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马

✍ dations ◷ 2025-09-29 11:57:46 #李济马
李济马(이제마,1837年-1900年),字懋平、子明,号东武,籍贯全州,朝鲜王朝末期的医学家兼哲学家,著作有《东医寿世保元》等书。李济马出生于朝鲜王朝咸镜道咸兴进士李攀五的家中,他虽然是妾所生,但自幼特别得到其祖父重视,将他视为嫡子看待,但李济马自小就罹患了“列缺反胃症”(食道狭窄症)以及“咳逆病”(引起手脚麻痹的多发性神经炎),但是据说李济马因此对韩医学感到兴趣。13岁时父亲与祖父相继过世,而飘然离家开始漫无目的的生活,他的足迹不但踏遍朝鲜八道更扩及满洲(今中国东北)、沿海州(今俄罗斯)等地增广见闻。30岁时取得韩锡地的著作《明善录》,自此李济马更因为这本著作开启他从医的人生。40岁那年“武卫都统使”(朝鲜王朝末期为守护宫廷而设的官厅)金箕锡的推荐下成为“武卫别选军官”,50岁时担任镇海县监,并在当年发生“乙未事变”的第二年(1896年),协助平定“崔文焕之乱”而受封为“高原郡守”,但是李济马却在第二年(1897年)推掉所有的官职,退出政治生涯,并在咸兴附近开设药房,名为“保元局”替贫困病患看诊以及钻研不足的医学,直到1900年逝世,享年六十四岁。李济马在其著作《东医寿世保元》中将“四象医学”有系统地分类。四象医学是出自“太极原理”的医学用语,李济马认为万物是依据阴阳四象的相对性法则所衍生出的,因此他认为人的脏腑结构也是由阴阳虚实所构成的,李济马也利用自己天生的疾病以及从医治病患的临床实验中,了解人的体质、养生、疾病以及情绪等证实四象医学也与人的脏器官息息相关,并认为可以用脏腑的大小以及强弱分类成“太阳人”、“少阳人”、“太阴人”、“少阴人”等四种不同的类型。韩国文化广播(MBC)《太阳人李济马,태양인 이제마》(台湾为:《医道II:神医李济马传奇》)。神医李济马传奇

相关

  • 机械感受器力学感受器(mechanoreceptor),或称为机械感受器、机械型刺激感受器,是一种感受压力、变形等力学性刺激的感受器。在人类光滑皮肤中主要包含如下四种类型:帕西尼氏小体、触觉小体
  • 17α-羟孕烯醇酮17α-羟孕烯醇酮(英语:17α-Hydroxypregnenolone)是一种孕烷类(C21)甾体物质,由孕烯醇酮在C17的α位羟基化而来。体内的17α-羟孕烯醇酮由肾上腺和生殖腺的线粒体细胞色素P450氧化
  • 构词学词法学(英语:morphology,“组织与形态”),又称形态学、构词学,是语言学的一个分支,研究单词(word)的内部结构和其形成方式。如英语的dog、dogs和dog-catcher有相当的关系,英语使用者能
  • 可听声波声音是振动产生的声波,通过介质(气体、固体、液体)传播并能被人或动物听觉器官所感知的波动现象。声音的频率一般会以赫兹表示,记为Hz,指每秒钟周期性震动的次数。而分贝是用来表
  • 氯化烯丙基钯二聚物氯化烯丙基钯(II)二聚物是一个化合物,其化学式为(η3-C3H5)2Pd2Cl2。此一黄色且空气稳定的化合物是有机合成中的一个重要的催化剂。此化合物是经由将一氧化碳通入氯化钯、氯
  • 刚刚形成恒星形成是分子云的高密度区崩溃成为球形的等离子体形成恒星的过程。作为天文物理的一个分支,恒星形成的研究包括作为前导的星际物质和巨分子云,到恒星形成过程,早期型恒星和行
  • 进化中性理论中性演化理论全称为分子演化的中性理论(英语:Neutral theory of molecular evolution),简称为中性理论。是日本遗传学家木村资生在1968年早期所提出的一种演化理论。这个理论认
  • 作七传统宗教仪式:神明秘密社会:做七,又称作七、作旬、烧七、斋七、理七,是东亚的丧殡习俗,指人死后每隔七天举行法事一次,七天为一期,最多为七期,七七四十九天才结束。道教称之为七七追
  • 香堇菜香堇菜(学名:Viola odorata)是堇菜科堇菜属的植物,原产于欧洲、北非和西亚。香堇菜是欧洲传统的花园植物,其花、叶也可以食用。香堇菜是重要的香水植物。香堇菜香水在华语地区常
  • 胸大肌胸大肌为将手臂拉向胸部的肌肉,两块胸大肌位于胸的两侧。胸大肌通常称为胸肌或胸脯,成扇型,且分裂为大小不等两部分。在其窄端,两部分都附着于肱骨之上,在宽的一端,较小的部分附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