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伽莫夫

✍ dations ◷ 2025-10-02 18:06:29 #1904年出生,1968年逝世,卡林加奖获得者,20世纪天文学家,美国天文学家,苏联天文学家,美国核物理学家,苏联核物理学家,美国物理学家,苏联物理学家,生物化

1904年3月4日(儒略历2月20日)
 俄罗斯帝国敖德萨

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量子穿隧效应

乔治·伽莫夫(英语:George Gamow,1904年3月4日-1968年8月20日),出生名乔治·安东诺维奇·伽莫夫(俄语:Георгий Антонович Гамов,转写:Georgiy Antonovich Gamov),美籍俄裔物理学家、宇宙学家、科普作家,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的创立者,也是最早提出遗传密码模型的人。

伽莫夫1904年生于乌克兰的敖德萨,父亲是教师。伽莫夫少年时期经历了战争和革命的动乱,1922年进入新俄罗斯大学就读,不久转到列宁格勒大学攻读光学,曾师从著名宇宙学家亚力山大·弗里德曼学习弗里德曼宇宙模型。1928年获得博士学位。1928年到1932年间曾先后在德国哥廷根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大学尼尔斯·波耳研究所和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许实验室师从著名物理学家玻尔和卢瑟福从事研究工作。在哥廷根大学期间,伽莫夫成功地将量子理论应用到原子核的研究,解释了α衰变。

1931年,伽莫夫被召回苏联,任命为列宁格勒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并在列宁格勒大学担任物理教授。当时斯大林制度下,伽莫夫感到自己富于想象力的天性受到压制,很不开心。1933年出席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七次索尔维会议时,伽莫夫抓住机会离开了苏联。离开苏联后,伽莫夫在法国巴黎的居里研究所从事研究,1934年移居美国,在密歇根大学担任讲师,同年秋天被聘为哥伦比亚特区的乔治华盛顿大学教授。在乔治华盛顿大学工作期间,伽莫夫主要从事宇宙学和天体物理学研究,发展了大爆炸宇宙模型,并且研究了宇宙初始阶段化学元素起源的问题,这个时期是他学术生涯的顶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成果。1954年起,伽莫夫担任伯克利加州大学教授,1956年起任科罗拉多大学教授,并将研究中心转向分子生物学。这期间,伽莫夫提出了DNA分子的“遗传密码”。

现代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在1932年由比利时牧师勒梅特首次提出的。1940年代,伽莫夫与他的两个学生——拉尔夫·阿尔菲和罗伯特·赫尔曼一道,将相对论引入宇宙学,提出了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热大爆炸宇宙学模型认为,宇宙最初开始于高温高密的原始物质,温度超过几十亿度。随着宇宙膨胀,温度逐渐下降,形成了现在的星系等天体。他们还预言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存在。1964年美国无线电工程师阿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威尔逊偶然中发现了宇宙微波背景辐射,证实了他们的预言。

二十世纪40年代,伽莫夫指派阿尔菲研究了大爆炸中元素合成的理论。在阿尔菲1948年提交的博士论文中,伽莫夫说服了汉斯·贝特把他的名字署在了论文上,又把自己的名字署在最后,这样,三个人名字的谐音恰好组成前三个希腊字母α、β、γ。于是这份标志宇宙大爆炸模型的论文以阿尔弗、贝特、伽莫夫三人的名义,在1948年4月1日愚人节那天发表,称为αβγ论文(英语:Alpher–Bethe–Gamow paper)。

1928年,伽莫夫在哥廷根大学就读期间,结识马克斯·德尔布吕克。1940年代,德尔布吕克在冷泉港实验室开设噬菌体研究课程,形成噬菌体集团,华森也是其中一员。

1953年,伽莫夫参与德尔布吕克在冷泉港召开的研讨会,华森、克里克在会中介绍了他们新发现的DNA双螺旋结构。伽莫夫在会后写了信件给华森与克里克,提出他的想法。在信件中,伽莫夫先列出25种最常见的氨基酸,根据DNA的四种核酸为20种氨基酸进行编码的想法,建立了一个数学模型。他是首位以密码学角度来思考DNA的学者。华森、克里克发现伽莫夫的想法中,许多化学与生物学细节都是错误的,例如伽莫夫完全不了解RNA的角色。但是根据伽莫夫的想法,华森、克里克列出了正确的20种氨基酸,并将他们的修正后的想法,回信给伽莫夫。

