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

✍ dations ◷ 2025-10-08 16:47:43 #粉末冶金
粉末冶金(Powder metallurgy),是一种以金属粉末为原料,经压制和烧结制成各种制品的加工方法。粉末冶金工艺包含三个主要步骤,首先,主要组成材料被分解成许许多多的细小颗粒组成的粉末;然后,将粉末装入模具型腔,施以一定的压力,形成具有所需零件形状和尺寸的压坯;最后,对压坯进行烧结。粉末冶金零件生产工艺的本质性优势是,具有零件最终成形能力和材料利用率很高。虽然所有的金属都可以制成粉末,但在实用性与经济性考量下,常用作此项用途者有铁与铜。其中,黄铜(铜与锌合金)与铁多用于各种机件的制造,青铜则常用于多孔性轴承的制造。由于金属的物理与化学性质不同,制造粉末的方法也不同,所得的颗粒大小、形状也不相同,常见的制造方法有:用于镁及其合金,因镁易燃,以切削方式加工时便于冷却。所得的颗粒大。包括使用轧碎机、旋转滚磨机及捣碎机等,可用于脆性材料(以压轧或撞击方式),作成不规则颗粒;亦可用于延性材料,以制造油漆颜料的片状颗粒。用于低熔点的金属,如铅、锡、锌等,将之加热到熔融状态,再以喷漆原理在气流中喷射成极细的微粒。将金属加热到熔融状态,并于凝固成固体时,加以搅拌,成为小颗粒状。使用粉状的金属氧化物,在熔点下与还原性的气体接触,直接得到金属粉末,例如铁粉的制造。用于铁、银、钽及若干金属粉末;系以钢板置于电解液中,作为阳极,不锈钢作为阴极,通电后铁粉沉积在阴极上,经剥下电积铁粉,再予以冲洗、过筛、分成各种粗细,而后再予以退火软化。所谓“预制合金粉末”系指合金粉末是用完全熔化的合金来制成,以不锈钢或各种高等合金为例,若以纯金属粉末来混合,将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纯金属混合时,烧结温度系在熔点以下,无法使纯金属变成合金),故先制成合金后,再制成粉末。将金属粉末通过敷层金属的蒸汽,使表面凝聚一层敷层金属,这种金属粉末即称之为“预敷粉末”,此粉末在烧结后,可使制品具有此一敷层金属的特性。将粉末送入模中加压成形前,必须慎选粉末,以使制品达成经济性要求,并且在压实后,可以得到所要的性质。当仅使用一种粉末时,只要颗粒大小及分布适当,即可送入模中加压成形。当为增加粉末流动性或密度,必须掺入不同尺寸的粉末颗粒时,混合粉末常加入润滑剂(如硬脂酸、硬脂酸锂或粉末石墨),以减少粉末间的相互粘著,并降低压制时模壁的磨擦阻力,使成品易于脱模;可是,润滑剂的加入,却会使产品在烧结后,容易出现孔眼。常见的成形法有:压制是将混合妥当的定量粉末置于钢模内,用每平方吋数千磅到二十万磅的压力,在模中压制成形的方法。其中,压力的大小则依粉末的性质而异,对于软质(可塑性高)的粉末而言,不需要太高的压力,则可使其互锁而得到颇为密实,且具有适当强度的压制件;对于脆性、高硬度的粉末而言,则需要较高的压力。压制法所使用的压力机,可分成:模子与冲头间的配置方式,则可分为:至于冲头的行程,全视粉末的压缩比而定。离心压制法在操作上,系将金属粉末置于模内,在高速旋转下,产生离心力,并作用在每一个金属颗粒上,以压制重金属粉末(如碳化钨等工具材料)。此法仅适用于形状简单,断面均匀的小制品。将金属粉末与一种浆质材料混合后,注入石膏模中,利用石膏的多孔性,吸收多余的液体,使浆中的粘性物质及金属粉末留在石膏模内,成为类似普通铸造法的铸件。此法类似陶瓷的造形法,当用于中空件时,可在混合浆质于靠近石膏模面粘结到适当厚度时,将多余的浆液倾出,留下一层壳式的粘结件。