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A-12伯劳鸟攻击机
✍ dations ◷ 2025-07-19 12:11:45 #A-12伯劳鸟攻击机
A-12伯劳鸟式攻击机是美国寇蒂斯-莱特在1933年为了取代旧式的A-3和英制DH-4这两种双翼机而研制的,此型机在抗战时也为中华民国空军采用,而由于当时的英语翻译问题而把此机Shrike音译为许来克,中国飞行员简称其为“许机”。A-12的机身被分成两部分,翼根梁柱和发动机架为钢管焊接而成为一体,翼根下方为固定式起落架,两机轮之间为人字形可调校式连杆连接,左右翼之上也各有人字形可调校式连杆连接到机身以增加结构强度,后段机身为铝合金制骨架外加簿铝蒙皮,机翼为下单翼,机翼前缘装有滑动式自动开缝翼,翼后部分为襟翼,总的来说,A-12以1930年代来说是先进的设计,但其机身和机翼之间仍如同一战时的双翼机一样有张线A-12在抗战爆发时装中国空军第9大队,初期用于支援华北战场但不久中日两军在上海进行淞沪会战,第9大队的A-12进驻浙江曹娥,8月15日正当上弹准备出击之际,日军13架九四式俯冲轰炸机突然来袭,结果变成俯冲轰炸机对俯冲轰炸机的空战,在空战中日机被击落4架而国军的A-12被击落1架,中国空军小胜,而在地面上被炸毁4架,另一架在起飞时失事损毁,空袭后国军完好的A-12原要飞去长兴机场,但一架A-12又在起飞时坠毁,其余在途中又遇上9架敌机而又有一架被击落,经此一役,国军的A-12死伤惨重而唯有撤退去河南许昌。8月25日,国军的A-12原要用炸弹攻击沿长江登陆的日军运兵船,但由于炸弹未能及时运到,唯有祇用机枪扫射日军但战果甚差,反而有两架被日舰的防空炮火击落,其余多架受伤。9月开始,国军的A-12支援华北战场,11月炸毁漳州铁桥以解安阳之危,之后转战南京,之后由于A-12使用频繁而损伤太多,故退出战线改为飞行训练用机,1938年8月21日,3架第12中队的A-12在武汉上空作飞行训练突然遇上日机来袭而惨被击落。
相关
- 立氏立克次体立氏立克次体(英语:Rickettsia rickettsii),一种单细胞、革兰氏阴性的立克次体,是落矶山斑点热的病原体,原生于美洲。医学导航:病菌细菌(分类)gr+f/gr+a(t)/gr-p(c/gr-o药物(J1p、w、n、m、
- 模式生物模式生物(英语:model organism)是指受到广泛研究,对其生物现象有深入了解的物种。根据从这些物种所得的科学研究结果,可以归纳出一些涵盖许多生物的模型,并应用在各领域的研究。利
- Dhat症候群Dhat症候群(英语:Dhat syndrome,梵语:धातु दोष,IAST:Dhātu doṣa)又称Dhat综合症、永恒本质综合症、泄精症,是一种存在于印度男性间的心理疾病,其中患者有早泄及阳痿的抱怨,并
- 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英文:Asymmetric dimethylarginine,简称ADMA)是一种自然存在于血浆内的化合物。它是在人体细胞内细胞质中发生的蛋白质修饰过程产生的代谢副产物,与精氨酸
- 鸟击鸟击,或称鸟撞、撞鸟,航空界俗称吸鸟。此指鸟类与飞行中的飞机、高速运行的火车、汽车等发生碰撞,造成意外的事件。飞机起飞和降落过程是最容易发生鸟击的阶段,超过90%的鸟击发
- 蝇虎科570属,详见内文蝇虎科或跳蛛科(学名:Salticidae),又名“虩”(读音同“隙”),是蜘蛛目的一科,也是蝇虎总科的唯一科。根据ITIS引用的2011年数据,本科之下有570个属。部分动物学家尝试将
- 初级颗粒嗜苯胺颗粒(azurophil,或Azurophilic granule)是一种苯胺染色下产生的构造。在勃艮地染色法和梅洛染色法下的白血球和染色质会成现天青色。嗜苯胺颗粒可能会含有髓过氧化物酶、
- 儒略历儒略历,是格里历的前身,由罗马共和国独裁官儒略·凯撒采纳埃及亚历山大的希腊数学家兼天文学家索西琴尼(英语:Sosigenes of Alexandria)计算的历法,在公元前45年1月1日起执行,取代
- 大海牛大海牛(学名:Hydrodamalis gigas),又名巨儒艮、无齿海牛或斯特拉海牛,是已灭绝的巨大哺乳类动物。它们是海牛目中已知体型最大的物种,比起其近亲海牛与儒艮都要来得大,而它们也是生
- 偃松偃松(学名:Pinus pumila)是松科松属的植物;别名“爬松”、“矮松”、“千叠松”(东北)。常绿灌木,树干偃状,新枝密生短毛。叶5针一束,有三棱,树脂道边生,通常为2个,叶鞘脱落;圆锥状卵圆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