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

✍ dations ◷ 2025-07-19 09:00:10 #橘子
橘子(学名:Citrus reticulata),或写作桔子,芸香科柑橘属的一种水果,原产自中国。闽南语称橘为柑仔,西南官话区的各方言中呼为“柑子”或“柑儿”,也有一些方言称之为“橘柑”。橘子中的维生素A还能够增强人体在黑暗环境中的视力和治疗夜盲症。橘子不宜食用过量,吃太多会患有胡萝卜素血症,皮肤呈深黄色,如同黄疸一般。若因吃太多橘子造成手掌变黄,只要停吃一段时间,就能让肤色渐渐恢复正常。明代张岱季叔张烨芳对橘子情有独钟,据载其“性好啖橘,橘熟,堆砌床案间,无非橘者,自刊不给,辄命数僮环立剥之”,吃到手脚都呈现黄色。“柑橘”与“橘柑”不同:“柑橘”可以指柑橘属所有水果,包括柚、柑、橘、橙等;而“橘柑”在有些方言中和橘子同义。柑和橘都属于芸香科柑橘属的宽皮柑橘类,果实外皮肥厚且充满柠烯香味,内藏瓤瓣,由汁泡和种子构成。李时珍在《本草纲目·果部》中记载:“橘实小,其瓣味微醋(即酸),其皮薄而红,味辛而苦;柑大于橘,其瓣味酢,其皮稍厚而黄,叶辛而甘。”一般说来,柑的果形正圆,黄赤色,皮紧纹细不易剥,多汁甘香;橘的果形扁圆,红或黄色,皮薄而光滑易剥,味微甘酸。柑和橘虽有区别,但在日常语言中常混用,如广柑也说广橘,蜜橘也说蜜柑。橘和枳(Citrus trifoliata)也不相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记载了“橘化为枳”的寓言,晏婴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比喻由于环境的影响,人的习性也会由好变坏。然而,虽然橘和枳都属于柑橘属,但都各自为独立物种,两者并非一类,橘即使生于淮北,也不会变成枳。屈原有《橘颂》,朱熹《楚辞集注》云:“旧说‘屈原自比志节如橘,不可移徙’,是也。篇内意皆放此。”又云:“言橘之高洁,可比伯夷,宜立以为像而效法之,亦因以自托也。”。王夫之《楚词通释》评《橘颂》:“橘者,南方之嘉木也。……因比物类志为之颂,以自旌焉”;“受命不迁,……难于徙而更易之,其志壹矣。桔不逾淮,喻忠臣生死依于宗国”;“横而不流兮,……喻君子杂处于浊世,而不随横逆以俱流”。宋朝诗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赠刘景文》中写道:“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外,由于橘的俗字“桔”含着一个“吉祥”的“吉”,不少人于新春时会购买橘盆栽摆放,所以也称为年桔。

相关

  • 吡哆醇缺乏症维生素B6(英语:Vitamin B6)是B族维生素的一种,又名抗皮炎维生素、吡哆素,在食物中分布较广,同氨基酸代谢有密切关系,是氨基酸脱羧酶、转氨酶等的辅酶。此为一种水溶维生素,在烹饪过
  • 可吸入悬浮粒子悬浮颗粒或称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PM))、大气颗粒物(atmospheric particulate matter)、颗粒(particulates),泛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颗粒或液滴,颗粒微小甚至肉眼难以辨识但
  • 血管神经性水肿血管神经性水肿是真皮、皮下组织(英语:subcutaneous tissue)、黏膜的局部肿胀。可发生于面部、舌头、喉、腹部、四肢。常与荨麻疹相关,荨麻疹是皮肤的红肿。 Onset is typically
  • 灰胞藻纲灰藻(Glaucophyta,Glaucophytes,Glaucocystophytes或Glaucocystids),也叫灰胞藻,是原始色素体生物的一支,是一类稀见的小型淡水藻类,具有独特的灰质体。灰藻的近缘类群有红藻、皮胆
  • 尤利乌斯·普吕克尤利乌斯·普吕克(德语:Julius Plücker,1801年6月16日-1868年5月22日),德国数学家和物理学家。他曾为解析几何作出过许多基础贡献;同时它还是阴极射线研究的先驱者之一,该研究后来
  • 国家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德语:Nationaler Sozialismus;英语:National Socialism,又译民族社会主义)起源于十九世纪末叶的欧洲(1890年代),是主要在二十世纪上半叶于德国境内流行的政治思潮与运动
  • 键矩键偶极矩是衡量化学键的极性大小的物理量,表示为键矩是向量,方向从正指向负。 键矩单位是德拜(D,Debye)或库仑·米(C‧m) 1D= 3.336X10-30C‧m
  • 任意单位任意单位英文缩写为arb. unit,也称为程序定义单位(缩写p.d.u.) 是在科学或技术领域的一种相对单位,来表示物质的量、强度或其他物理量和一个预定义的参考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参考
  • 肌醇三磷酸肌醇三磷酸(英语:Inositol triphosphate,或称为肌醇-1,4,5-三磷酸或三磷酸肌醇,简写为InsP3或IP3)在细胞中与甘油二酯一起被作为信号转导与脂类信号过程的第二信使分子。肌醇三磷
  • 思乡病思乡病或乡愁指的是“一个人并非身处故乡并期望返回故乡,而感觉到的压力、忧虑或恐惧”。在医学上,乡愁的情绪可能产生一些生理或心理症状,可能但不限于:胸腔紧迫、喉咙紧迫、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