栉水母动物

✍ dations ◷ 2025-07-19 18:36:32 #栉水母动物
栉水母(Ctenophores),又名海胡桃,是一类两胚层动物,属辐射对称动物,现被划分为栉水母动物门(学名:Ctenophora),又名有栉动物门、栉板动物门。原和刺丝胞动物一起分在腔肠动物门,作为无刺胞亚门,现分出。有较发达的中胶层,拥有简单的网状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两胚层;伞缘下延,向内收缩,致身体成球形、卵圆形、扁平形等,体外具有栉板排列成纵行的纤毛带8条,触手具有粘液细胞;身体左右对称或呈辐射对称,胶质厚而透明,游泳时振动栉板;反口极有一平衡感觉器;没有胃丝。生物学上,栉水母与水母为不同门,因栉水母并无刺胞。通过全基因组测序,发现栉水母也许是最古老的多细胞动物(也有证据指出,海绵是最早的多细胞动物),而很多结构远比栉水母简单的生物(如海绵动物门,也叫多孔动物门,以及扁盘动物,这些动物都有一定的细胞分化,没有组织分化,没有形成胚层,没有神经系统,没有肌肉系统),反而与高等生物关系更近。从基因组和转录组分析,最早的多细胞动物祖先没有神经系统和肌肉系统,栉水母和水母发生了趋同进化,两者独立的进化出了神经系统。栉水母有8条不发达的神经索。栉水母的神经发育及运作的基础机制不同于水母。例如,水母及其他高等动物中神经系统发育关键基因在栉水母中都不存在。同样,栉水母也不使用水母及其他动物常用的神经递质,如多巴胺,乙酰胆碱,血清素等。于此同时,栉水母依赖使用谷氨酸作为最主要的神经递质,尽管其他动物同样使用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但栉水母中谷氨酸受体基因远比其他动物的多。由于其他动物的神经系统都是由原始水母的神经系统进化出来的,拥有与水母相同的基础机制,因此可以认为栉水母的神经系统是独立于其他动物的全新的神经系统。栉水母纲可以分为3个纲9个目:

相关

  • V(D)J 重组抗体(antibody),又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简称Ig),是一种主要由浆细胞分泌,被免疫系统用来鉴别与中和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大型Y形蛋白质,仅被发现存在于脊椎动物的
  • 假根假根是植物和真菌的一种结构,和根一样用做支撑或吸收等用途。在真菌里,假根是由固定真菌的匍匐枝向下长的小小分歧菌丝。假根会释放出消化酶并吸收消化后的有机物质。在陆生植
  • 来孙孙是指子女的子女,男性称孙儿或孙子,女性称孙女。在父系社会,儿子的子女称为“内孙”或者“孙”,女儿的子女称为“外孙”。而自己的孙或外孙就称自己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另外,闽
  • 8008Intel C8008为世界上第一款八位元处理器。由Intel从1972年中到1983年推出,共有两种速度,0.5 Mhz以及0.8 Mhz,虽然比4004的工作时脉慢,不过因为是八位元处理器(比起4004的四位元),整
  • 恐怖症恐惧症(phobia)是焦虑症的一种类型,此症的特征为发病者对某些事物或情境,会产生持续性的恐惧与害怕。恐惧症的典型症状是快速发作的惧怕现象,并持续超过六个月以上。患者将竭尽全
  • 明信念阿尔伯特·爱因斯坦的宗教观是许多学者详细研究的内容,他们借此获得有关宗教与科学关系的看法。(因为爱因斯坦是当代最有代表性的科学家),“科学决定论”的问题引起了对爱因斯坦
  • x连锁遗传伴性遗传即遗传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的遗传现象。男性个体的X染色体一定是来源他的母亲,而他本人又一定是将其传给女儿,不会传给他的儿子;然而,女性个体的两条X染色体分别来源于她
  • Maurice莫里斯或莫瑞斯可以指:
  • 四氟苯菊酯四氟苯菊酯是一个能快速起作用、低持久性的除虫菊素类杀虫剂。 它的分子式是C15H12Cl2F4O2。四氟苯菊酯可用于室内环境,来对付苍蝇、蚊子、蛀虫和蟑螂。它是一种相对易挥发的
  • 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坐标:24°51′54″N 121°49′43″E / 24.86500°N 121.82861°E / 24.86500; 121.82861宜兰县立兰阳博物馆(Lanyang Museum)是位于台湾宜兰县头城镇的博物馆,隶属宜兰县政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