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道 (基督教)

✍ dations ◷ 2025-07-19 14:55:00 #基督教修道制度,禁欲主义,基督教术语

基督宗教中的修道制度是起因于反对教会逐渐世俗化,在3、4世纪时兴起。而更早的潜伏因素是在君士坦丁大帝统一教会及罗马帝国前,因基督教的宽柔政策,所以教会水准偏低、基督徒素质不齐。当时一些人走出来,注重属灵生活,退居大漠。“隐士”的希腊文意思是“沙漠”,而“修士”的希腊文意思是“独自”(希腊语:μοναχός,monachos),此二词成为敬虔的象征。他们持守贫穷、圣洁、顺服的誓言,每天祈祷、工作,有些甚至向外传福音。

“独修”是最初修道的形式,独修者会到旷野修道,他们就被称为“隐士”。圣安东尼被视为第一位修士。因为他这样的行为,吸引了许多的人仿效。突然之间,这样的修道方式如浪潮涌起。这当中有一位隐士,西门·斯泰莱特(Simeon Stylites)在修道当中,因为有太多民众因为景仰而前去拜访、观望,他倍感困扰。最后,他不得不移到一根柱梁之上继续他的修道,这样过了三十年。其间透过他的门徒以吊篮递食物给他吃。后来,修道的形式从独修转而发展成为团修的形式。这是由一位修士,帕科缪(Pachomius)所开始的。他建立了有管理有规律的团体生活方式,让修士们一同起居、劳动和崇拜。让修道者不再是各过各的、各做各的。这样的改革大大的帮助修士生活中可能会变成懒散、怪异的危险。

安当尼(Anthony,250年—356年?),基督教修行制度的创始人。出生于埃及中部的Koma,为科普特人。原是农民,因领受《新约圣经·玛窦福音》第十九章二十一节中,耶稣对寻求永生的少年财主所说的话:“你若愿意做完全人,可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你还要来跟从我。”而舍弃一切,在他所生长的村庄发愿过禁欲生活(约270年)。十五年后,离开社会人群索居于沙漠洞穴(故有隐士之称),过着禁食、祷告、读经...极其严峻的沙漠修道生活,为后来的跟随者树立修士典范。圣安东尼被描述是:“经常禁食...既不用水洗澡...也不洗脚。”275年开始二十五年的与世隔绝生活。仿效安东尼修道方式的人多了起来,有些人独自隐居、有些人则结成团体,其中最大的团体位于尼提亚(Nitria)和思西提斯(Scetis)的旷野里。305年时,广收门生。他将这些跟随者组织起来,誓言舍弃一切跟随基督,只过贫穷与祷告的生活。

对亚流派争论有影响力。

在君士坦丁大帝信奉基督后,教会涌入人潮,而面对世俗化的冲击,因此此时许多人如同安当一般,隐居于沙漠、成为苦行修士。

团体修道方式的先驱。他曾是一位军人,于325年开始接受修道主义,因其反对极端主义─个人独自隐居的方式。故他开设第一所共同生活的修道院,管理方式类似军队的组织中的规律。

使东正教及修道禁欲主义之关系和谐。他认为修道主义是正统基督教的表现,将修道群与教会距离拉近。也是第一位提供医疗及教育服务的修道士。神学贡献是与亚流派的基督论作出抗衡。因其许多社关组织、及个人圣洁生活,故教会历史中他与拿先斯和女撒的贵格利获称‘加帕多家教父’。

帕提克被称为“爱尔兰的使徒”,他生于罗马帝国的不列颠,但在少年时曾被掳至爱尔兰长达六年,当他有机会逃回家乡后,他觉得要回到爱尔兰去传福音。他在爱尔兰传道的时候,守苦修和修道主义。

有“西方修道主义的族长”之称。建立十二间修道院,建立‘圣本笃准则’(Rule of St.Benedic)以改革修道运动。其中他所建立的修道院中,最著名的就是在南罗马的卡西诺山修道院(Monte Cassino),而他的“圣本笃准则”也是在这里完成的。圣本笃主张要勤奋工作,不论是属灵或属世或是属物质的事。圣本笃:“要提防怠惰,视之为灵魂的最大仇敌。”“以双手作工、从事农耕,乃最有用的人。”其修道生活较中庸,本笃修道院在黑暗时代向异族传递文化有很好的果效。

克吕尼修道院带动的修道院改革运动影响极大,如11世纪贵格利推行的教宗全面改革,甚至第十至十二世纪的期间所有的改革都可以称为克吕尼改革运动。接受任何种类、方式的捐献,修道士专心追求灵性经验。不受任何人的控制,包括国王,他们只对教宗负责。他们并有能力从事各种社会的改革,故许多修道院都根据此模式建立、联合。

克吕尼运动似达成的目标:

可是因其富裕、与社会友善的关系使得另一群人去寻求另一种更为朴素和原始的途径。

1097年在西笃创立,最初只是模莱斯密城本笃修道会的一个支会。是最出名的苦修团,是对克吕尼修道主义的一种反动,其着重先知精神多于权力,第三任的院长哈定给新会草拟了一套准则,强调劳力多于学术,认为工作就是祷告,故成为农业发展的先驱者。他们在最荒凉的地方搭盖自己的修道院,不接受任何称号、馈赠或信徒的赞助。他们自己承担耕种、烹饪、纺织、木工等许多日常工作,不雇用仆人。教室很简陋,没有装饰或财宝,更没有个人财产。冬天睡眠七小时、夏天六小时。每天除了团体崇拜及祈祷的时间以外,其余的时间用来工作、默想、读书。在饮食方面,修道士都吃得很少,夏天每日吃一餐饭、冬天吃两餐。食物很简单,就是蔬菜、鱼和乳酪。再寒冷的冬天也都只能在圣诞节那一天生火取暖。这些严格的规定使他们得到巨大的成功。在12世纪末有530所西笃会修道院成立,在之后一百年内有150所成立。最有名的修道士是克勒窝的伯纳德(Bernard of Clairvaux),是中世纪神秘主义的代表者。为最极端的西笃会修士待己甚严,品行道德崇高、熟悉《圣经》、爱心热切、指责罪恶、被视为“欧洲的良心”。

