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波

✍ dations ◷ 2025-10-02 05:35:24 #1931年出生,2019年逝世,田姓,桓台人,北京农业大学校友,山东科学家,武汉大学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院士,享受国务院政

田波(1931年12月25日-2019年12月15日),男,山东桓台人。中国病毒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31年12月生于山东省桓台县夏庄。高中时代先后就读于南京国立中央大学附属中学和青岛市立高中。1954年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毕业后被分配至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工作。在林传光教授的指导下从事病毒在马铃薯退化中作用的研究,历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1986年晋升为研究员。

1981年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访问学者。1986年西德杜塞尔多夫大学客座教授。1990年美国马里兰大学和威斯康星大学客座教授。1993年英国苏格兰作物所访问学者。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1984年至2001年,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第二至五届副主任委员。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01年兼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及病毒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教授。2003年非典疫情爆发后,致力于对SARS冠状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

因病医治无效于2019年12月15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

1954至1979年研究了病毒与高温对马铃薯花叶型退化的作用,发现病毒感染后在低温条件下马铃薯产生耐病性而不发生退化。从而提出无病毒种薯生产方案。

1980年代开展亚病毒研究:1983年在国际上首次报道了应用卫星RNA防治黄瓜花叶病毒,并获得成功。他还发现了一种新型类病毒——牛旁矮化类病毒,获得了国际上的承认。1987年,领导科研团队成功地将人工合成的抗黄瓜花叶病毒基因转入西红柿细胞核染色体中,首次得到具有抗病性的西红柿新株系。

1989年涉足医学病毒,研究了SARS和艾滋等病毒融合蛋白的7肽重复序列与细胞融合的分子机制,设计了一种三螺旋蛋白高抗艾滋病毒。

2003年开始研究SARS冠状病毒融合机制,研制出了抗击该病毒侵入细胞的多肽药物。

主持的科研项目曾五次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奖,两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与科技进步奖,三次获得省部级奖项。1988年获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1997年获得首批华夏英才基金资助。1999年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16年获中国植物病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相关

  • 就是要香恋《就是要香恋》(英语:Scent of Love),原名《香恋》,由范植伟、曾恺玹、王传一、许玮甯主演。2010年1月16日开镜,5月30日首播。以下时间以当地时间为准。以播映先后次序排列。原本
  • 发声能力发音(英语:Pronunciation)是指:一个词语在不同的个体与群组有着不同的发音方式,取决于很多因素,譬如他们发展的时间、词语发展地、使用者的成长地、使用者的现居地、社会阶层和教
  • 台南br /大都会区台南都会区,或称为大台南地区、台南大都会区、大台南都会区,是台湾第五大都会区,次于由北至南:台北都会区、桃园都会区、台中都会区、高雄都会区,核心都市为台南市。区域涵盖台南
  • 阴道内给药阴道内给药(英语:Intravaginal administration)是一种将药物直接施加在阴道内的给药途径,在药理学上,用此方式对阴道内或附近结构给药,有其潜在的优势,药物主要会在阴道内或附近的
  • 圣父圣父(英语:God the Father)在许多单一神论宗教之中,主神的性别均为男性,尤其是以父亲的角色出现。在支持三位一体的基督教之中,圣父为造物主三位一体的位格之一,另外两个位格分别是
  • 威廉·丹皮尔威廉·丹皮尔(William Dampier,1652年9月5日-1715年3月),英国航海家、加勒比海盗,第一个三次环游世界的人。丹皮尔生于约维尔附近。曾航行至纽芬兰和西印度群岛,于1679年加入南美太
  • 米喇印米喇印(?~1648年),回族,甘肃省甘州(今甘肃张掖县)人。明朝末年驻防甘州的军官,清朝统一甘肃后,于甘肃巡抚张文衡帐下任副将,驻守甘州。因在甘州起兵反清失败,于顺治五年被清朝将领张勇
  • 虎掌虎掌(学名:Pinellia pedatisecta)为天南星科半夏属的植物,是中国的特有植物。分布于中国大陆的河南、广西、陕西、江苏、湖南、云南、浙江、四川、山西、上海、河北、山东、安徽
  • 尼皮贡湖尼皮贡湖(英语:Lake Nipigon)也称尼匹冈湖,位于加拿大安大略省中西部,桑德贝东北130公里。湖泊长110公里,宽80公里,面积4848平方公里。最深深度165米。湖名在当地印第安语中意为“
  • 北欧主义北欧主义,一种种族主义,科学的理论,这是基于断言北欧人种比其他种族优越的想法。创始人是法国的社会学家约瑟夫·阿瑟·哥比诺。在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在西欧(尤其是德国)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