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冈洋右

✍ dations ◷ 2025-10-07 05:09:29 #松冈洋右
松冈洋右(1880年3月4日-1946年6月27日),日本外交官、政治家。处理过日本退出国际联盟,签定日德意三国联盟,日苏中立条约等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全面爆发前日本外交的多次重要事件。日本投降后,在同盟国召开的东京军事法庭审判中病逝。1880年(明治13年)3月4日,松冈洋右出生于山口县熊毛郡的室积村一个港口商人家庭,在四兄弟里排行老四,十一岁的时候父亲生意陷入低潮。1893年(明治26年),松冈和亲戚一起去了美国俄勒冈州波特兰求学。1900年(明治33年)毕业于俄勒冈大学法学系。1902年(明治35年),因为母亲身体状态不佳,结束了九年的海外生活返日。1902年(明治35年),松冈回到日本,一心想进东京帝国大学继续求学,但是研究了帝国大学的授课内容后改变了志愿,转而报考了外交官考试。1904年(明治37年),他通过了外交官第一轮考试,进入了日本外务省。但是也有说法认为当时因为日俄战争的爆发,他为了躲避兵役所以才报考公务员。在外务省期间,松冈被派到了上海,随后到了关东都督府任职,在此期间他认识了满铁总裁后藤新平和三井物产的山本条太郎(日语:山本条太郎)。曾经也一度被要求到比利时工作,但是松冈坚持自己想留在中国工作,曾说“大陆对于未来的日本相当重要”。在结束了中国派遣后,去了俄罗斯和美国担任了短期差务。1919年(大正8年),以报道系主任身份随同日本代表团参加了巴黎和会。在此期间他充分表现了自己的英语才能,回国后再次来到了中国任职。1921年(大正10年),四十一岁的松冈从外务省卸职,因为和山本条太郎的关系加入了满铁当理事。1927年(昭和2年),升为了副总裁,虽然也曾在抚顺也指挥过一个石炭液化工地。1930年(昭和5年),正式从满铁辞职。同年2月,当选为第十七回众议院议员总选举(日语:第17回衆議院議員総選挙)乡里山口二区(立宪政友会)的代表。在议会里,曾一度批判了当时外务大臣币原喜重郎的对英美妥协外加对中国内政不干涉的方针。1931年(昭和6年),满洲事变爆发,日本关东军攻进奉天。1932年(昭和7年),国际联盟派遣的李顿调查团在最后的调查报告里指责了日本在满洲的特权,外加多项对于日本不利的内容从而激起了日本国内的舆论。同年10月,被派遣到了日内瓦,外务省最初曾希望尽量避免作出退出国联的决定。1932年(昭和7年)12月8日,在回到了日本后发表了一段叫做“十字架上的日本”的演讲,在国内广受欢迎。1933年(昭和8年)2月21日,国际联盟以压倒性的投票结果(42票赞成、1票反对)通过了李顿报告,松冈在会场内用日语说了一句“再见”(さよなら!)随即退场。3月8日,日本政府正式作出了退出国际联盟的决定。因为在海外的强硬表现,回国后受到了隆重的欢迎。1933年(昭和8年)12月,正式退出立宪政友会。在此后的一年里,松冈开始在全国各地演讲,发表了不少亲法西斯言论。1935年(昭和10年)8月,再次回到了满铁任总裁。1938年(昭和13年)3月,和樋口季一郎(日语:樋口季一郎)协力救助了超过五千名犹太难民,被认为与河豚计划有关。1940年(昭和15年)7月22日,第二次近卫内阁成立,1940年(昭和15年)9月27日,三国同盟条约被签定。1941年(昭和16年)3月13日,为了庆祝同盟成立一周年访问了德国和意大利,归国途中,松冈在莫斯科签订了日苏中立条约,随即通过西伯利亚铁路回国,奠定了他外交事业的巅峰期。为了保证日本的安全,他还曾想建立一个由日本,苏联,德国和意大利构成的同盟以平衡与英美为中心的势力。同时,驻美大使野村吉三郎和国务卿赫尔提出了日美谅解案,这个提案以日本陆军逐渐撤离中国大陆和放弃“日德意联盟”为条件换取美国对于满洲国的承认以及确保日本在南海资源的安全。1941年(昭和16年)4月22日,归国后的松冈对此提案的内容表示强烈反对。6月22日,因为苏德战争的爆发彻底断结了此前对“四国同盟”的构想。此后,松冈开始主张对苏宣战和对美强硬化等政策,当时以近卫文麿为首的内阁认为他已成为了日美谈判的障碍,连昭和天皇也希望松冈能辞职。首相近卫文麿希望松冈能自己辞职,但松冈拒绝。于是7月16日,近卫文麿第2次内阁总辞职,随后又马上重组新内阁,是为近卫文麿第3次内阁。第3次内阁进行了内阁改组,以预备役海军大将豊田贞次郎出任外务大臣,取代松冈洋右,其他官员则和前次内阁时完全一様。1945年(昭和20年)8月15日,松冈在日本战败后被列入了甲级战犯名单,遭盟军最高司令部逮捕。因为结核病恶化只参加了一次东京军事法庭听证,在法官问其有罪或无罪时、松冈洋右用英语回答:“I plead not guilty on all and every account. ”宣言自己是无罪的。1946年(昭和21年)6月27日,在东京大学医院,因结核病逝世,终年六十六岁。1978年,松冈洋右与其他甲级战犯一起被供奉在靖国神社。照日本宫内厅长官富田朝彦1988年4月28日笔录昭和天皇本人对合祭甲级战犯后不再参拜的解释:“我曾听说,有段时期一些人提出要合祭甲级战犯,甚至包括松冈洋右和白鸟敏夫,好在筑波对此谨慎处理”,表示赞同1966年靖国神社宫司(即负责人)筑波藤磨从日本厚生省接过甲级战犯的祭祀名录后,并没有把他们供奉合祭的做法。昭和天皇表示反对战败时期的宫内大臣松平庆民的长子松平永芳作靖国神社宫司时候在1978年10月把东条英机等14名甲级战犯偷偷移入靖国神社合祭的做法:“松平的儿子怎么想的,松平强烈希望和平,我觉得儿子太不懂父亲的心了”,“所以,我在那以后就不去参拜了,那是我的真正想法”。1. 后藤新平 1906.11.13-1908.7.14 → 2. 中村是公 1908.12.19-1913.12.18 → 3. 野村龙太郎(日语:野村龍太郎) 1913.12.19-1914.7.15 → 4. 中村雄次郎(日语:中村雄次郎) 1914.7.15-1917.7.31 → 5. 国泽新兵卫 1917.7.31-1919.4.12 → 6. 野村龙太郎(日语:野村龍太郎) 1919.4.12-1921.5.31 → 7. 早川千吉郎(日语:早川千吉郎) 1921.5.31-1922.10.14 → 8. 川村竹治 1922.10.24-1924.6.22 → 9. 安广伴一郎(日语:安廣伴一郎) 1924.6.22-1927.7.19 → 10. 山本条太郎 1927.7.19-1929.8.14 → 11. 仙石贡(日语:仙石貢) 1929.8.14-1931.6.13 → 12. 内田康哉 1931.6.13-1932.7.6 → 13. 林博太郎(日语:林博太郎) 1932.7.26-1935.8.2 → 14. 松冈洋右 1935.8.2-1939.3.24 → 15. 大村卓一(日语:大村卓一) 1939.3.24-1943.7.14 → 16. 小日山直登(日语:小日山直登) 1943.7.14-1945.4.11 → 17. 山崎元干(日语:山崎元幹) 1945.5.5-1945.9.30

