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cker Jack

✍ dations ◷ 2025-07-27 12:08:42 #零食,玉米制品,1893年面世

Cracker Jack是玉米花混合花生裹上糖衣后而具浓厚糖蜜风味的一种零食,目前为美国百事食品公司旗下的产品与商标,它最著名的特色是包装内附了一个玩具。华文地区里有人照原意译成好家伙玉米花,或者按照其淡褐色外观译成琥珀玉米花,但目前尚未出现官方中文名称。

时常有人念错该商品名称,例如美国棒球迷的流行歌曲《带我去看棒球赛》的歌词:“Buy me some peanuts and Cracker Jacks...”(买些花生和玉米花给我)中的Cracker Jack画蛇添足地加了s,在原始版本的歌词就出现这种错误。

1893年:费德里克·威廉·洛克翰(Frederick William Rueckheim,昵称成)与其胞弟路易斯开始批量生产以玉米花、糖蜜、花生调合成的混合零食,并在当年的芝加哥万国博览会贩售。当时此零食并没有名字,而被称作“糖浆玉米花与花生”。
1896年:洛克翰设计了分离玉米花核仁的方法。由于每批产品在鼓型搅拌机中混合时容易结成大型块状,因此添加少量的油,但其成分是商业机密。另外,此产品正式定名为“Cracker Jack”,因为某个推销员吃过此零食候如此赞叹:“That's Cracker Jack!”(真是好东西!)。
1912年:首度在包装盒中附赠奖品;此外近年来增加了小玩具、饰品等食品玩具,取代以往写有谜语、笑话、图画或小乐谱的纸片赠品。
1918年:包装上开始印有象征物:水手杰克和宾果狗。
1964年:博登食品(Borden, Inc.)和百事食品竞争Cracker Jack的产品生产权,最后由前者收购Cracker Jack公司。
1997年:百事食品并购博登食品,Cracker Jack正式纳入百事食品的旗下。

相关

  • 内共生共生体学说(英语:Symbiogenesis),又称内共生学说(英语:endosymbiotic theory),是关于真核生物细胞中的一些自主细胞器ㄧ线粒体和叶绿体起源的学说。根据这个学说,它们起源于共生于真
  • 威尔金森杰弗里·威尔金森爵士(英语:Sir Geoffrey Wilkinson,1921年7月14日-1996年9月26日),英国化学家,皇家学会院士(Fellows of the Royal Society, FRS)。因对金属有机化合物的研究与德
  • 模拟计算机模拟计算机(Analog computer),是计算机的一种形式,它使用电子的,机械的或液压的量等物理现象的不断变化的方面来模拟所要解决的问题。 相反,数字计算机象征性地表示不同数量,因为它
  • 异戊酸睾酮异戊酸睾酮(英语:Testosterone isovalerate或testosterone isopentanoate,也称作睾酮-17β-异戊酸酯,testosterone 17β-isovalerate,或雄-4-烯-17β-醇-3-酮-17β-异戊酸酯,andro
  • 磷光体磷光体(Phosphor)是产生冷发光现象现象的物质。包括缓慢亮度衰减(大于1毫秒)的磷光材料和发射衰减在几十纳秒之内的荧光材料。磷光体通常包含各种类型的过渡金属或稀土化合物。
  • 嶋田繁太郎嶋田繁太郎(日语:嶋田繁太郎,1883年9月24日-1976年6月7日),日本海军大将,二战甲级战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任日本海军大臣、军令部总长。嶋田繁太郎于1883年出生于日本东京。其父岛
  • 陈云飞 (民运人物)​​陈云飞,四川维权人士,90年代初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是八九民运参与者。2007年六四18周年当天,因在《成都晚报》上刊登“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的广告遭到当局的打压,被警
  • 狼顾狼顾,或称狼顾之相,即头部能作180度旋转,身体不动而头望向后方。因为狼能够做出如此动作,故称狼顾。按《晋书·宣帝纪》所记,三国时的司马懿,就有狼顾之相。人类头部旋转主要靠第
  • 2009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2009年7月逝世人物列表,是用于汇总2009年7月期间逝世人物的列表。
  • iBusIntelligent Input Bus,简称IBus,是 Unix-like 操作系统下的多语输入法平台。因为它采用了总线(Bus)式的架构,所以命名为Bus。IBus 的主要目标如下:在东北亚开源软件(OSS)论坛第3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