浊上变去

✍ dations ◷ 2025-07-02 15:06:56 #语言学,汉语音韵学,方言学

浊上变去(浊上归去)是汉语音韵学和汉语方言学中的一个术语,是中古汉语声调变化的三个主要现象之一,指声母为全浊的上声字改读去声(而次浊上字声调和清上字相同)。

浊上变去开始的时间很早,汉魏时期就可以找到痕迹。晚唐李涪《切韵刊误》云:“吴音乖舛,不亦甚乎!上声为去,去声为上。”指出“辩、舅、皓”等字《切韵》归上声不妥。李氏以《切韵》为吴音固然谬误,但透露出《切韵》的全浊声母上声字在李氏方言里已变为去声。明确把全浊上声字跟有关的去声字看成是同音字而编排在一起的是元代周德清的《中原音韵》。

浊上变去现象在官话、赣语、大部分湘语中都很规律;而在吴语、闽语、客家话、粤语中,则多保留阳上调类,或古全浊上字和次浊上字的白读音有共同的演变行为,但并不总能单独成调类。如在客家话中,古浊上字的白读音多并入阴平;在北部吴语中,古浊上字的白读音多归阳去;建阳阳上归阴去,闽南阳上归阳去,沙溪阳上归阳入,闽北大部阳上根据声母类型派入阴去、阳去、阳入甚至阴平。一些学者就以浊上变去现象的同言线为汉语七大方言的分组的依据之一。

例如:

以下是一些在古代属全浊声母上声(据泽存堂本《广韵》),在现代汉语普通话读去声的例字。

並母:並、部、倍、抱、被。

奉母:奉、妇、父、犯、范。

定母:杜、稻、动、荡、弟。

澄母:重、赵、杖、丈、兆。

从母:在、坐、静、造、聚。

邪母:象、像、祀、序、似。

崇母:士、仕、柿、撰、馔。

船母:葚。(船母以平声为主,且上声常不变去,常见字不多。)

禅母:上、受、是、善、甚。

群母:巨、件、近、技、拒。

匣母:下、后(包括“後”)、户、旱、幸。

这条规律也存在少数反例。比如“缓”本来是匣母上声,现代汉语普通话仍读上声;“揆”本来是群母上声,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阳平。

相关

  • 贾思勰贾思勰(?-?),齐郡益都县(今山东省寿光市西南),北魏农学家,官至高阳郡太守(今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一带)。他精通农业科学,在复兴由于战乱而荒废的华北农业时,将旱地农业技术体系化,于北魏末年
  • 州际公路系统州际公路系统(英语:Interstate Highway System),正式名称为艾森豪威尔全国州际及国防公路系统 (Dwight D. Eisenhower National System of Interstate and Defense Highways),是美
  • 大都会铁路大都会铁路(英语:Metropolitan Railway)是伦敦地区在1863年至1933年之间的一家客运、货运铁路公司。大都会铁路是世界首家修建地铁的公司。1905年,大都会铁路开始进行电气化,1907
  • 海城海城县,可以指:
  • 核动力潜艇核动力潜艇,简称核子潜艇、核潜艇,是以核反应堆为动力来源的潜艇。由于这种潜艇的生产与操作成本,加上相关设备的体积与重量,采用这种动力来源的潜艇几乎都是军事用途,仅有少数核
  • 瓦房店水库瓦房店水库是中国辽宁省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一座水库,位于大凌河西支二支上,建于1982年。水库正常库容为90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20平方千米,海拔为405.26米。
  • 丁香门 (电影)《丁香门》()是1957年法国与意大利合拍的剧情片,由雷内·克莱尔(René Clair)执导。剧本是根据雷内·法雷的小说 "La Grande Ceinture"改编而成。本片荣获1958年奥斯卡奖与英国电
  • 甲基膦甲基膦是最简单的有机磷化合物,化学式为CH3PH2,可简写为MePH2。它是具有恶臭气味的气体,可以凝结为无色液体。它可以由磷化物的甲基化反应制得:甲基膦具有伯膦类化合物(RPH2)的通
  • 迹象文学社迹象文学社(英语:Inklings,又译为淡墨会社或吉光片羽社)是1930年代时期一个与英国牛津大学有关的非正式的讨论组。组员是崇尚记叙文的文学狂热者,并推动奇幻小说的写作。虽然参与
  • 柏杨回忆录《柏杨回忆录》,1995年11月9日于台北县新店市花园新城由柏杨口述,国立阳明大学教授周碧瑟执笔。柏杨的一生灾难重重,在写作途中,周碧瑟常常把笔放下来,叹息说:“您的灾难,怎么没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