相关

  • 国际科学词汇ISV(英语: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vocabulary)指国际科技词汇或国际通用科技词汇,指的是欧洲语言为了科技术语的统—及科技术语的单义性,以吸收外来词为方法,以术语国际化为目标
  • 治愈治愈(英语:Cure)是指终止病况(英语:Medical condition)的物质或程序,例如药物、外科手术、生活方式改变、或有助于终结痛苦的哲学思维方式;或是指治疗中或已康复的状态。病况可以是
  • 固氮作用固氮作用(英语:Nitrogen fixation),简称固氮,指将空气中游离态的氮(氮气)转化为含氮化合物(如硝酸盐、氨、二氧化氮)的过程。可分为自然固氮以及人工固氮两种。自然固氮(Natural nitro
  • 印度.inå°åº¦å…±å’Œå›½ï¼ˆå°åœ°è¯­ï¼šà¤­à¤¾à¤°à¤¤ गणराजà¥à¤¯ï¼ŒBhÄrat GanarÄjya;英
  • 核糖核蛋白核糖核蛋白(英语:ribonucleoprotein,简称核蛋白或RNP)是指包含有RNA的核蛋白,即将核酸和蛋白质结合在一起的一种形式。核糖核蛋白包括核糖体、端粒酶以及小核RNP(snRNP)。RNP在流感
  • 有尾噬菌体目有尾噬菌体目(学名:Caudovirales),caudo由拉丁文的cauda而来,有“尾状”的意思。本目的病毒主要的宿主为细菌和古细菌,感染宿主时会利用尾状的结构,将DNA注入宿主中。在生物技术方
  • 玻那病毒玻那病毒科(Bornavirus),又称博尔纳病毒科、鲍那病毒科,RNA病毒的一种,属单股负链病毒目。其下仅有玻那病毒属(Bonavirus),目前只有一个病毒被发现,玻那症病毒(Borna disease virus
  • 辣椒辣椒(学名:Capsicum annuum),又叫牛角椒、长辣椒、莶椒仔(台语)、莶椒(潮汕话)、辛椒、番椒、番姜、番仔姜(台语)、海椒、辣子、辣角、秦椒等,是一种茄科辣椒属植物。1900万年前,番茄和
  • 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疾病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疾病(TA-GvHD)是一种罕见的输血并发症,其原因为捐血者之T淋巴球诱发免疫反应而攻击受血者之淋巴组织。 一般而言,捐血者之淋巴球会被受血者的免疫系统视为
  • 低血糖低血糖(英语:Hypoglycemia、low blood sugar)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血糖),特别是血浆中的,低于正常水平的现象,一般是治疗糖尿病时的并发症,也可能是由多种原因所引起的,并导致一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