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星计划

✍ dations ◷ 2025-10-03 11:50:05 #美国载人航天计划,水星计划

水星计划(英语:Project Mercury)是美国的第一个载人航天计划,始于1959年,终于1963年,旨在将人类送入地球轨道。1962年2月20日的水星-宇宙神6号实现了这一目标。计划包含了20次不载人发射和6次载人发射。早期计划和研究都是由国家航空咨询委员会完成的。而最终是由后来成立的NASA完成的。

计划的名称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速度之神墨丘利(Mercury),Mercury也是太阳系行星水星的名字,它的移动速度比其他行星都快。计划名称取其中速度之意,此外并没有和水星这颗行星有联系。

整个计划耗资大约3亿8400万美元。约等于2010年的29亿美元。

1958年10月7日,NASA的首位领导人基思·格莱南批准了这个计划,到12月17日,才正式对外宣布。

12月29日,北美航空工业公司被授权开发“小乔伊”火箭做测试飞行之用。1959年1月,麦克唐纳飞行器公司被选为水星飞船的主承包商,到2月,飞船的数量确定为12艘。4月,7名航天员,即(水星计划7人)被选中参加水星计划。

1959年5月,北美航空公司交付了第一批两枚小乔伊火箭,6月,又交付首批大乔伊火箭。7月,原定的采用PGM-19木星火箭被取消,取而代之使用宇宙神火箭。 10月,通用电气交付给麦克唐纳烧蚀热防护盾,安装在第一艘水星飞船上。12月,水星-红石1号已经安装在陆军弹道飞弹局的测试台准备静态测试。

1960年1月,NASA于西电公司签下水星追踪系统合同,合同价值3300万美元。同在1月,麦克唐纳交付了第一批定型的水星飞船,离签署合同不到一年。2月12日, 克里斯托弗·克拉夫特上任主持水星的管理协调工作。 4月,第一艘飞船被运往瓦勒普斯岛的试验基地做逃逸塔测试。5月9日,试验圆满完成。

由于飞船的小尺寸,许多人揶揄飞船是“穿”的,而不是“乘坐”的。1.7 m³的有效空间只是略比一名航天员的体积大。飞船内部还有120个控制器,55个电开关,30个保险丝以及35根机械杠杆。飞船由马克西姆·费格特和NASA的太空工作组共同设计。

起初NASA并不考虑航天员的乘坐感受,认为他们是设计过程的“次要参与者”,这使得航天员与设计人员之间起了很多冲突。 然而计划的领导者认为航天员应该掌控飞船,并把个人能力作为计划成功的重要因素。约翰·格伦在首次轨道飞行时手动姿态调整便是所谓“掌控”的最好证据。航天员还要求一个更大的舷窗并加增手动再入控制器,都得到了满足。

在任务的发射阶段,飞船和航天员依靠发射逃逸系统来避免受发射事故的危害。逃逸系统是安装在飞船上方的一个能产生52,000 磅力lbf (231 kN)推力的固体火箭塔。在发射事故产生时,逃逸系统在1秒内启动,将飞船和航天员带离失效的运载火箭,随后依靠飞船的降落伞着陆。助推火箭熄火后,逃逸塔完成使命从飞船上脱落,由一枚能产生800磅力(3.6KN)的固体火箭工作1.5秒提供分离推力。

箭船分离时,飞船上的三枚推力为400磅力(1.8KN)的固体火箭点火1秒。这三枚火箭成为加速火箭。

飞船只配备了姿态控制推力器,因此在轨道注入和制动减速期间,飞船不能改变轨道。飞船高低部分各有6个喷射器,每个轴上两个。喷射器的燃料补给来自两个分离的燃料罐,一个自动供给,一个手动供给。航天员可以选择控制喷射器中的任意一个。飞船还被设计为可以完全接受地面控制,以便在航天员无法控制时控制飞船。

飞船有3枚固体制动火箭,每枚推力1000磅力 (4.5 kN) ,工作时间10秒。但一枚火箭足矣将飞船带回地球。制动时一枚火箭先点火,5秒后第二枚点火,5秒后第三枚点火。

飞船的顶端有个档板,飞船再入时如果顶端在前,流过档板的气流会将飞船调整为防护盾在前的安全姿态。再入过程中,航天员在轨道段要承受8G的加速度,在亚轨道段要承受11-12G的加速度。

原始设计时计划为飞船配备铍吸热式防护盾或者烧蚀防护盾,后续试验确定使用后者。因为烧蚀盾更可靠(可使原设计的盾厚度降低,从而降低飞船重量),更易生产(当时美国只有一家公司生产为数不多的铍)且更廉价。

NASA从麦克唐纳公司订购了20艘飞船,编号1到20,其中10,12,15,17和19号没有使用。3号和4号在无人飞行测试中因事故而被毁。11号在返回地球后沉没,直到38年后才被从大西洋底打捞上来。一部分飞船在制造后由经过了改进(发射中断事故后回收,更新设备用于更长的任务),其命名为原编号加字母,如2B, 15B。某些飞船还被改进两次,如15号飞船先改为15A,后改为15B。

