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淮官话
✍ dations ◷ 2025-07-19 11:17:47 #江淮官话
江淮官话,又称宁白、下江官话、下江话、江淮话、江北话、淮语,南方官话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淮话在词汇、音韵、语法等方面与北方官话相比都具有较大差异,最大特色就是江淮官话完全保留了入声系统,其他官话几乎完全失去入声。由于江淮官话含有入声,和中古音传承明显,所以其中分尖团、分平翘的南京官话清末之前一直是官话标准音。其他官话,包括北京官话,清末以前都被视作官话旁枝,不是合格的标准官话。清末以后,从政治角度而不是语言学角度,逐渐以北京话为普通话基础,北京官话被当作官话典范,于是有汉语言学者认为江淮方言应该和晋语一样独立出官话,和吴语、粤语等为同层级。江淮话的使用者约有7000多万,如果将其划出官话,其使用者将在中国语言中排第3位,仅次于官话、吴语。现今,江淮话的定位是同等于吴语的独立的汉语族语言,还是划入官话作为次方言,依旧存在很大争议。江淮官话主要分布在苏、皖两省中部、鄂东,此外还有赣北、豫南及其它省份的少量方言岛。江淮官话下面分3个方言片:洪巢片、通泰片、黄孝片。分片的主要依据是古入声字的今读:洪巢片有入声韵,除庐江无为等地入不分阴阳;通泰片有入声韵,分阴入、阳入;黄孝片多数地区古入声字不分阴阳,读舒声韵,归于单独的入声调类,但枞阳桐城等地有少量字归入阳入,非咸山入声韵不混舒声韵。黄孝片的武穴黄梅蕲春以及枞阳桐城部分地区入声短促且多数有喉塞音,如下表:291-292:(通泰拼音)洪巢片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从连云港到铜陵(市区)的广大地区,东部淮东片以扬州话、淮安话为代表,西部淮西片以南京话、合肥话为代表。苏北黄河古道一线,是淮语向中原官话的过度地区,往往语言交杂。通泰片(通州-泰州片),又称泰如片(泰州-如东片),分布在泰州地区(除靖江中东部)和南通地区(除启东、海门、通州东部、如东东南部兵房一带)、盐城地区(东台、大丰、盐都南角)、扬州市江都东部及高邮东南角、镇江市扬中,常州、江阴、张家港沿江也有分布,和普通话差异非常大,随着地区层层递进和洪巢片也有较大程度差异。黄孝片(黄冈-孝感片)分布在湖北东部,江西九江、安徽安庆(市区及东北部)和河南信阳南部一带,其是否属于江淮官话存在争议。赵元任称其“可以算典型的楚语”。在中国语言地图集第二版中,原第一版里属于洪巢片的安庆市区、枞阳县、桐城市被划至黄孝片。另,湖北西北部与陕西交界处竹山、竹溪二县的方言在《湖北方言调查报告》中与黄冈、孝感等地方言归为与同一类;在《中国语言地图集》中,被标成与长江南岸的黄石方言相同的类型,未标出与江北的黄冈方言的联系。江淮官话的主要特点是:
相关
- 原核生物界原核生物界(Kingdom Monera)是1920年年代对生物分类的五界系统(英语:five kingdoms, 动物界、植物界、菌物界、原生生物界与原核生物界)所定义的一个界。1969年怀塔克(英语:Robert
- 吉雷松吉雷松(Giresun)是土耳其的城市,也是吉雷松省的首府,位于该国北部,距离特拉布宗175公里,面积317平方公里,海拔高度10米,受副热带湿润气候影响,每年平均降雨量1,269毫米,2010年人口96,9
- 生命是什么?《生命是什么》(英语:What Is Life?)是物理学家薛定谔的一本生物学著作,发表于1944年。这本书是根据薛定谔于1943年2月,在都柏林三一学院的公开讲座课程内容。在书中薛定谔介绍了
- 礼记《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学者戴德将或稍早于他的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
- 拉基亚拉基亚(保加利亚语:ракия、马其顿语:ракија、塞尔维亚语:ракија、波斯尼亚语:rakija、克罗地亚语:rakija、阿尔巴尼亚语:Rakia、罗马尼亚语:rachiu)是一种由经过发
- 萨凡纳市萨凡纳(英语:Savannah),成立于1733年,2005年时为佐治亚州第四大城,萨凡纳河流经其中。萨凡纳城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迹,每年吸引上百万名游客。每年的圣帕特里克节,萨凡纳的游行队伍全
- 喀拉拉喀拉拉邦(马拉雅拉姆语:കേരളം,印地语:केरल,拉丁字母转写:Kerala),印度西南部的一个邦,濒临阿拉伯海,全邦面积为3.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3184多万。首府为特里凡得琅,官方语言为马
- 他氟前列素他氟前列素(英语:Tafluprosttrade,商品名:Taflotan)是一种前列腺素类似物(英语:prostaglandin analogue),作为局部用药(如眼药水)来控制青光眼缓解高眼压(英语:ocular hypertension)。它通
- 澳大利亚人列表澳大利亚人按职业分类,可以从以下各列表中查询。
- 御定全唐诗《全唐诗》,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康熙皇帝主导下,搜罗唐诗的合集。“得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计900卷,目录12卷。彭定求、沈三曾、杨中讷、汪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