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

✍ dations ◷ 2025-07-19 04:52:22 #豇豆
.mw-parser-output ruby.zy{text-align:justify;text-justify: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p{user-select:none}.mw-parser-output ruby.zy>rt{font-feature-settings:"ruby"1;padding:0 0.1em;user-select:none} 豇(jiāng)豆(学名:Vigna unguiculata,汉语拼音:jiāng dòu,注音符号:ㄐㄧㄤ ㄉㄡˋ),又称豆角、长豆、红豆(不是赤豆)、缸豆,属豆科豇豆属植物。台湾闽南语俗称菜豆仔,还有人称呼它长豆、豆角、米豆等。豇豆是最重要的食品豆科作物之一。覆盖亚洲,非洲,欧洲南部,中美洲和南美洲等半干旱热带地区。豆荚稍肉质且柔软,外观呈长条状圆柱形,长度大约30~50公分,直径约0.6~1.0公分;内有种子多颗,种子长椭圆形或圆柱形或稍肾形,长 0.6~1.2 公分,黄白色、暗红色或其他颜色。一年生草本;其叶腋或顶部抽出花梗,先端着生单花2~5对,多数仅能结两荚,左右对生;黄色或紫色花,长条形荚,绿色、青灰或紫色等。原产于非洲。现主要在旧大陆温暖的地方栽培。豇豆有四个亚种,分别是:长豇豆(豆角)常用于制作酸豆角,一种湖南特色美食。

相关

  • 醋酸菌A. aceti A. cerevisiae A. cibinongensis A. estunensis A. indonesiensis A. lovaniensis A. malorum A. nitrogenifigens A. oeni A. orientalis A. orleanens
  • 生命起源在物质科学与无生源论中,生命起源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关于地球上的生命,如何经历约39到41亿年的进化,从无生物(或死物)转变为生物。2017年,科学家在加拿大魁北克发现42.8亿年前的微体
  • 磺胺磺胺(Sulfanilamide),即对氨基苯磺酰胺,是一种具有药用价值的有机物,最早在1908年由奥地利化学家保罗·雅各布·约瑟夫·杰尔莫(Paul Josef Jakob Gelmo)合成,并在1909年获得专利权
  • 磷钼酸磷钼酸(Phosphomolybdic acid)也称为十二钼磷酸,简称PMA,是化学式为H3PMo12O40的黄绿色无机化合物,是一种杂多酸,磷钼酸可溶于水及极性的有机溶剂(例如乙醇)。磷钼酸水合物为黄色固
  • 辐射线放射线可以指:
  • 性传染疾病性感染疾病(英语:Sexually transmitted infections, STI),又称性病(英语:Venereal Disease, VD)或花柳病,描述因性行为(指阴道性行为、肛交和口交)而传播的疾病。大多数的性感染疾病一
  • 细胞 (杂志)《细胞》(Cell)为一份同行评审科学期刊,主要发表生命科学领域中的最新研究发现。《细胞》刊登过许多重大的生命科学研究进展,与《自然》和《科学》并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
  • 1915年伦敦条约1915年伦敦条约是意大利与三国协约的秘密协定,于1915年4月26日由意大利王国、英国、法国和俄罗斯签署。根据协定,意大利要退出三国同盟,加入三国协约。1914年9月4日至5日,在伦敦
  • 奥托·布伦费尔斯奥托·布伦费尔斯(德语:Otto Brunfels,1488年-1534年),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德国的神学家、植物学家。他著有一本重要的草本植物志《活植物图谱》。该书出版于1530年至1536年,同时还附
  • 石坂公成石坂公成(日语:石坂 公成/いしざか きみしげ Ishizaka Kimishige ?,1925年9月28日-2018年7月6日),日本科学家、医学家、免疫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拉霍亚过敏与免疫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