钧窑

✍ dations ◷ 2025-09-30 18:42:13 #钧窑
钧窑也称均窑,均州窑是宋代初年,在今河南省禹州市神垕镇钧台建立的瓷窑。钧窑古瓷窑址现在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原址处建有“禹州钧官窑址博物馆”。钧瓷是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钧窑是中国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创烧于唐,兴盛于宋,复烧于金元,延至明清仍继续仿制,历经千年而不衰,形成了一个庞大的钧窑系,与汝、官、哥、定诸窑齐名。迄今为止,在禹州境内已发现北宋钧窑遗址多达四十处,尤以神垕镇大刘山下最为集中。禹州现存最早的《钧州志》中说:“瓷窑在州西大刘山下”。在禹州市神垕镇下白峪村和苌庄乡等地,先后出土黑、褐釉高温窑变花瓷,被陶瓷学家称为“唐钧”,它是宋代钧瓷的先声。宋“靖康之变”(1126年)后,宋室南迁,官钧窑停烧,钧瓷一时受挫。到金、元时代,钧瓷有了新的发展,各地争相仿制,风靡一时,钧窑播火全国。元末明初,因战乱和灾荒,钧窑生产渐衰。明、清时期,制瓷中心南移,北方诸名窑衰退,钧窑也基本停烧。清朝晚期,钧瓷复苏。到光绪三十年(1904年),神垕镇烧制钧瓷者已有十余家。民国年间,因战乱、灾荒频繁,钧瓷生产举步维艰。至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后,因大旱和政局混乱,艺人外流,钧瓷生产趋于停产状态。1949年以后,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被做为国礼,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钧窑土脉细,釉彩有兔丝纹:红的像胭脂、朱沙,青翠的像葱,紫色如紫玫瑰等多种颜色,俗称海棠红、梅子青、茄皮紫、天兰等色彩。钧窑瓷器常发生窑变,除本色釉外还会变出其他颜色,而钧瓷的名贵正在于其独特的窑变釉色,其釉色是烧制过程中自然形成,非人工描绘,每一件钧瓷的釉色都是唯一的,故有“钧瓷无双”的说法,钧瓷的釉质深厚透活,晶莹玉润,有明快的流动感。明代文震亨在《长物志》一书中对钧窑的评论:“均州窑色如胭脂者为上,青若葱翠、紫若黑色者次之,杂色者不贵。”景德镇窑在清代也烧制仿钧窑瓷器。元代钧窑天青釉荷叶碟元代钧窑天蓝釉方瓶金代钧窑月白釉梅瓶

相关

  • 中华民国国家航天中心name = 'Aero', description = '航空太空科技(航空航天科技)', content = {{ type = 'text', text = [=[本页面没有类似于NoteTA的数量限制。 请自行修改分类名。在NoteTA样板
  • 大高加索山脉大高加索山脉是高加索山脉中两个主要山脉之一,与另一主要山脉小高加索山脉在苏拉姆山脉相连后平行伸延,两者平均相距100公里。大高加索山脉从黑海海岸的塔曼半岛一直向东南方
  • 金属材料成形金属材料成形是指将金属材料加工制造成可以使用的成品或半成品。传统意义上分为冷加工(机械加工)和热加工两方面。
  • 黑犀牛黑犀(学名:Diceros bicornis),也叫黑犀牛,是犀科黑犀属的唯一一种,产于非洲的肯尼亚、坦桑尼亚、喀麦隆、南非、纳米比亚和津巴布韦。尽管名叫黑犀,它们的体表颜色实际上更接近于灰
  • 王权王权可以是:
  • 华沙起义波兰地下国 英国皇家空军包括了波兰的军队 (8月4日-9月21日) 波兰第一军队(1944-1945)(9月14日起) 南非空军 美国陆军航空军波兰起义军: 10,000人阵亡 5,200人-6,000人失踪
  • 阿斯特拉罕阿斯特拉罕(俄语:А́страхань,俄语拉丁字母拼写:Astrakhan)位于俄罗斯南部伏尔加河汇入里海处,是阿斯特拉罕州的首府,人口504,501(2002年)。这里曾是可萨汗国的首都,名阿提尔
  • 阿居兰阿居兰苏丹国(索马里语:Dawladdii Ajuuraan, 阿拉伯语:الدولة الأجورانيون‎),简称阿居兰,是索马里人建立的 穆斯林苏丹国。中世纪统治非洲之角的大部分。通过强
  • X俱乐部X俱乐部(英语:X Club),于19世纪末,在英国伦敦出现的私人团体,以汤玛斯·亨利·赫胥黎为首,成员有九个,于1864年11月3日首次聚会,1893年后解散。他们以推动自然选择与进化论的研究为宗
  • 拉克兰空军基地圣安东尼奥联合基地(英语:Joint Base San Antonio, JBSA)这是一座位于德州的美军联合基地,在2005年基地重整和关闭委员会(英语:Base Realignment and Closure)将三个军事基地合并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