用于以金属粉末制造长条形的制品或型材时,如核能固体燃料棒及其他高温金属。可依材料性质分成:用于化学工业中的过滤用多孔性金属板的制造,其方法为:将金属粉末均匀分布在陶瓷盘上(厚度依需要而定),然后在分解的阿姆尼亚气体中,以高温烧结之;其过程中未加上其他压力,仅是靠高温可塑状态下的重力结合之。烧结后的金属板,可再施行滚轧,以控制厚度,并增加表面光平度。将金属粉末置于模中,以液压或气体直接加压在金属粉粒上;由于各处所受的压力均相同,因此,制品的密度甚为均匀,且各方强度均一。右图所示为一中空筒形压制胚等压模造形装置的切面图。将金属粉末自漏斗中漏落于两个辊子之间,借由滚轧的压力,使粉末互相锁成板片状,然后再送到烧结炉中烧结。烧结后,可再送到滚轧机滚轧,以控制其厚度,增加表面光平度,必要时,亦可进一步作热处理。此法可作连续性操作,宜于大量制造。以爆炸的爆炸力来压制粉末的生压件(压胚),由于爆炸的压力非常高,可使可塑性低的金属产生极高的密度及互锁强度,缩短烧结时间,降低因烧结而产生的收缩率。其中,爆炸的压力可借由推动柱塞来推动,以压缩粉末,亦可经由防水袋的设计,传递压力给粉末。先将极细的金属棉或线,切成一定的长度,成为金属纤维,各纤维予以弯曲,互相嵌扭作成乱线状,并与一种液体糊状物混合,浇注多孔性的底盘上,待液体漏尽,即形成乱线一样的金属纤维所组成的‘席子’,然后加压并烧结之;或再施以滚轧或以对压模压紧,以增加密度。将生压件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以增加其机械强度及硬度的操作,称之为烧结。烧结的过程中,晶粒界面首先成形,进而造成晶粒的再结晶,而高温使金属的表面的可塑性提高,并建立一层液体的网组织,可改进相互间的机械互锁性质;另外,金属中溶解的气体,亦可在高温下被驱除净尽。至于烧结的温度,则通常都在主要组成金属的熔点之下,而烧结时间,则约在 20-40 分钟之间,此外,烧结的过程中,为避免粉末与大气接触而氧化,可使用还原性蒙气或氮气,以阻止高热时形成有害的氧化层。此外,生压件烧结后,因制品形状、颗粒大小与分配、化学组成、烧结操作情形、压力大小等因素,使尺寸或有增长或缩短的稍微差异。热压法是将粉末的加压与烧结同时在一个模子内完成的加工法,常用于碳化钨工具材料的制造。此法具有提高制品强度、硬度、精密度等优点、但因加热是在加压的同时进行,因此,所使用的模子必须是耐热材质,且加热蒙气及时间长短不易控制;另外,在处理高温合金时,必须使用石墨模,但由于石墨模的强度甚低,仅能使用一次,消耗量颇大。火花烧结法也是加热与加压同时在一个模子内完成的烧结法,只不过加热方式与热压法不同,且所需的时间也甚为短暂,颇似照相用闪光灯一般,通常约为 12-15 秒,而所得的制品颇为密实。其中,加热的过程系先将直流电能储存在电容器内,于烧结时放电,产生高能量的火花(约 1-2秒),先将粉末表面的不纯物去除,火花之后,可产生新的结晶,然后在压力之下,使颗粒间更为密实。此法除可用于碳化物等高温金属的烧结外,亦可用于铝、铜、青铜、铁及不锈钢等。渗油处理系将烧结的轴承,浸入润滑油中加热,并且维持相当的时间,或真空处理(时间可以缩短);此时,轴承借由多孔性的毛细管作用,吸存润滑油,并于转动时释出。系指将低熔点的熔融金属渗入多孔性的烧结制品中,以减少孔隙体积,增加机械强度。金属在渗入之前,可先作化学处理,以增加渗入范围。系将烧结物放置在与压模相似的模内,再压一次,以得到正确尺寸或面层花纹。此方法属于冷加工,具有增加表面层硬度、光平度、尺寸精度与密度等特点。