NASA和麦克唐纳还制造了许多水星飞船试验版(包括实体模型,原型,复制品)用来测试飞船回收系统,逃逸塔和运载火箭。

水星计划使用了三种火箭:

小乔伊火箭搭载试验版飞船主要用来进行逃逸塔和飞行中断程序测试。红石火箭主要用于亚轨道飞行,宇宙神火箭用于轨道飞行。小乔伊火箭是专为水星计划设计的固体火箭,而宇宙神火箭原本是用来运送核弹头,因运送比弹头更重的飞船而做了必要的加固。1958年10月,水星-朱庇特导弹也曾被考虑作为亚轨道运载工具,但在1959年又因预算原因取消了此计划。大力神系列导弹也曾考虑做水星计划的运载工具,但计划付诸实施前水星计划就终止了,大力神系列导弹用于随后进行的双子星座计划。

水星计划中,也使用了一枚侦察兵火箭,水星-侦察兵1号计划运送一颗卫星来评估遍布全球的水星追踪系统,但卫星随火箭在飞行44秒后由靶场安全系统摧毁。

水星计划含有20次无人发射,并非所有发射都以进入太空为目标,也并非所有发射都达到了预期目标。其中4次飞行搭载了灵长类动物,第15次发射搭载了一只叫做山姆的猕猴。(名称源自空军的航空太空医学院School of Aerospace Medicine的缩写)。整个计划中使用的动物见下表:

美国首批航天员是从110名军队飞行员中甄选出的,选择他们是因为他们达到的物理标准。NASA在1959年4月9日宣布了这7名航天员。但最终只有6名航天员上天,斯雷顿由于心脏原因未能执行任务。

自谢泼得的“自由7号”起,之后的每名航天员都为他们的飞船起一个以“7号”结尾的名字,以彰显他们的团队精神。

公众所接触到的所谓水星计划飞行标志都是某些人在水星计划结束以后很久才创作的,而水星计划的航天员所佩带的标志只是NASA的标志加个人姓名,这才是真的水星计划飞行标志。

1962年,美国邮政部门为纪念首位在轨飞行的航天员特别发行一种纪念邮票。这是美国邮政史上首次出现描绘载人航天的邮票。邮票于1962年2月20日在卡纳维拉尔角销售,当天,首位美国航天员进入地球轨道。

宇宙神-5 · 德尔塔(二号 · 四号) · 美乐达 · 人牛怪运载火箭

宇宙神(导弹 · 一号 · 二号 · 三号) · 雅典娜系列运载火箭 · 德尔塔-3 · 丘诺-1 · 土星1号 · 土星1B · 土星5号 · 大力神(二号 · 三号 · 三B · 34D · 四号)

相关

  • 性(genus,英语: gender)在语法中是指一个名词或代词的类别,以及形容词、冠词或动词在与名词或代词搭配时发生的屈折变化。性对于名词或代词来说是一种分类,而对于形容词、冠词或动
  • 比重比重(Specific gravity)是一物体或者气体密度与同温同压下水或者空气的密度之间的比值,为一个无量纲量。比重若大于1,在水中会沉下,反之若小于1,则可以浮在水上。比重会因参考物的
  • 费伊·达纳韦费伊·达纳韦(Faye Dunaway,1941年1月14日-)是著名的美国电影演员,代表作有《我俩没有明天》、《唐人街》。唐娜薇因电影《电视台风云》演出获1976年奥斯卡最佳女主角奖,也获得过
  • 梁龙梁龙属(学名:Diplodocus)是蜥脚下目梁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它的第一副化石是由塞缪尔·温德尔·威利斯顿(Samuel Wendell Williston)所发现。属名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Othniel
  • 刘献廷刘献廷(1648年9月13日-1695年8月15日),字君贤,号继庄,别号广阳子,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人。祖籍吴县(今苏州)。生于顺治五年七月二十六日(1648年9月13日),好读书,常至通宵达旦,最后一只眼睛
  • 胼足亚目胼足亚目(学名:Tylopoda)是偶蹄目的一个演化支,大约在4620万年前始新世中期开始出现,在北美洲及欧洲都有长期的化石记录,现在仅有骆驼科一支存活至今,目前分布在南美洲、亚洲及非洲
  • 严翔严翔(1929年-),中国影视、话剧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曾凭借电视剧《上海的早晨》获得飞天奖和金鹰奖最佳男主角。妻子是上海儿艺演员徐帼莲,女儿是演员严晓频。
  • 唐尼唐尼(Downey, California)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县的一个城市,位于洛杉矶市中心东南21公里。2010年人口111,772人。
  • 东方2号东方二号(俄语:Восток-2)是前苏联的太空计划,1961年8月6日发射升空,并 首次成功在地球轨道上做多圈载人航天,航天员为盖尔曼·季托夫(Герман Степанович Т
  • 邻苯二甲酸单甲酯邻苯二甲酸单甲酯(英语:monomethyl phthalate,缩写MMP,或称为2-甲氧羰基苯甲酸,2-carbomethoxybenzoic acid)是一种邻苯二甲酸酯,可由邻苯二甲酸二甲酯水解而来,可刺激眼睛和皮肤,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