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水库

✍ dations ◷ 2025-10-02 14:09:19 #丹江口水库
丹江口水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部的一座大型水库,横跨鄂、豫两省,库区主要分布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境内。丹江口水库是以供水、防洪、发电为主,兼具灌溉、养殖等功能的大(一)型人工水库,属多年调节型水库,由1958年修建的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和2005年10月开工的丹江口大坝主体加高工程完工后蓄水形成。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使丹江口水库的总面积达1022.75平方公里,库容339.1亿立方米。正常蓄水位170米,死水位150米。丹江口水库的水源分别由发源自陕西省宁强县蟠冢山的汉江、发源于陕西省秦岭地区商洛市西北部凤凰山南麓的丹江和发源自河南省栾川县小庙岭的淅水组成。丹江口水库最开阔处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和河南省淅川县交界处,形成长30余公里、宽20余公里的水面,被誉为“小太平洋”。1958年9月1日,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举行开工仪式。1968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第一台15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1969年1月26日陶岔渠在河南省邓县九重镇(今属淅川县)陶岔村石盘岗举行开工典礼。1974年,丹江口水利枢纽初期工程全部完成。2005年9月,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开工,2009年6月竣工。丹江口大坝从162米加高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将从157米提高至170米,库容将从174.5亿立方米增加到290.5亿立方米。工程概算投资为24.25亿元。2014年蓄水位提高后,可通过渠道输送到北京、天津、河北与河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以丹江口水库为水源地。中线工程的渠首,向华北地区输水的闸门陶岔渠位于淅川县九重镇陶岔村,陶岔渠工程完工后,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河南省等4省市的居民,将会喝上来自丹江口水库的水。丹江口水库自1970年1月蓄水到1985年12月,库区共诱发地震800余次,震源深度在4-9km之间,其中Ms≥2.5级31次,1973年南阳市淅川县宋湾发生里氏4.7级水库诱发地震,震中烈度为Ⅶ度,损坏房屋1900余间,地面裂缝,库区内产生滑坡; 因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大坝再次加高工后,坝高将由162米增至176.6米,正常蓄水位将升至170米,库容将从210亿立方米增至339.1亿立方米,从而加大了水库再次诱发地震的可能性。丹江口水库的淅川雁口一带,江面狭长,奇峰对立,石壁陡峭,被称为丹江“小三峡”(雁谷峡、云岭峡、太白峡)。狮子山的山壁上有一天然石佛,高度约15米,面向库区,端庄安详,双手合十。坐禅谷、丹江大观苑、淅川八仙洞以及始建于唐代的著名寺庙香严寺也位于库区附近。

相关

  • 产科学人体解剖学 - 人体生理学 组织学 - 胚胎学 人体寄生虫学 - 免疫学 病理学 - 病理生理学 细胞学 - 营养学 流行病学 - 药理学 - 毒理学产科学是一门研究女性妊娠期、分娩期
  • 无性繁殖无性生殖是指生物体不以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方式,也就是不经由减数分裂来产生配子,直接由母体细胞分裂后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主要分为孢子繁殖(英语:Sporogenesis)、分裂生殖
  • 福伊尔塔伦福伊尔塔伦(德语:Feuerthalen)是瑞士联邦苏黎世州安德尔芬根区的市镇。该市镇面积为2.49平方千米,海拔高度400米,2018年12月31日人口数为3,624。
  • 唐音陶文 ‧ 甲骨文 ‧ 金文 ‧ 古文 ‧ 石鼓文籀文 ‧ 鸟虫书 ‧ 篆书(大篆 ‧  小篆)隶书 ‧ 楷书 ‧ 行书 ‧ 草书漆书 ‧  书法 ‧ 飞白书笔画 ‧ 
  • 印首鱼见内文䲟科(学名:Echeneidae)是辐鳍鱼纲鲈形目的一个科。䲟鱼的头顶上有一个吸盘,用来吸附在其它大鱼身上以移动位置。䲟鱼科其下分4个属,如下:
  • 蟾蜍甾蟾蜍甾或蟾蜍羟酸内酯(英语:bufanolide)是一种甾体结构母核。许多种蟾蜍与绵枣儿属植物能产生其衍生物,常为强心苷的糖苷配基,通常具有毒性。
  • 岳 (商族先公)“岳”字习见于殷墟甲骨卜辞。殷墟甲骨文中的“山”、“火”、“岳”三字字形相近,不易辨别,容易混淆。一种观点认为是先商时期的一位商部落先公的名称。一种观点认为是殷人用
  • 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二二八事件责任归属研究报告》是由二二八事件纪念基金会真相研究小组召集历史学者共同参与、历时年余而完成的文件,2006年第一版(ISBN 957-29362-1-2)。内容主要将二二八事件
  • 胭脂树红木(Achiote,学名:Bixa orellana)又称胭脂树、胭脂树、红色树,是热带红木科红木属唯一一种的植物。乔木,株高达9米,花粉红色,花径5厘米,叶稍卵形,长8—18厘米,蒴果褐色,长5厘米。可生产
  • 导热系数热导率(英语:Thermal conductivity)其符号为 k {\displaystyle k} 、 λ {\displaysty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