走出修道院,将福音传给普通人,依靠百姓的赈济和捐献,被称为修道,又称托钵修会(Mendicant orders)。此类有两派:

于1209年圣方济成立的小行乞僧团。以《圣经·马太福音》十章7-9节为个人委身的座右铭,传讲天国讯息。定订类似使徒清贫生活的简单规律。基本要求:绝对清贫、不拥有财产、不在主教允许前私自传教、不在神学问题上争辩、‘与仇敌复和’的观念使世人称颂。与动物关系亦好,其‘敬虔’、‘真挚善良’为日后人们的榜样。

创始人为西班牙人道明。为改革亚尔比根派的信徒,他招聚有志于追求知识学问、向异教、异端传福音者一起来传福音,成为教会宗教裁判所的先锋。因为其目标,所以在大学教育中受到肯定、学术上享有声誉。

极端苦修主义的规则,守清贫、独居和素食。16世纪后期,神秘的亚维那的德勒撒,进行改革,使圣衣会重回默想、宣教和神学研究。

以‘圣奥古斯丁规条’所办的修会。这规条的弹性让奉行的人可以因应环境使用。奥思定会与医院有特别的连系。最出名的修士是马丁·路德。

起源不明,但在11世纪末为照顾病者,款待旅客与十字军,组织团武士来保护旅客,后来发展成为正规的军队。12世纪很多成员加入十字军。1291年,他们战败,逃往罗德岛,被称为罗德岛武士。1530年查理五世将马耳他的主权教给他们,故被称为马耳他骑士。1798年拿破伦夺得马耳他后,医院骑士团团先转移到俄国,后来定居于意大利罗马,直至今天。

在1118年为保卫耶路撒冷,对抗穆斯林而成立的武士修道团。影响力极大,所多基督教国家都有其成员,他们得到大量的捐输财富,储存于巴黎和伦敦“圣殿”中,故建立可靠银行家的美誉。常与慈善武士团发生冲突,于1312年被控不道德、迷信、信奉异端,故在维也纳会议中被镇压。

相关

  • 狂犬病狂犬病疫苗是指用来预防狂犬病的疫苗。目前已有很多有效且安全的疫苗。在暴露于病毒(例如被狗或蝙蝠咬)之前或之后一段时间都可以施打狂犬病疫苗。在接种三剂后可以有长期的免
  • 早雨海世早雨海纪指从距今约38亿5千万年到38亿年前,长达5千万年的一段时间。紧随它之后的是晚雨海世。该时期的上下界限标志是以二座最年青的大型月球撞击盆地的出现而确定:雨海盆地的
  • 国家代码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3166-1国际标准是ISO 3166的第一部分,有ISO标准国家代码。1974年首次出版。ISO 3166-1旨在为国家、属地、具特殊科学价值地点建立国际认可的代码。代码
  • 増井祯夫增井祯夫(日语:増井 禎夫/ますい よしお Masui Yoshio,1931年1月1日-),日本裔加拿大细胞生物学家,推动1980年代细胞周期研究大发展的关键人物。盖尔德纳国际奖得主、拉斯克基础医学
  • 托斯卡纳区托斯卡纳(意大利语:Toscana,发音:),也译为托斯卡尼、塔斯卡尼,是意大利一个大区,拉齐奥位于其南,翁布里亚位于其东,艾米利亚-罗马涅和利古里亚在其北,西濒第勒尼安海。它经常被评价为意
  • 大戴礼记《大戴礼记》,儒学经典之一,所收文章是孔子的学生及战国时期儒学学者的作品。西汉末,戴德将约同时代刘向收集的130篇综合简化,一共得85篇,称为《大戴礼记》;后来其侄戴圣又将《大
  • 清实录《清实录》,全称《大清历朝实录》,是清朝立国开始各个皇帝当朝的史书,是研究清朝历史的基本史籍。清人从关外即开始修订的《满洲实录》,太祖实录到末代皇帝的《宣统政纪》七十卷
  • 大成兴盛徐鸿儒(?-1622年12月23日),山东省巨野人,白莲教徒,明末民变首领。天启二年(1622年6月19日),徐鸿儒在郓城举旗反明,自称中兴福烈帝,年号大成兴胜,当地农民“多携持妇子、牵牛架车、裹粮橐
  • 量杯量杯(英语:Measuring cup)是一种实验器皿,用于量取液体。多为玻璃制造,上宽下窄,并具有底座。容量精度低于容量瓶、移液管和滴定管,刻度较量筒不精确。量杯的刻度线下疏上密。因量
  • BBC Radio 1BBC 广播一台,BBC Radio 1是由英国广播公司拥有的以英语广播的频道,该频道为英国广播公司的FM广播频道之一,除英国以外,全球其他地区也可透过卫星、互联网等方式收听。频道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