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地球构造
✍ dations ◷ 2025-10-07 16:51:25 #地球构造
地球的结构同其他类地行星相似,是层状的,它们可以通过化学和流变学特性区分。地球拥有一层富含硅的地壳、一层溶融状的地幔、一层液体的外核和一个固体的内核。这些对地球内部结构的认识来源自物理学证据和一些推断,这些证据包括火山喷出的物质和地震波。地球结构可以由化学和力学(如流变学)确定。物理学上,地球可划分为岩石圈、软流层、地幔、外核和内核5层。化学上,地球被划分为地壳、上地幔、下地幔、外核和内核。地质学上对地球各层的划分,按照自地表的深度,分别是:各层可以由地震波的折射和反射时的传播时间间接得知。横波不能通过地核,在其他的层中速度也不同。波速在不同层中间的变化依循折射的斯涅尔定律。高速地震波引起的反射则和光波在镜面上的反射类似。地球的平均密度为5,515kg/m3。由于地表物质的平均密度只有约3,000kg/m3,因此我们可以得知,地球核心区域有密度更高的物质。关于地核的更多信息则来自地震学研究。地震学测量显示,地核由2部分构成:半径为1,220公里的固体内核和裹在外面的液体外核,总半径3,400公里。固体内核是由英格·莱曼在1936年发现的,成分主要是铁和镍。在45亿年前的地球早期,高温熔融的状态使较重的物质下沉到地球中心,较轻的物质上浮到地壳,这个过程称为行星分化。地核的成分因此可以推断为80%的铁、镍,以及一些轻元素。其他的重元素例如铅和铀,不是含量过少,就是同其他轻元素结合而留在地壳里。内核甚至被认为是由铁晶体组成。液体的外核包裹着内核,成分也是铁和镍,还有少量的轻元素。最近的研究显示,地核最内部可能富含金、铂和其他亲铁元素。组成地球的成分和普通球粒状陨石和太阳外部的成分有很大关系 。地球的成分同普通球粒陨石相似,而与另一种顽火辉石球粒陨石完全不同。在1940年初,包括弗朗西斯·伯奇在内的很多科学家在这个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地球物理学。两种陨石出现如此巨大的差异之原因是生成顽火辉石球粒陨石的环境必须是极端缺氧的环境。这使亲氧的元素部分或全部保留在和地核相同的合金中。发电机理论认为,外核的对流,以及科氏效应为地球创造了磁场。内核由于高于居里温度而不能保持一个稳定的磁场,但是可能对外核产生的磁场起了稳定作用。最近的研究显示,内核可能比地球的其他部分转得快。在2005年8月,一些地球物理学家在《科学》上发表了一篇论文,称地球的内核每年比地表多转0.3至0.5度。地幔深度达2,890公里。地幔底部的压强高达140×109帕(约140万个大气压)。地幔由富含铁和镁的硅酸盐岩石组成,和地壳相近。虽然地壳是固体,但是高温使硅酸盐拥有足够的延展性,以在很长时间内缓慢流动。地幔的对流在地面上体现为板块运动。物质的熔点和粘度随着压强的变化而变化。由于地幔越向下压强越大,因此地幔上方的部分比下方的部分更容易流动(化学变化也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地幔的黏度介乎1021-1024Pa·s之间。作为比较,水的粘度约为10-3Pa·s,而沥青的黏度为107 Pa·s。地壳深度介乎于5公里至35公里之间,是地球最外层的结构。海盆下比较薄的海洋地壳是由含铁镁的硅酸盐岩石组成的。比较厚的大陆地壳则是由含钠钾铝的硅酸盐岩石构成。由于大陆地壳的主要构成元素是硅和铝,因此也称为硅铝层。同样,海洋地壳被称为硅镁层。地壳和地幔的区别有两部分。首先,地壳和地幔间有一个不连续面,导致地震波的速度变化,称为莫霍洛维奇面,简称莫霍面。造成莫霍面的原因是面上方的岩石包含长石,而下方的岩石不含长石。第二,铁镁堆积岩和橄榄岩之间有一个化学不连续面。很多构成地壳的岩石年龄在1亿年左右,但已知最老的岩石年龄为44亿年。因此可以推断,地球在那时就拥有一个固体地壳。
相关
- 扁桃腺炎扁桃体炎(Tonsillitis),或称扁桃腺炎,通常会快速发病。扁桃体炎属于咽炎的一种。其症状包括咽喉痛、发烧、扁桃腺肿大、吞咽困难、颈部的淋巴结肿大(英语:Lymphadenopathy)。并发症
- 嗜盐生物嗜极生物(英文:Extremophile),或者称作嗜极端菌,是可以(或者需要)在极端环境(英语:extreme environment)中生长繁殖的生物,通常为单细胞生物。与此相对的,在较为温和的环境中生活的生物,
- 纳米纳米为微米的千分之一倍(符号 nm,英式英文:nanometre、美式英文:nanometer,字首 nano 在希腊文中的原意是“侏儒”的意思),是一个长度单位,指1米的十亿分之一(10-9m)。有时候也会见到
- 风险因子风险因子(Risk Factor),在流行病学中是与疾病或感染风险增加相关的变量。风险因子或决是因数是相关的,由相关不蕴涵因果可知,它们不一定是因果关系。例如,“年轻不能说是引起麻疹
- 泉古菌门泉古菌门(拉丁语:Crenarchaeota)是古菌的一个大分支,包括很多超嗜热生物,但在某些海洋里的超微浮游生物中也占有相当比例(尚未成功培养),也有肠道中分离出的种类(餐古菌目)。它们和其
- Foix-Alajouanine综合征福克斯-阿拉吉安尼氏综合征(Foix–Alajouanine syndrome),又名福-阿综合征、亚急性坏死性脊髓炎,是一种由脊髓动静脉畸形(英语: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导致的病症。福克斯-阿
- 埃莉诺·罗斯福安娜·埃莉诺·罗斯福(英语:Anna Eleanor Roosevelt,/ˈɛlᵻnɔːr ˈroʊzəvɛlt/,1884年10月11日-1962年11月7日)是一位美国政治人物。第32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
- 病原学病原学又称为病因学是形成疾病的因素。因为不同性质的病原,大致上可以分成直接病因与助因两类。直接病因最常见的是创伤,或者是因为感染或辐射暴露导致的疾病。直接病因不一定
- 肌细胞肌细胞也称为肌纤维,可以在肌肉组织中见到,这些细胞型态上属于长型且管状,肌肉细胞是从肌肉母细胞发育而来。经过肌肉生成(英语:Myogenesis)后肌细胞会特化成数种型态,包括骨骼肌、
- 万乃洛韦伐昔洛韦(Valaciclovir)是鸟嘌呤类似物类抗病毒药物,用于单纯疱疹和带状疱疹感染。它是阿昔洛韦的前药,在体内可转化为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是一种前药,是阿昔洛韦酯化物,口服生物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