伽莫夫随后在柏克莱加州大学组织了一个非正式的研究小组,称为RNA领带俱乐部(RNA Tie Club),针对RNA遗传密码进行研究。1955年,克里克提出转接子假说,他利用伽莫夫的编码概念,但是推翻了先前伽莫夫提出的编码方案。因此,伽莫夫根据氨基酸出现在蛋白质中的频率进行分类,提出三个核酸一组为20个氨基酸编码的概念,形成遗传密码学说。

伽莫夫还是一位优秀的科普作家,被科普界奉为一代宗师。在他一生正式出版的25部著作中,有18部是科普作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物理世界奇遇记》。在这部作品中,伽莫夫成功地塑造了只懂数字不懂科学的银行职员汤普金斯先生这个人物形象,通过他梦游物理幻境的奇妙经历,以诙谐、幽默、生动的语言将物理学的重要概念介绍给读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1956年,伽莫夫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卡林伽科普奖(英语:Kalinga Prize)。

相关

  • 高加索人种高加索人种(英语:Caucasian race, Caucasoid),或称欧罗巴人种,是在欧洲、北非、非洲之角、西亚、中亚、南亚、北美、南美和大洋洲的人口中常见的人种。这个术语在体质人类学中用
  • 灵隐寺坐标:30°14′34″N 120°05′48″E / 30.2427777778°N 120.096666667°E / 30.2427777778; 120.096666667灵隐寺,康熙皇帝曾赐名云林禅寺,位于杭州西湖西北面,在飞来峰与北高
  • 金展鹏金展鹏(1938年11月6日-),中国材料科学技术专家。生于广西]荔浦。1960年毕业于中南矿冶学院,1963年中南矿冶学院金属学专业研究生毕业。现为中南大学教授。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
  • 中尉中尉是军人的职阶,位阶介于少尉和上尉之间。在英文中,陆军以及空军、海军陆战队的中尉称为Lieutenant或First Lieutenant,美国海军中尉称为Lieutenant Junior Grade,英国皇家海
  • 本原始基(古希腊语:ἀρχή),又译作本原,是古希腊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世界万物的来源与存在的根据。最早探讨这一概念的是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其学生阿那克西曼德则首次提出了始
  • 逆反应可逆反应(英语:reversible reaction)是指通常在同一条件下正反应方向和逆反应方向均能进行的化学反应,例如:生成物变为反应物的速率小到可以忽略的反应则称做不可逆反应。事实上,
  • 波希米亚森林波希米亚林山(德语:Böhmerwald;英语:Bohemian Forest),又依捷克语译作舒马瓦山(捷克语:Šumava),是位于中欧的一个浅山地带(英语:low-mountain range)。该山区从捷克境内的南波西米亚地
  • 复果复果也称花序果、聚花果,是指由整个花序发育成的果实。如桑的果实是由雌花序发育成的聚花果,每一雌花的子房发育成一个小单果(又称作核果),包藏在厚而多汁的花萼中,食用的肉质多
  • 莱妮·罗布雷多莱妮·罗布雷多(Leni Robredo,1964年4月23日-),菲律宾华文报刊又译为礼妮·罗贝礼道,汉名林丽妮,原名玛丽亚·利昂诺尔·圣托马斯·赫罗纳(Maria Leonor Santo Tomas Gerona) ,是菲律
  • 交通工程交通工程是土木工程学中的一个分支。运输工程包括:公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水上交通、管道交通五项内容。道路交通工程学仅研究道路上的交通,具体地说,就是把人、车、路