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夷善后事宜条议

✍ dations ◷ 2025-10-03 15:19:22 #清朝法律,澳门法律,澳门中外交流史,1740年代亚洲建立,1740年代中国政治,1749年中国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或称《张汝霖制夷十二条》),是指清政府为澳门的外国人而制定的一部法例,内容共十二款,于1749年(清乾隆十四年)颁布。

导致要制定《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事件,发生于1748年。当时有葡萄牙士兵在大炮台拘捕了华人李廷富和简亚二,最后将他们毒打致死。但当时的葡萄牙派驻澳门总督梅内泽斯却坚拒不肯交出凶徒,待经多番交涉事件才得以了结。其后香山知县暴煜与澳门海防军民同知张汝霖便在《管理澳夷章程》的基础上增订,拟定了《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经过两广总督策楞与新任澳门总督美露(João Manuel de Melo)赞同核准后,《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葡文石碑竖立于澳门议事会的所在地议事亭,中文石碑则立于望厦村的香山县丞衙署。直到1849年3月13日,第79任澳门总督亚马留派兵捣毁清朝海关和香山县丞衙署,并将竖立在议事亭的《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石碑拆毁。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一些内容是过往从没有正式以法律形式确立与界定的。而石碑上的法律条文,全收录在史籍档案。至于葡文碑石的内容,基本上是按中文石碑翻译,但条款却有所不同。明显地,葡文石碑的翻译曾被葡萄牙人修改或删掉,故其内容文字被明显简化和修改。而昔日澳葡当局与张汝霖翻译之葡文版《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现存放于葡萄牙海外历史档案馆。

《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的颁布重申了《管理澳夷章程》,增添的条文进一步具体完善了对在澳外国人的法律。更重要的是《澳夷善后事宜条议》重申了清政府在澳门的行政司法权,籍此加强了清政府对澳门的全面管治,约束了在澳居住的外国人。其后发生在澳外国人与华人之纠纷便有据所依,可以依法办理。

而澳门总督亚马留派兵拆毁《澳夷善后事宜条议》石碑一事,意味着宣布清政府管治澳门的终结,并销毁清政府在澳门显示主权的证据。从此标志了澳门已从葡萄牙租地,成为葡萄牙的占领地。对后世来说,《澳夷善后事宜条议》是澳门管理制度化和法律化的重要标志,同时宣示了昔日澳门的主权。

相关

  • 黄油 (消歧义)黄油可以用来表示:黄油或Cream可称为:黄油或Butter可称为:
  • 三轴剪切试验三轴试验(Triaxial test)或三轴剪切试验(Triaxial shear test),是土力学中现有决定剪应力强度参数最可靠的方法之一。它在例行性试验或研究中广泛为使用。在此试验中,一般所之土壤
  • 山珊瑚山珊瑚(学名:Galeola faberi)为兰科山珊瑚属下的一个种。
  • 建筑史建筑史(History of architecture)指建筑物的历史或对建筑历史的研究。古埃及建筑是指古埃及时期在尼罗河一带所发展出之具有文明影响力且组织结构多元化的建筑风格。目前这些
  • 天保以下是被作为年号的天保:
  • 深圳文化设施列表深圳市是中国文化设施颇为齐全的城市,图书馆、博物馆、购书中心等设施数量众多。
  • 威廉·J·卡西威廉·约瑟夫·卡西(英语:William Joseph Casey,1913年3月13日-1987年5月6日),年轻时学习法律专业,二战期间曾在战略情报局工作,该机构即为后来中央情报局的前身。在1981年至1987年
  • 利比里亚英语利比里亚英语,指非洲利比里亚人所说的变种英语。这类英语共有四种:通常,利比里亚人不使用这些称呼,而是将所有变种都称为“英语”,而另一方面,“利比里亚英语”有时候也被用来称呼
  • 芸香属8-40种,包括以下: 埃及芸香 叙利亚芸香 科西嘉芸香 芸香 山芸香 芸香属(学名:),别名芸香草属,原产于地中海地区、密克罗尼西亚和亚洲西南部,分布于欧亚大陆及加那利群岛,包含8-40种
  • 北恩德贝莱语北恩德贝莱语(siNdebele saseNyakatho),也称为津巴布韦恩德贝莱语(Zimbabwe Ndebele),是班图语支其中一种语言,主要由恩德贝莱族使用,也是津巴布韦官方语言,它深受斯威士语的影响,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