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伯线

✍ dations ◷ 2025-10-08 20:22:22 #韦伯线
华莱士线(Wallace's Line)是生物地理学中,区分东洋区(又名极东区:60)和澳大拉西亚区的分界线。1854年到1862年英国动物地理学者阿尔弗雷德·拉塞尔·华莱士在马来群岛研究岛屿上的动物时,注意到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岛、巴厘岛和龙目岛之间,似乎有一条隐形的界线将两边的生物分开;界线以西接近东南亚的生物相,界线以东则接近新几内亚的生物相。华莱士注意到:巴厘岛的鸟类与爪哇岛几乎相同,但在距巴厘岛仅约30千米的龙目岛,却只有50%的鸟类相同。为纪念他的发现,科学界将划分这两区的界线称为华莱士线(Wallace's Line)。“华莱士线”这一名称最早是由托马斯·赫胥黎在1868年致伦敦动物学会的一封信件中提出,但是他延伸该线至菲律宾西侧。此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生物地理学者一直尝试划出一条明确的界限,以区分亚洲与澳洲的生物相;许多学者在华莱士线的基础上提出延伸或修正,如韦伯线(Weber's Line(英语:Max Carl Wilhelm Weber))、里德克线(Lydekker's Line)和赫胥黎线(Huxley's Line)等。20世纪起随着科技的进步、声纳的发明,人类开始对海洋进行海底探测,逐渐对海底地形有更多了解,其中发现华莱士线与海平面下降约120 ~ 150米的陆地海岸线一致。推测在冰河时期,海平面下降,因此婆罗洲及巴厘岛等岛屿曾经与亚洲大陆相连,新几内亚和邻近岛屿则曾与澳大利亚相连;而华莱士线划过的地方仍然有海洋的阻隔,如婆罗洲与苏拉威西、巴厘岛与龙目岛之间。由于动植物多以陆行方式散布迁移,因此即使距离较近,多数动植物也无法跨过海洋的阻隔。马六甲海峡最浅处仅深25米,巽他海峡更浅,仅深20米,巨大船舶的搁浅事故时有发生;由于龙目海峡与望加锡海峡水深均远深于马六甲海峡,因此华莱士线经过之处也可供24万吨级 (Malacca-Max) 以上的超级油轮通行。

相关

  • 立克次体等立克次体(学名:Rickettsia),或者称立克次氏体,是一类细菌,但许多特征和病毒一样,如不能在培养基上培养,可以通过瓷滤器过滤,只能在动物细胞内寄生繁殖等。直径只有0.3-1μm,小于绝大
  • 氮肥肥料是任一天然或合成的一种或多种植物成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约30%~50%的作物产量增加是来归因于天然或无机化学合成的商业肥料。市面上出售的肥料种类及品牌极多,依成分
  • 思维导图心智图(英语:Mind Map),又称脑图、心智地图、脑力激荡图、思维导图、灵感触发图、概念地图、或思维地图,是一种图像式思维的工具以及一种利用图像式思考辅助工具来表达思维的工具
  • Toll样受体類Toll受体(英语:Toll-like receptors,缩写TLR,或译为類鐸受體)是I型跨膜蛋白质,识别侵入体内的微生物进而激活免疫细胞的应答。被认为在先天性免疫系统中起关键作用。類Toll受体
  • 产氧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等生产者和某些细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水或硫化氢变成碳水化合物的过程。可分为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植物之所以称为食物链的生产者,是因为
  • University of Utah犹他大学(University of Utah),位于美国犹他州的盐湖城市,是一所综合性公立大学,由耶稣基督后期圣徒教会领袖杨百翰于1850年建立。作为该州的旗舰大学,它提供100多个本科专业和92
  • 人畜共患病人畜共通病(英语:zoonoses)指任何可以经由动物传染给人或由人传染给动物的传染病。它们透过人畜之间直接传播,或是借由病媒传播(例如蚊子),将病原体带入另外一个生物体上,而这些病原
  • 阿龙·切哈诺沃阿龙·切哈诺沃(希伯来文:אהרן צ'חנובר‎,1947年10月1日-),中文名齐揩华,以色列生物学家。由于发现了泛素调解的蛋白质降解,与阿夫拉姆·赫什科、欧文·罗斯一起获得了200
  • 坎比亚区坎比亚区(英文:Kambia District)是塞拉利昂14区之一,首府坎比亚 (英文:Kambia).
  • 变态发育生物学上的变态(英文:Metamorphosis)是指一种生物在出生或者孵化后,通过细胞繁殖和分化,产生显著相对的形态或结构上的急剧变化的过程。一些昆虫、两栖动物、软体动物、甲壳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