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屋发展局

✍ dations ◷ 2025-10-06 14:14:01 #新加坡建筑,新加坡房地产业,新加坡政府部门,1960年建立

建屋发展局(英语:Housing and Development Board、简称:HDB、马来语:Lembaga Pembangunan dan Perumahan、泰米尔语:வீடமைப்பு வளர்ச்சிக் கழகம்),是新加坡国家发展部下的法定机构,负责建造组屋。一般认为该局是清理1960年代的占屋和贫民窟,以及建造廉价公共房屋以安置居民的功臣。 现时,约82%新加坡人居住于该局发展的组屋

新加坡在1959年自治后面对房屋短缺的问题;第二次世界大战使问题更加严重。1947年,英国住房委员会报告指新加坡有世界上最恶劣的贫民窟,是文明社会的耻辱。一份建屋发展局的文件估计,1966年有30万人住在占屋,25万人住在新加坡中区的环境恶劣的前铺后居。1959年人民行动党的选举宣传就承诺为大众提供廉价房屋。它当选后便通过《住房发展法》,成立建屋发展局取代新加坡改良信托局(英语:Singapore Improvement Trust)。

当时的建屋发展局由林金山领导,一开始就以提供廉价房屋为首要目标,使90%的人口居住在公共房屋。建屋发展局估计,1960至1969年需要建造147,000套住房,即平均每年14,000套。不过,私人发展商当时只有能力每年建造2,500套住房。最终,在1960至1965年,建屋发展局建造了54,430套住房。1964年推出“居者有其屋”计划,鼓励人民拥有自己的组屋。在大力建设公共组屋下,该局完成了6个建房五年计划,建成 70 余万套住房。1968年,公积金可用作购买组屋。到1970年,超过50%人口住进了组屋。于2018年,超过90%新加坡家庭拥有自己的组屋 。 于2007年开始家居改进计划。

相关

  • 化学符号化学符号以拉丁字母缩写的形式表达化学元素或官能基。化学元素的符号通常为一个或两个字母,而一些人造元素的IUPAC临时符号则使用三个字母。元素的化学符号在元素周期表中使
  • 肉毒杆菌毒素肉毒杆菌毒素(英文:BTX, Botulinum Toxin),也被称为肉毒毒素或肉毒杆菌素,是由肉毒杆菌于厌氧条件下生长时所产生的一类嗜神经性外毒素。肉毒杆菌毒素共有A、B、Cα、Cβ、D、E、
  • 化学气相沉积化学气相沉积(英语:chemical vapor deposition,简称CVD)是一种用来产生纯度高、性能好的固态材料的化学技术。半导体产业使用此技术来成长薄膜。典型的CVD工艺是将晶圆(基底)暴露
  • 火花火柴盒贴画,也叫“火花”,是指火柴盒子上的贴画,包括商标、广告或设计图样,也是收藏者对这种迷你艺术品的一种爱称。火柴,在中国近代称为“洋火”,常见于中国近代文学家的作品里。
  • 德克·肯普索恩德克·阿瑟·肯普索恩(Dirk Arthur Kempthorne,1951年10月26日-),美国政治家,共和党人。加利福尼亚州圣迭戈,曾任美国参议员(1993年-1999年)、爱达荷州州长(1999年-2006年),前美国内政部
  • 台北广播电台台北广播电台(Taipei Broadcasting Station),简称台北电台,是台湾一家公营广播电台,1961年7月31日开播,隶属于台北市政府观光传播局。​※新北部分地区(靠近桃园)可收听台湾广播公司
  • 周打蚬汤蛤肉汤(英语:Clam chowder)是一种巧达浓汤,主要材料为蚬,配料为马铃薯、洋葱等。蛤肉汤主要分为“新英格兰蛤肉汤”及“曼哈顿蛤肉汤”,前者以鲜奶油为汤底,后者则以番茄为汤底。
  • 国民党左派国民党左派,指中国国民党内的左派,是中国国民党派系之一,与国民党右派或“国民党反动派”对立,长期与中国共产党及其他反蒋介石势力合作。
  • 尼亚丰凯尼亚丰凯(法语:Niafunké),是马里的城镇,位于该国北部,由通布图区负责管辖,是尼亚丰凯省的首府,处于廷巴克图西南面250公里的尼日尔河上。坐标:15°55′52″N 3°59′24″W / 15.9311
  • 乔·克罗宁作为球员作为主教练约瑟夫·爱德华·克罗宁(Joseph Edward Cronin,1906年10月12日-1984年9月7日)曾是美国职棒大联盟的球员和教练。他在波士顿红袜时身穿的4号球衣被球队永久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