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里克·米约贝里

✍ dations ◷ 2025-10-06 20:42:31 #1882年出生,1938年逝世,瑞典动物学家,瑞典人类学家

埃里克·米约贝里(Eric Georg Mjöberg,1882年8月6日-1938年7月8日)是瑞典动物学家和人种学家。他在20世纪初,领导了瑞典首次对澳大利亚的科学考察,并工作于印度尼西亚。越橘属植物“ J.J.Sm.”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在动物方面,“”、“Mjöberg's Forest Dragon”、“the Atherton Tableland Skink”、“Mjöberg's Bush Frog”和“Mjöberg's Dwarf Litter Frog”也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1882年8月6日,埃里克·米约贝里出生于瑞典哈兰省。1908年,他在斯德哥尔摩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1912年,在隆德取得了博士学位。

1910年至1911年埃里克·米约贝里领导了对澳大利亚西北部的考察,1912年至1913年又对昆士兰进行了考察。1919年至1922年,他在苏门答腊棉兰为德利实验站(Deli Experimental Station)工作。并在1922年至1924年,担任了沙捞越博物馆的馆长。此外,他还曾在瑞典许多博物馆工作过。

1903年至1906年,他被国家昆虫学会聘请,1903年至1910年多次在国家博物馆工作。1907年至1909年期间,他还在斯德哥尔摩许多高中任教。在领导澳大利亚考察之前的1902年至1909年,他于瑞典各地游学。1916年至1917年,他在美国巡回演讲,之后的1920年,他被派任苏门答腊瑞典领事,1921年至1925年,他又来到美国学习。

20世纪初,埃里克·米约贝里动身去往西澳大利亚金伯利地区,试图证明他的达尔文主义人类进化论。但他并不知道接下来几年的探险会对澳大利亚土著人和他自己带来可怕的后果。在西澳大利亚,埃里克·米约贝里沉迷于对土著人的研究中。刚开始只是采集当地植物和研究动物群落,但很快就发展成为对当地神圣墓地的亵渎,并将土著人的遗骨走私回瑞典。

历史学家将埃里克·米约贝里描述为一个激进、傲慢且狡猾的人,当地土著人、牧民甚至是他自己的科研小组都对他充满了敌意。

1911年后,他领导了对澳大利亚东部海岸:昆士兰州、新南威尔士州和维多利亚州的第二次考察,并从每一个地方都带走了一系列的土著人遗骨。

1915年公布的日记暴露了关于他在1910年的考察中对澳大利亚材料进行的不道德且非法的采集。1910年至1911年间,大部分存放于瑞典人种学博物馆的材料都被移走了。瑞典达拉那大学(Dalarna University)的人类学家克拉斯·霍尔格伦(Claes Hallgren)在其著作《两个旅人-两张澳大利亚的照片》()中,研究了埃里克·米约贝里的理论,引发了一场伦理争论,导致瑞典政府联络了澳大利亚政府。2004年9月,在距离遗骨被移走90年后,瑞典博物馆提出归还这些澳大利亚土著人骨骼。澳大利亚土著长老前往斯德哥尔摩领取这些骸骨。金伯利土著法律和文化中心(Kimberley Aboriginal Law and Culture Centre)发言人尼尔·卡特说:

土著人相信如果尸骨未寒,那么他们的灵魂将得不到转世。

共有18箱遗骸,据信包括两个小孩,在送往故土埋葬前将送到澳大利亚国家博物馆进行鉴定。

在没有得到同意的情况下,埃里克·米约贝里以袋鼠骨骼的名义带走了这些遗骨。根据哈格伦博士的流行哥特小说可看出,他的这种态度是当时社会达尔文主义的代表,妖魔化土著人成为了埃里克·米约贝里掠夺遗骨的“正当理由”。这样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打动那些将他视为冒险家的人们。

埃里克·米约贝里在长期的不明疾病的折磨下贫困的死于斯德哥尔摩。在那期间,他不断的做关于金伯利地区经历的恶梦,包括被土著人跟踪等。因生活拮据,他被迫出售了部分收藏品。尽管他身体欠佳,但他也成功的完成了一本关于这些经历的作品。

在纪录片中,一位长者解释说,灵魂使得入侵者落入困境,让他们生病,土著人知道如何避免这些影响,但外人并不知道。

他对众多的科学文献作出了贡献,包括:

Jeanette Greenfield, (Third Edition), Cambridge Press, London, 2007 p 310

相关

  • 核溶解核溶解(英语:Karyolysis)是因去氧核糖核酸酶活性导致垂死细胞染色质物质的完全溶解。核溶解后细胞被伊红均匀的染色。经常在核破裂之后发生。主要是坏死的结果。细胞凋亡时核破
  • 保罗·纳斯保罗·麦克西姆·纳斯爵士,FRS FMedSci(英语:Fellow of th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英语:Paul Maxime Nurse,1949年1月25日-),通称保罗·纳斯(Paul Nurse),英国细胞生物学家、皇
  • 发芽发芽(英语:Germination,亦称为萌发)是指植物从种子中发出及真菌从孢子中发出的过程,之后它们开始生长。发芽最常见例子就是对被子植物或裸子植物的种子进行催芽而形成幼苗。然而,
  • 共和游行2015年共和游行(法语:marches républicaines),是指在法国当地时间2015年1月10日至11日间,于各城市所举办的游行,其中以巴黎共和广场的规模最大。游行的目的是为了声援沙尔利周刊
  • 自杀报导的六不六要自杀报导的六不六要是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时在《自杀预防:给媒体从业人员的指引》(PREVENTING SUICIDE A RESOURCE FOR MEDIA PROFESSIONALS)中提到,有关大众媒体报导自杀新闻
  • 爱狗人士爱狗人士,热爱狗之族群。相对的,也有“爱猫人士”等称呼。随着世界各地动物保护意识抬头,饲养犬只作为同伴的人愈来愈多,狗在人类社会中的地位也慢慢提升。爱狗人士一词最初专指
  • 象郡象郡为秦代在平定百越族后所设的一个郡级行政单位。近现代有关象郡位置向有争议,一说是在今日广西与广东雷州半岛,面积达10万平方公里以上,一说则指象郡包含了越南境内的北圻和
  • 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电子游戏产业的影响2019-20冠状病毒大流行对电子游戏产业影响明显。电子游戏产业受到爆发方式的不同影响,最常见的原因是对来往中国或其他地方的旅行的担忧,或者与中国制造流程的放缓有关。与受
  • 金浩英东北高中东国大学话剧影像系话剧专业(学士)金浩英(韩语:김호영,1983年2月19日-),韩国男演员,韩国著名音乐剧男演员,曾数获音乐剧奖项,其舞台演出及唱功声线不论男或女角色,都能驾驭得
  • 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涅日丹诺夫尼古拉·尼基福罗维奇·涅日丹诺夫中尉(俄语:Николай Никифорович Нежданов,1913年-1937年11月22日),父名有时音译为尼基弗洛维奇,是一位苏联航空兵,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