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氯化碘

✍ dations ◷ 2025-09-30 13:54:42 #碘化合物,氯化物,互卤化物,1810年代发现的物质

三氯化碘(或六氯化二碘)是一种氯和碘组成的互卤化物。

是较早发现的互卤化物之一,早在1814年即与一氯化碘一起被戴维发现。

黄棕色针状易潮解结晶,在室温下能挥发。有刺鼻气味。具腐蚀性。熔点 33℃。加热至 77℃完全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溶于水分解,溶于乙醇、苯、乙醚、四氯化碳和浓盐酸等。一般配成20~35%的浓盐酸溶液使用。由于易分解,因此很难得到纯的产品。

固态时三氯化碘的晶体是一个平面分子结构,属三斜晶系,其简单晶格不是以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存在而是   I 2 C l 6 {\displaystyle {\rm {\ I_{2}Cl_{6}}}}

熔融的三氯化碘会明显地发生离解,生成一氯化碘和氯气:

因此作为溶剂是不适宜的。另一方面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的电导测定又表明有以下反应发生:

  I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 也可以与路易斯酸生成   I C l 3 A l C l 3 {\displaystyle {\rm {\ ICl_{3}\cdot AlCl_{3}}}} 之类的配合物。

与水反应生成一氯化碘、盐酸和碘酸:

1、由碘和定量的液氯在 −80℃反应制备。蒸发除去过剩氯后获得固态六氯化二碘,不能用结晶法或蒸馏法纯化,因为它迅速分解为一氯化碘和氯气。

2、在<40℃的强酸性溶液中进行如下反应。

此法是制备六氯化二碘的方便方法。

用于医药、有机合成和测定碘值。用作氯化剂及氧化剂。

相关

  • 医学遗传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医学遗传学(英语:medical genetics)是将
  • CXCL111RJT· inflammatory response · immune response · signal transductionCXCL11(英语:Chemokine (C-X-C motif) ligand 11)是一小分子的细胞因子属于CXC趋化因子家族,又被称
  • 叶绿醌叶绿基甲萘醌(英语:Phylloquinone,2-甲基-3-叶绿基-1,4-萘醌,简称叶绿醌,又称为维生素K1)属于一种多环芳香酮,骨架基于2-甲基-1,4-萘醌,在三号位上有一个植烷取代基。叶绿基甲萘醌是
  • 普拉西战役普拉西战役,发生于1757年6月23日,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战争。而孟加拉王公达乌拉有法国支持。战役背景是欧洲发生了七年战争,英法交战。在普拉西战役中,孟加拉
  • 陈恕行陈恕行(1941年6月20日-),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镇海,中国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1941年生于上海,原籍浙江镇海。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数学系。201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 浆膜心包心包,又名心膜,是一个圆锥形双层纤维浆膜囊,包裹心脏和出入心脏大血管根部。心包的两层分别为:心包的学名pericardium来自希腊语的περι(环绕、周围)与κάρδιον(心脏)两字
  • 商业摄影商业摄影是摄影师或摄影技术执行者等承接客户委托后进行拍摄,并收取报酬;商业摄影为商业所存在,在此范畴内,摄影本身即是商业行为。商业摄影并无特定的类型,其拍摄内容、执行方式
  • 吼猴Mycetes Illiger, 1811 Stentor É. Geoffroy, 1812吼猴是指吼猴亚科(学名:Alouattinae)吼猴属(学名:Alouatta)下的一类新世界猴,身体粗壮,雄猴体长约57厘米,尾长约50厘米,雌猴比雄猴
  • 卡兹奇山卡兹奇山、或译卡茨基尔山(Catskills Mountains或the Catskills)是美国纽约州哈德逊河以西、奥本尼西南方的一处高原,是阿利根尼高原的最东部。东部陡峭,向西渐见平缓。最高点斯
  • 撕裂者行动坐标:37°52′N 127°44′E / 37.867°N 127.733°E / 37.867; 127.733 (Chuncheon)联合国撕裂者行动(英语:Operation Ripper),又称第四次首尔战役(Fourth Battle of Seoul),是韩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