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44号潜艇

✍ dations ◷ 2025-07-19 08:08:45 #UB-44号潜艇

陛下之UB-44号艇(德语:SM UB 44)是德意志帝国海军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建造的其中一艘UB-II型近岸潜艇(英语:Coastal submarine)或称U型潜艇。它由不来梅的威悉船厂承建,自1915年9月3日开始铺设龙骨。其全长36.9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272吨和305吨,艇载武器则包括两具500毫米的艇艏鱼雷发射管以及一门88毫米口径甲板炮(英语:Deck gun)。完工后的艇体被拆解成若干部分并通过铁路运输至奥匈帝国港口普拉进行重新组装,并于1916年4月在当地下水及交付使用(英语:Ship commissioning)。

在为期三个月的服役生涯中,UB-44号被部署至普拉区舰队,并参与了地中海潜艇战(英语:Mediterranean U-boat campaign of World War II)。该艇共进行过两次巡逻,仅击沉了1艘容积总吨为3409吨的英国商船。1916年8月初,UB-44号从卡塔罗出发前往加里波利半岛,但从未抵达。其最终结局尚无定论,但有可能是8月8日在帕克西岛附近遭鱼雷艇击沉。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随着U型潜艇战(英语:U-boat campaign)形势的发展,UB-I型潜艇排水量过小、适航性不佳、推进系统可靠性低等问题愈发凸显。一个主要问题是,由于它们只有单个螺旋桨轴和发动机组合,如果其中任何一个部件发生故障,潜艇就会几乎完全失效。为了纠正相关缺陷,潜艇监察局于1915年4月研发了UB-I型潜艇的放大版——UB-II型。UB-II型艇采用了双桨双发配置(每个发动机驱动一根轴),同时也提高了潜艇的航速。新的设计还包括续航能力更强的蓄电池、更大的鱼雷发射管和甲板炮(英语:Deck gun)。作为UB-II型艇的一分子,UB-44号还可以携带两倍于UB-I型的鱼雷载荷,以及将近十倍的燃料。为了适应所有这些变化,其艇体更大,而且水面和水下排水量均是UB-I型艇的两倍以上。

UB-44号是不来梅威悉船厂承建的UB-II型第二批次(UB-42至UB-47号)三号艇,由德国国家海军办公室于1915年7月31日订购。其全长36.90米,舷宽4.37米。艇体采用单壳体加鞍形水柜(英语:Saddle tank (submarine))构造,浮起时的吃水深度为3.69米,水面及水下排水量分别为272吨和305吨。其主机为两台戴姆勒(英语:Daimler Motoren Gesellschaft)六缸四冲程270匹公制马力(200千瓦特)柴油机用于水面运行,以及两台280匹公制马力(210千瓦特)的西门子-舒克特(英语:Siemens-Schuckert)电动发电机用于水下航行;水面最高航速8.82节(16.33千米每小时),水下6.22节(11.52千米每小时);能够在水面以5节航速续航6,940海里(12,850千米),或以5节(9.3千米每小时)连续在水下航行45海里(83千米)而无需充电。蓄电池被放置在中央潜柜的前方,以配平更重的发动机安装。其最大潜水深度为50米,潜没需时为30-45秒。

UB-44号的主武器为两具500毫米艇艏鱼雷发射管,采用层叠式布局,以实现可以创造最佳表面效率的舷弧设计;鱼雷携带量为4枚,威力亦显著提高。辅助武器是一门88毫米30倍径速射炮(英语:8.8 cm SK L/30 naval gun)。司令塔增加了一具潜望镜,并配备了1根两段式可伸缩通信桅杆,前水平舵外形也做了调整。其标准船员编制为2名军官加21名水兵。

UB-44号自1915年9月3日开始铺设龙骨。由于舷宽突破了铁路限界(英语:Loading gauge),大多数UB-II型艇都是在竣工后独力驶往作战港口,但作为在建造中即被指派至地中海服役的六艘姊妹艇之一,UB-44号仍然是通过铁路运往奥匈帝国的海军基地普拉。解决办法是将艇体纵向剖开,分成大致相等的若干部分后,再通过铁路平车装运。威悉船厂的工人会在普拉重新组装该艇,UB-44号于1916年4月20日在当地下水。

1916年5月11日,UB-44号在经验丰富的艇长、时年28岁的海军中尉弗朗茨·魏格尔的指挥下正式入役(英语:Ship commissioning)。作为魏格尔指挥的第四艘U型潜艇,它随即被编入普拉区舰队。尽管区舰队的基地设于奥匈帝国的军港普拉,但其下属潜艇却主要在更南端、更靠近地中海的卡塔罗基地执行任务。它们通常只会返回普拉进行维修。

