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味

✍ dations ◷ 2025-09-30 23:44:40 #肉类,中国饮食

野味是中国人对野生动物来源的食材的统称,在热带雨林则称为丛林肉。

古时人类经常对野生动物进行捕杀,并成为一种仪式。女真人原有猎食野味的习惯,满清入关后,影响了中原饮食,如“满汉全席”涉及以大量不同种类野生动物入馔。

到近代野味受到人类的大量捕杀后,数量大幅减少,很多物种已经灭绝或处于濒危等级。在中国濒危的动物虽然受到国家保护,但仍然有人经常猎杀野味销售或自用。中国有专门贩卖野味的市场,有民众仍迷信野味是“补品”,有强身甚至壮阳等效用,亦有人将进食野味视作猎奇、炫富表现,故此野味在中国人的饭桌上屡禁不止。

部分野生动物经批准,可驯养繁殖2003年8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政府网发布《关于发布商业性经营利用驯养繁殖技术成熟的梅花鹿等54种陆生野生动物名单的通知》规定可以食用药用的野生动物,如果子狸、野猪、梅花鹿等。2020年因COVID-19疫情原因,2月2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台了严厉的全面禁食野生动物决定。3月4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贯彻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革除滥食野生动物决定的通知》,明确牛蛙、甲鱼等可食用,而竹鼠养殖尚存争议。

另见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决定(2020年2月)、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中国大陆地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禁止捕杀以及交易受法律保护的珍贵野生动物,包括国家保护动物和“三有动物”等。

食用野味涉及到捕猎、烹饪行为有可能导致相关人员感染人畜共通传染病,甚至直接促进这些疾病产生。,以及违反法律。

2003年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SARS)病毒就是来源于菊头蝠,经过野味果子狸传播到人群中。。

2019冠状病毒病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冠状病毒2型可能也是来自于海鲜市场销售的多种野味,但亦为不排除人类传染给动物,反再传染回市场人类的情况。

相关

  • 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又称假牙冠、人工牙冠、牙套或假牙套,属于假牙的一种,是医学临床上用于修复牙齿的一种方法,如镶嵌于真牙之上,要先进行打磨把真牙改小,才可以镶嵌人造牙冠。人造牙冠常用
  • 道金斯克林顿·理查德·道金斯,FRS, FRSL(英语:Clinton Richard Dawkins,1941年3月26日-),生于内罗毕,英国演化生物学家、动物行为学家、科学传播者、作家,1990年任牛津大学动物学正教授,199
  • 冒烟点冒烟点(德语:Rauchpunkt;英语:smoke point),也称为发烟点,是指加热的油开始产生烟的最低温度。在此温度之下,一些挥发物质如水、游离脂肪酸、氧化降解之短链产物会从油品逸散出来,产
  • 沃尔特·雅各布·格林沃尔特·雅各布·格林(德语:Walter Jakob Gehring,1939年3月20日-2014年5月29日),瑞士发育生物学教授,他曾经在巴塞尔大学担任教授。1965年,在苏黎世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年后在耶鲁
  • 塞拉皮斯塞拉比斯(拉丁语:Serapis、古希腊语:Σάραπις)或译塞拉皮斯(波西杰克森译塞瑞比斯)是希腊化时代的埃及神祇,是一个希腊-埃及复合神。公元前3世纪,托勒密王朝的法老托勒密一世
  • 林可胜林可胜(Robert Kho-Seng Lim,1897年10月15日-1969年8月7日),生于新加坡,祖籍福建省漳州府海澄县(今漳州市龙海市海澄镇),曾任中华民国卫生部部长、国防医学院中将院长,被誉为中国生理
  • 凯文的幻虎世界《凯文的幻虎世界》(英语:Calvin and Hobbes),又名《卡尔文与霍布斯虎》、《凯文和跳跳虎》、《凯文与虎伯》,是美国卡通漫画家Bill Watterson(英语:Bill Watterson)所绘制的每日连
  • 音乐之声《音乐之声》(The Sound of Music)是一部1965年的美国电影,改编自同名音乐剧。1960年6月,二十世纪福斯以1,250,000美元购得电影版版权。但条约中规定二十世纪福斯公司必须等同名
  • 保罗·蒂贝茨小保罗·沃菲尔德·蒂贝茨(英语:Paul Warfield Tibbets, Jr.,1915年2月23日-2007年11月1日),美国空军准将。以驾驶史上第一架投掷原子弹的轰炸机艾诺拉·盖伊号而闻名。他在日本广
  • 雷声雷声(1984年3月7日-),出生于天津,中国男子击剑运动员。1987年随同任职工程师的父亲到广州工作和定居。雷声6岁时,因作为工程师的父亲从天津港被调往黄埔港而随家迁户广州,在广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