、道家、佛家都有评价,立场往往是批评其具有局限性。儒家评论说不应拘泥于楚国,道家评论说不应拘泥于人,佛家评论说对弓、人、楚等概念都应超脱。

根据《公孙龙子》和《孔子家语》的记载,孔子听到了楚弓楚得的故事后,觉得楚王心胸仍不够宽广,没有尽到仁义,说道“人遗弓,人得之,何必楚也”, 他认为应该超越楚国的局限,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楚国人与否无关紧要。由此观之,楚王的国家观比孔子的天下观狭窄。而孔子把“楚人”和“人”的概念作了区分,这一点后来被公孙龙用来佐证自己的白马非马说。

《吕氏春秋·贵公》中进一步加上了道家的评论,称当老子听到楚弓楚得的故事以及孔子的评价后,说道“去其人而可矣”,表示连“人”也不必拘泥,只说“失之,得之”即可。这则评价很可能是《吕氏春秋》的附会之作,反映了道家的立场,即主张人与万物都是一样的,是自然的平等产物。

根据各派对楚弓楚得的不同立场,有人评价说楚王是民族主义者(楚王没有说“楚王失弓”,而是说“楚人失弓”,没有区分王和民),孔子是世界主义者,而老子则是宇宙主义者。

明朝的莲池大师在《竹窗随笔》中评价说:“楚王的楚弓楚得乃是沧海之胸襟,孔子的人弓人得乃是天地之度量,虽然孔子的境界高于楚王,但仍‘不能忘情于弓’,弓乃身外之物,本来就无所谓失,也无所谓得。但看到这一点仍然不够,因为这样仍然是‘不能忘情于我’,而连自我都不可得,又如何去求所谓弓、人、楚呢?” 莲池大师的评价体现了佛家空的境界。

相关

  • 变形虫界变形虫门是一类似变形虫的(amoeboid)原生生物。变形虫门的多数物种靠细胞内原生质的流动而移动。伪足类似于手指形状、边缘是钝的,所以称作lobopodia,直译为钝的伪足. 大多数是
  • 埃松省埃松省(法语:Essonne)是法国一个省份,属于法兰西岛大区,编号91。埃松河流经该省。省名和河名都源自高卢河流女神的名字Exona。埃松省建于1968年1月1日。此前是塞纳-瓦兹省的南部
  • 帆布帆布,一种粗厚的棉织物或麻织物,因最早用于制作船帆而得名。帆布质地厚实,坚硬耐磨,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世界上第一条牛仔裤即以帆布缝制。主要用途为制作劳动保护服装、鞋、背
  • 后百济君主 · 首都 · 文学史 · 教育史电影史 · 韩医史陶瓷史 · 戏剧史韩国国宝 · 朝鲜国宝后百济(900年—936年),朝鲜半岛后三国之一。892年,新罗西南军阀甄萱起兵,攻占武
  • 光雾臭蛙光雾臭蛙(学名:)为蛙科蛙属的两栖动物,是中国的特有物种。分布于四川等地。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四川光雾山。
  • 异枝狸藻异枝狸藻(学名:),又称小狸藻,中狸藻,扁叶狸藻,为狸藻属多年生小型食虫植物。其种加词“”来源于拉丁文“”和“”,意为“中型”。异枝狸藻通常附于基质生长,但也可浮水生长。其分布于
  • 科伊科伊人科伊科伊人(Khoikhoi,意为一般人),又称胡维(Khoi),是科伊桑人下的一个同种同文化的民族,非洲西南部的本土人,与布须曼人联系紧密。科伊科伊人从5世纪开始在非洲生活,1652年欧洲殖民统
  • 周璧周璧(1919年-1993年),男,山西平定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人物,曾任上海市工业交通办公室主任,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 迪欧拉 (科罗拉多州)迪欧拉(英语:Deora)是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巴卡县的一个人口普查指定地区。迪欧拉的座标为37°34′46″N 102°57′58″W / 37.57944°N 102.96611°W / 37.57944; -102.96611,而
  • 惠子程惠子程(1989年6月2日-)来自陕西榆林清涧,是一名中国男子射击运动员,主攻空气步枪项目。惠子程少年时期曾就读榆林体育运动学校,后来他来到广东东莞,进入东莞市体校,在代表广东省省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