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风带

✍ dations ◷ 2025-09-29 07:13:58 #信风带
赤道低压带信风带副热带高压带西风带副极地低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压带信风,又称贸易风,指的是在低空从副热带高压带吹向赤道低压带的风,北半球吹的是东北信风,而南半球吹的是东南信风。信风经常会增加热带风暴的威力,影响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沿海地区。信风年年反复稳定出现,犹如潮汐有信,因此称为“信风”。古代商人们也利用信风的规律性做航海贸易,因此信风才称做“贸易风”。西方的古代商人经常借助信风吹送,往来于海上进行贸易,因此“Trade wind”有时候被译成“贸易风”,但这只是望文生义。Trade这个词并非现代英语中贸易之意,而是来自中古英语,相当于path、track的意思。所以“trade wind”原意是“在常轨上的风”的意思。16世纪时,当航海探险家麦哲伦带领船队第一次越过南半球的西风带向太平洋驶去的时候,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长达几个月的航程中,大海显得非常平顺。一开始海面上一直徐徐吹着东南风,把船一直推向西行,后来东南风渐渐减弱,大海变得非常平静,最后船队顺利地到达亚洲的菲律宾群岛。后来经过观察发现为信风帮了他们的大忙。由此事可见信风对于船只的航行有着相当大的影响。由于赤道地区阳光强烈,终年炎热,产生旺盛的上升气流,形成赤道低压带,因此气流到了高空后便开始往两极扩散。而气流到了南北纬30度时便开始沉降,形成副热带高压,此处空气相当地干燥,因为水汽在赤道附近随着降雨流失。由于气体是从高压流向低压,在高压带沉降的气流便在低空流回赤道区,在北半球形成北风,在南半球形成南风,但受到科氏力的影响,气流吹向西边,才会造成北半球吹东北风、南半球吹东南风的情况。信风常将海洋温暖而潮湿的空气带往陆地,使当地的气候较为温和:如副热带湿润气候的夏半年雨量即来自信风带来的水汽;中美洲、加勒比海诸岛的东部雨量经常多于西部,也是因为信风的影响。信风减弱与厄尔尼诺-南方振荡现象有关。

相关

  • 分布体积分布体积(VD),又称为拟似分布体积,是药理学的名词用作量化药物剂量服用后(不论是口服或是静脉注射)在体内的分布。它的定义是指一个药物剂量平均分布的体积,致使血液内的药物浓度达
  • 无菌技术无菌操作(英语:aseptic technique)是指在执行医疗、护理技术过程中,防止一切微生物侵入机体和保持无菌物品及无菌区域不被污染的操作技术和管理方法,由约瑟夫·李斯特在1865年首
  • 瓜部,为汉字索引中的部首之一,康熙字典214个部首中的第九十七个(五划的则为第三个)。就繁体及简体中文中,瓜部归于五划部首。瓜部通常是从左、中、右方均可为部字。且无其他部首
  • 曷萨拉王朝曷萨拉王朝(Hoysala ಹೊಯ್ಸಳ)是印度南部的王朝,建立于十一世纪,1346年被毗奢耶那伽罗王朝所灭亡。首都是现今卡纳塔克邦哈桑县的贝鲁尔村。
  • 二十四节气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之历法历注。东亚传统夏历(农历)是一种“阴阳合历”,同时根据日、月运行制定,“阴”是以朔望月为基准确定,“阳”是以地球自冬至绕
  • 日俄关系日俄关系(日语:日露関係),或称俄日关系(俄语:Российско-японские отношения),是大日本帝国和俄罗斯帝国的关系,以及日苏关系的延续。现在泛指俄罗斯及日本
  • 主教主教是基督宗教的高级圣职人员职称,为天主教、东正教与圣公会采用,词源自希腊文“episkopos”(επίσκοπος),即“epi”(由上往下)及“skopos”(观察者),意为监督(overseer)。依据
  • 主持主持人是负责场所或节目、仪式等各式项目的主持者,为掌控事项进度及气氛的幕前负责人。
  • 领地领地,又称封地、采地、封邑、采邑、食邑等,是无论欧洲或者中国的封建制度中都存在的、领主所管理的土地。在中国是周朝时就已经趋于成熟的制度。当时的统治者把土地封予或转封
  • 伊朗航空655号班机相持阶段 (1981年)伊朗收复失地的攻势 (1981年–1982年)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势 (1982年–1984年)伊朗在伊拉克的攻势 (1985年–1987年)最后阶段 (1988年)袭船战袭城战(英语:War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