由于粉末冶金制品的密实程度不及实体合金,因此,热处理的效果较差(因多孔性有碍热传递),但实施热处理有助于改进其机械性质。高密度的模压件,可直接实施普通标准方式的电镀,但中低密度的模压件,必须以珠击法(Peening)、擦光法(Burnishing)或塑胶树脂渗入法以封闭面层的孔隙,再能实施普通标准方式的电镀。 注意:不可使用盐类渗入,以免在电镀时起泡。对于螺孔、沟槽、挖切或侧孔等无法在模中压制出来者,仍须以传统的机器切削之,而所使用的切削工具,以碳化钨材质为宜,所使用的冷却剂,则必须避免使制品锈蚀。

相关

  • 开放科学开放科学(Open Science)是让各社会阶层的人,不分专业或是业余,都可以接触科学研究、资料以及相关传播访问的运动。开放科学的作法包括出版开放研究(英语:Open research),致力开放获
  • 壮傣语族泰语支(又称傣语支、台语支、壮傣语支、壮泰语支、壮台语支)是壮侗语系侗台语族中的一个语支,即汉藏语系传统分类中壮侗语族壮傣语支的语言。包括壮语、布依语、傣语(在中国境内
  • 过去式过去时(Past tense),也常称为过去式,是一种时态,用于说话时点之前所发生事件的语法意义。在英语中,过去时态是一个动词的词尾变化的形式之一。规则动词的过去式是由基本形式的动词
  • 抗双链DNA抗体抗双链DNA抗体(英语:Anti-dsDNA antibodies)是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中的一种,其靶标的抗原是双链DNA。一些血液检测如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荧光可在诊断实验
  • 奥利佛·萨克斯奥利佛·萨克斯,CBE(Oliver Sacks,1933年7月9日-2015年8月30日),英国伦敦著名医生、生物学家、脑神经学家、作家及业余化学家。他根据他对病人的观察,而写了好几本畅销书。他侧重于
  • 扁鹊列传约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地点有三种说法:扁鹊(约前407年-约前310年),原姓秦,名越人,一名缓,号卢医、扁鹊,中国战国时代医师。约生于周威烈王十九年(公元前407年)前后,卒于周赧王
  • 波尔查诺博尔扎诺(意大利语:Bolzano,,德语:Bozen,博岑,,当地方言:,拉登语:Bulsan,,拉丁语:Bauzanum)是意大利北部上阿迪杰的省会,靠近奥地利边境及威尼斯西北偏北。波尔扎诺自治省的省政府和省议会位
  • 杰斐逊县杰斐逊县(Jefferson County, Georgia)是位于美国佐治亚州东北部的一个县。面积1,372平方公里。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0年统计,共有人口17,266人。县治路易斯维尔。成立于1796年
  • 杜伊勒里宫杜伊勒里宫(法语:Palais des Tuileries)曾是法国的王宫,位于巴黎塞纳河右岸,于1871年被巴黎公社焚毁。1559年法国国王亨利二世去世后,其遗孀卡特琳·德·美第奇决定搬出亡夫居住的
  • 约翰·卫斯理背景 新教 宗教改革 抗辩五条 加尔文主义与阿民念主义争论史人物 雅各布斯·阿民念 西蒙·伊皮斯科皮乌斯 胡果·格老秀斯 抗辩派 约翰·卫斯理学说 全然败坏 有条件的拣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