6月30日,魏格尔率UB-44号取得了他们的唯一战功,在距克里特岛锡得罗角(英语:Cape Sideros)东南约46海里(85千米)处击沉了英国轮船摩里斯号()。这艘容积总吨为3409吨的货轮当时正从格拉斯哥驶往亚历山大港,沉没时共造成3名船员罹难。

在同盟国占领罗马尼亚南部之后(参见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罗马尼亚),德意志帝国海军便有足够的燃油供部署至黑海的潜艇使用。为此,UB-44号及其普拉区舰队的三艘姊妹艇奉命前往君士坦丁堡,沿途必须穿越协约国已在1916年中期布设了大量水雷的达达尼尔海峡。UB-44号于8月8日从卡塔罗出发前往加里波利半岛的赫尔辛斯坦德(),计划去接一名引水人穿越达达尼尔海峡,但从未抵达。

UB-44号的最终结局尚无定论。战后有两份英国报告将该艇列为7月30日阻塞奥特朗托(英语:Otranto Barrage)的受害者,但正如作家德怀特·梅西默所指出的那样,德国人的记录显示UB-44号直至九天后才离开卡塔罗。梅西默报告称,UB-44号或许是遭368号鱼雷艇(可能是驻布林迪西的法国鱼雷艇)击沉——据雅典报纸报道,8月8日,一艘U型潜艇在帕克西岛对开约6海里(11千米)处被一枚长矛炸弹击沉。

相关

  • 太白山坐标:38°13′29″N 128°11′7″E / 38.22472°N 128.18528°E / 38.22472; 128.18528太白山脉(谚:태백산맥)为韩国和朝鲜两国之主要山脉,纵贯朝鲜半岛东部,为半岛之主体骨干,东侧
  • 古埃及文学古埃及文学,意为古埃及法老时代至罗马统治晚期间,以埃及语著成的文学。它是埃及文学中最古老的文献记载。同苏美文学,古埃及文学被认为是世上最早的文学。古埃及文字 — 即圣书
  • 赛茂康赛茂康(缅甸语:စိုင်းမောက်ခမ်း,缅甸语委转写:;1950年-)出生于缅甸掸邦木姐县木姐,掸族,毕业于曼德勒医科大学,2011年2月4日,和吴丁昂敏乌一起出任缅甸联邦共和国副总统
  • 亚丁·阿卜杜拉·奥斯曼·达尔亚丁·阿卜杜拉·奥斯曼·达尔(索马里语:Aden Abdullah Osman Daar;1908年-2007年6月8日)是索马里自1960年独立以来第一任总统。亚丁·阿卜杜拉·奥斯曼·达尔出生于意属索马里希
  • 社会事实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1895)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
  • 合并 (版本控制)在版本控制中,合并(英语:merging),也称为整合(integration),是指当一个文件在多个独立分支中被修改后如何合并这些修改成为一个文件的操作。合并可以是版本控制软件自动执行,但如果有
  • 看看周围《看看周围》是BBC二台的一出英国电视喜剧节目,由彼得・塞拉菲诺威茨(英语:Peter Serafinowicz)和罗伯特·波佩尔(英语:Robert Popper)共同创作,并由尼格尔·蓝伯特(英语:Nigel Lamber
  • 延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延陵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英语:Yuan Ling Knitting Industrial),是一家位于台湾彰化市的纺织成衣量产制造商。董事长陈金以制造与维修针织机械起家,于公元1980年8月8日成立“延陵工
  • 泽维尔·巴蒂斯塔NPBCPBL泽维尔·亚历山大·巴蒂斯塔(西班牙语:Xavier Alexander Batista,1992年1月18日-),为多米尼加棒球选手,守备位置为外野手,曾效力于美国职棒芝加哥小熊(小联盟)、日本职棒广岛东洋鲤鱼等球队。2022年起效力于中华职棒富邦悍将,登录名霸帝士,但因表现不佳,在同年7月2日被注销注册,该球季不能再上一军,虽然仍可在二军比赛,但球团与其协议提前解约,7月16日离开台湾。【一军】8 詹智尧 | 41 罗 曼 | 56 黄泰龙 | 63 刘家豪 | 92 陈柏颖 | 99 林
  • 中日韩三国合作秘书处 白范钦(副秘书长)中日韩合作秘书处(英语:Trilateral Cooperation Secretariat;中文:中日韩合作秘书处;日语:日中韓三国協力事務局/にちちゅうかんさんこくきょうりょくじむきょく;朝鲜语:한중일3국협력사무국/韓中日3國協力事務局?)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日本国和大韩民国三国政府批准建立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旨在为三国磋商机制运行和管理提供支持,为探讨和实施合作项目提供便利,促进三国间的持久和平、普遍繁荣、共同文化。具体职能包括支持三国磋商机制、开展合作项目、宣传三国合作、与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